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莫干山下“新”转型

2017年11月06日 09:48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莫干山下“新”转型

“迎新革新纳新”,德清堪称浙江经济动能转换的缩影

能在危险区域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空中救援指挥和环境遥感监测的无人机;能像“肠镜”一样检查地下管网的机器人;能监测汽车的速度、线路、违章运行信息的软件系统……3年前,在浙江德清县,哪怕是高新区的工作人员也无法想像一个县城,能和最前沿的信息产业融合得如此紧密。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经济新常态下,浙江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稳妥淘汰落后产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积聚并发力。

事实上,毗邻杭州的德清是浙江经济动能转换的缩影。德清2016年被命名为浙江省千亿工业大县和工业强县示范县。通过“平台+小镇”模式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提档升级,筑巢引凤聚集人才,德清绘出一道漂亮的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曲线。

迎新:高新产业成引擎

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小镇,如今已闻名遐迩。

“2014年以来,这里引进了80多家地理信息企业,目前已有136家。产值也从15亿增加到35亿。税收从5000万元到去年2个亿。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税收4个亿。”莫干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在地理信息产业小镇上,企业发展很“猛”。浙江国遥副总经理张国告诉记者,2012年刚来的时候,他们年产值仅500万元,到2016年,浙江国遥产值就突破1个亿。

吴文荣是浙江中海达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中海达母公司广州中海达是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国内行业龙头,也是国内地理信息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吴文荣介绍,母公司把软件系统研发业务放在德清。

2016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已达4360亿元。吴文荣和张国都坚信,德清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前景非常广阔。

越来越多的地理信息企业聚集在德清,德清人也对地理信息产业充满信心。“带动长三角、辐射全国、影响世界。”这是德清县委书记项乐民对地理信息产业小镇的期许。

除了地理信息产业小镇,莫干山高新区还着力打造以生物医药、生态汽车为重点产业的城北高新园、主打通用航空业的通航智造小镇、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的高铁科创小镇。通航制造小镇是浙江省唯一获批的通用航空省级高技术产业基地。

中国联通华东数据中心、浙江省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IBM德清再制造中心……高新产业正成为德清县的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新旧动能转换带来持续动力。”莫干山高新区负责人介绍,2016年,高新区实现财政收入15.2亿元,全县占比20.93%;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4.6亿元,全县占比54.6%。

革新:制造业转型升级

随着高新产业的崛起和动能转换加速,德清经济正在全面转型升级。

2016年,德清县对全部15家粘土砖瓦窑进行淘汰。位于雷甸镇的荣利建材就是在被关停拆除的一家砖瓦窑的原址上建起的,原砖瓦窑的老板张金洋现在是新公司的一名股东。

对比新公司利用废弃资源,通过无害化处理烧结的空心砖制作工艺,张金洋也明白,这和自己过去苦苦支撑的砖瓦窑判若云泥。

因为拥有湖州市第一家上市企业升华拜克,钟管镇曾是德清乡镇经济的龙头。

但同样是因为这家大型化工企业的集群效应,过去的钟管镇小化工聚集,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这些年,钟管镇陆续关停了23家小化工企业。升华拜克则投资2.2亿元实施热电节能技改,项目完成后,钟管镇两三百个小锅炉将全部淘汰。

除了被腾换的落后产业,德清企业的车间里,正掀起一场“机器换人”的革命。

在依蕾毛纺的车间,地板比室内篮球馆还干净锃亮。意大利进口的粗纱机和针梳机在轰轰作响。寥寥两三名女工,就把几百平方米的车间打理得妥妥帖帖。

在深汇印业的厂房里,老板范昕炜花1700万元购置的德国海德堡8+1印刷机以5张/秒的速度印刷着欧诗漫化妆品的包装盒。旁人都说,范昕炜买了一台印钞机。

在钟管镇龙虎锻造,三条生产线上的7台黄色6轴机器手臂,井然有序地把一块块烧得通红的坯料传递到压力机上锻打成型。

龙虎锻造为北京现代供应汽车轮毂和转向拉杆。自2010年起,董事长陈瑞龙陆续从日本进口机器人。据他介绍,1台机器人能顶上4名工人的劳力。

“2004年,我去日本丰田公司参观。对方全程用机器人接待。我被日方的先进技术震惊。2009年,在广州的行业展会上,我站在日本川崎机器人的展台前看了两个小时。我当时就告诉自己,必须升级!”陈瑞龙说。

