首页>政协协商政协协商

统一思想 坚定信心 振奋精神

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综述之一

2017年11月03日 08:00 | 作者:谢靓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统一思想 坚定信心 振奋精神
———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综述之一
人民政协报记者 谢靓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走过96年峥嵘岁月、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的全球第一大政党,正带领中华民族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昂首阔步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2049450_500x500

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 姜贵东 摄

这是一次奋进的号角。党的十九大报告统揽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梦想,鲜明地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如同一粒火种,它点燃了神州大地激荡的热情,凝聚起震撼人心的磅礴力量。

“近3个半小时的报告过程中,会场响起了71次热烈的掌声。掌声表达的是心声,是人民内心的一种认同。”10月30日至11月1日,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京举行,议题是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会议精神,与会委员们不约而同提到了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同志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的这一细节,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此时此刻,党心与民心同频共振,每位委员都满怀憧憬,向往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和进取的精神,积极投身这一伟大事业。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唯此,才能不负盛世。

新时代的指路明灯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出现在雷鸣之前一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虽然是在十九大被命名的,但其思想内容、科学内涵早已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刻录在人民群众的心里。”会上,施芝鸿委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也是与会不少委员的一致看法。

伟大的实践源自伟大的思想,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是党领航中国这艘巨轮的成功经验之一。报告中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不是一条简单的时间线。过去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让中国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校正。而且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将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对于历史性变革,委员们都有深切体会。会上,经常出国交流的蔡威常委说,他经常能收到不少来自欧美国家同行的赞叹:“你们中国共产党人不一样,当初说的都兑现了,真了不起!”“我到国外去,好些华侨都说,这五年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是远远想不到的。”类似的例子,郑小燕常委也常遇到。

行百里者半九十,伟大的历史成就从来不是轻轻松松实现的。

“我记得十多年前有一次开会,我就提过一个问题:现在中国富起来了,但我们要富到哪里去呢?”冯骥才常委的一句话,引发了不少文艺界委员的共鸣。

在冯骥才看来,我国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过程中,文化传承等事关国家发展方面的问题一度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以致我们在发展中遭遇了一些困惑,这需要党中央从思想理论的高度来解决。让冯骥才特别兴奋的是,在此次报告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他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

施芝鸿认为,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都有了清晰的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起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在赖明常委看来,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希求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呼唤着讲实际、接地气的举措。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没有变。赖明说:“一些观点一谈到深化医改只谈加大投入,一说发展教育就要0至22岁全免费,一讲企业减负、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就要免税……发展社会主义不能跨越阶段、超越现实,不能忽视我国的发展阶段和历史现实条件。”

赖明认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这条人民的幸福线,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将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实际需求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由富到强”历史进程中,用中国自己的方式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充实中国治理模式的时代内涵。

会上,林毅夫常委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容为“指路明灯”。他说,“鸦片战争后,我们经历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漫长岁月,到1949年,我国经济规模只占世界的4.2%,2016年,我国经济规模占比已达到18.6%”。在林毅夫看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这一根本变化,最主要原因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说,中国当前的发展道路既体现了中国特色,又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共性,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发展经验和规律,不仅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也大有裨益,“正所谓‘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做好实践者和捍卫者

党有所呼,民有所应,蓝图已然绘就,梦想期待起航。

委员们认为,当前迫切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带着感情学习十九大精神,锐意进取,埋头苦干,落实十九大决策部署。”杨崇汇常委说。

在委员们看来,报告中每句话都有丰富的内涵,要学懂弄通,并付诸实践,并不容易。徐一天常委呼吁政协委员要带头学习,大力宣传,带动群众。此外还要在居安思危、攻坚克难上主动作为,深入研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解决问题的良策,并在广泛团结、聚合能量上主动作为。裘援平常委认为,要注重学习的全面系统,从思想脉络、科学方法、内在逻辑等层面,全面领会、准确把握其中的科学内涵。同时,要促进十九大精神的真正转化,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奋斗目标,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工作实际加以具体谋划,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超越发展阶段,“把经念歪了,把道引偏了”。

先进的思想理论最终都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体现在每一项决策、每一个工作任务中,才能发挥效用,结合实际进行学习贯彻,这是不少委员们的一致建议。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报告中明确强调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人民群众的需要、期盼、向往在哪里,工作的重点就应该是哪里。”兰云升常委说,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就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绝不能玩数字游戏和数字脱贫”。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概括得很科学,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谈起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李毅中常委充满赞许。在他看来,认识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差距,更应该是动力。当前经济结构性失衡,尤其是实体经济“体虚”,是一大难题。工业的质量效益不高,怎么办?李毅中建议用科技创新来转型升级来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要抓住智能制造这个主攻方向。此外,李毅中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工业占比到底多大合适,一二三产要协调发展,与报告中提出的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相适应。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报告中这句话让刘德旺委员印象深刻。他认为,尽管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刚刚起步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还相对落后,不少制度短板和漏洞亟待补齐。他建议加快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体制改革,让地方领导干部真正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分量,扫除思想上的“雾霾”。

从事法学工作的陈冀平常委最关心依法治国,在他看来,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加快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评价体系以及法治话语体系。”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伟大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者、捍卫者,这是与会委员们共同的心愿。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 新时代 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