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12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七十五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七十五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推进粮食定价机制、补贴政策和收储制度改革”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7年11月20日 14:3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世杰:加强粮情监测预警

粮食安全是保证国家安全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国际粮食市场复杂多变,对我国粮食安全提出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初步建立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正逐步发挥作用,但还不能满足需要。一是粮情监测分析缺乏完善的信息会商研判机制,影响准确性;二是粮情监测预警没有形成统一认可的预警模型,影响前瞻性;三是粮情预警发布的方式、渠道及发布机构尚未明确,影响时效性。对此,建议:

一、 加强部门协调,完善粮情监测协调机制。粮食监测涉及农业部、发改委、商务部、粮食局、统计局、海关等各部门,他们对粮食生产、收购、架构、销售、进出口、库存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数据统计。建立协调机制,有利于加强部门间沟通,实现信息共享,根据各成员单位职责,建立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和信息监测网络,统一口径,统一渠道,广泛收集粮食安全相关信息,掌握市场情况,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国家决策部门、生产者和流通企业、用粮企业等提供,形成有效粮情监测预警协调机制。

二、 建立粮情分析专家会商机制,提高粮情分析质量。邀请粮食批发市场、行业协会、专家学者以及骨干粮食加工企业负责人等,建立专家库,定期研究分析国内外粮食市场变化。定期邀请粮食期货研究员,借助其专业团队优势,整合粮食期货方面信息资源,对主要粮食品种的市场趋势研判。

三、 综合利用新兴技术,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在考虑信息安全基础上,逐步建立统一的综合性信息平台,整合各部门、各层级、各渠道信息,利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信息、接入国际粮食市场期货市场数据,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掌握粮食种植和生产情况,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流网等信息技术,多措并举收集、整合信息,提升粮食监测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粮食”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南充市政协副主席朱家媛:建立粮食价格指数保险基金

自2004年国家实施粮食直补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以来,对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托市收购政策的负效应逐步显现。因此,建议建立粮食价格指数保险基金,在粮食市场价格波动过大且低于直接生产成本时,作为一种新的利益补偿机制,对种粮农民的损失给予补偿。

一、 关于粮食价格指数的确定。建议运用大数据资源,对市场机制下国内不同区域粮食生产成本进行全面核算,对国内粮食价格进行全方位监测,结合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变动系数,并保证农民有适当收益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粮食价格指数。

二、 关于粮食价格指数保险基金的筹措。建议粮食价格指数保险基金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以原来中央财政用于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的资金为主要部分,第二部分是省市财政按比例分担,第三部分是种粮大户根据自己种粮的实际面积来投保的部分。

三、 关于粮食价格指数保险基金的启动与实施。建议粮食价格指数保险基金分插秧季和卖粮季两次由承保的农业保险公司实施,插秧季根据实测的种粮大户的种植面积实施精准种植补贴;卖粮季根据市场粮食价格波动情况和实际卖粮数量实施补贴,当市场粮食价格偏离确定的粮食价格指数并低于种植成本时,立即启动价格指数保险基金,对低于成本部分的差价直接补给种粮大户,保障种粮大户不亏本并略有收益。当市场粮食价格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而且高于种植成本时,就让市场自动调节。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粮食 补贴 政策 价格 市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