据了解,近年来,德清实施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以上的“机器换人”项目715项。

比进口国外先进设备更可喜的是,德清企业在自主研发上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鼎力机械12年前从杭州搬迁时,选择在雷甸镇落脚。12年后,原本是普通叉车制造企业的鼎力,成为国内高空作业平台龙头企业,新厂区已经建在了高新区。

2016年1月,鼎力机械出资1.02亿元收购了意大利智能伸缩臂叉装车企业Magni公司20%股份,并设立“鼎力欧洲研发中心”。2016年11月22日,在世界最大工程机械展上海宝马展上,鼎力携50款高空作业平台亮相。这些橙色的机甲巨人中,有8款就是欧洲研发中心的产品。

“欧洲中心研发产品的知识产权全部属于鼎力。”鼎力机械董秘梁金说。据了解,这8款新品是全球首创,已经进行全球10多项专利保护。

与在A股上市的鼎力机械相比,雷志天主持的复洁环保还是一只小蚂蚁。这家8名工人和3人管理层组成的小公司,现在“蜷缩”在租来的一间700平米的厂房里。

复洁环保生产的污泥分离设备是雷志天团队自主研发的产品。在租来的厂房,记者看到放置得整整齐齐地2米×2米的乳白色边框的隔膜和加热板。雷志天说,含水率98%的污泥通过这种设备进行干化,含水率会降到30%以下,性能完全不亚于德国产品。

纳新:创新驱动靠人才

新设备、新技术、新产业,德清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德清县委书记项乐民指出:“新旧动能转换,是新的发展阶段破解要素制约的有效手段。要坚持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两手抓,找准路径、集中力量、集成政策,坚决打赢新旧动能转换这场硬仗。”

但德清人知道,对于一个县域经济体,要完成“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艰巨使命,关键还是人才。

上世纪80年代初,德清县企业开始向上海、杭州等地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借智引才,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这是我国最早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学术界称为“德清模式”。

30多年来,借智引才的“德清模式”一以贯之。

浙江国遥的张国,毕业后在北京打拼。2012年母公司北京国遥把航空遥感大数据的采集中心和生产中心放在了德清。张国记得,刚来的时候,每到周末,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就陪他们爬山,让他们“此心安处是故乡”。

张国说:“刚毕业的学生都想往大城市走,真正在大城市待过之后,感受完全不同。德清有毗邻杭州的位置优势,又有很好的人才政策。选择德清,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来德清前走访了很多地方,最终被德清的环境、政策所吸引,这里有企业发展的良好条件,相信对正在寻找创业发展之地的人才、专家来说,德清是个好选择。” 德清莫禾智能科技总经理徐伟说。

6月16日,在2017中国·德清“国家千人”莫干山峰会上,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发布人才新政:对引进的一流创业创新团队,最高可给予1000万元的经费资助;对进区创业的高端人才,最高可提供100万元的启动资金、800万元贷款贴息;对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人才,最高可补助1200万元的研发经费。

记者在峰会上遇到了华莹电子党委副书记贝伟斌。华莹电子的前身就是借智引才“德清模式”的开创者德清县电子器材厂。

贝伟斌告诉记者,2014年,华莹电子通过核心成员参股的方式,吸引人才,引入4G声表团队的技术力量,7位核心成员全部拥有博士学位或教授级高工职称。

目前,在这支团队的带领下,华莹已建起我国第一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片式声表面波器件生产线,形成4G智能手机用声表大批量供货能力。研发的六英寸声表面波级黑化铌酸锂单晶片,已运用在全球熟知的苹果7手机中。

在优厚的政策下,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德清、留在德清。

据了解,目前,德清全县人才总量达到8.08万人,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2190人,柔性引进院士专家27名,引入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2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3名、省领军型创新团队1个、省“千人计划”人才30名、市“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人才111名。

“为了人才,德清都舍得。”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李坤晟 参与采写 程昊)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德清 莫干山 浙江 地理 企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