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图国企民企·图

广东用智造定义“新广货”

2017年11月27日 09:30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曾经是“世界工厂”的广东,如今制造业格局正在悄然蜕变。广货的新高度如何实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如何实现深度融合?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广东昂首阔步。

16238_211196_556539

今年“双11”,在广东东莞打工的许小龙网购了两样装备,犒赏自己一年的辛苦:一台最新款的华为智能手机,产自近在咫尺的松山湖高新区;一双阿迪达斯运动鞋——以往回老家时小龙曾跟乡亲们吹过好多次“那是我们东莞产的”,可这双上面却赫然写着“MADE IN VIETNAM”,拿手机一查,越南!

小龙的小发现,背后是一个大事实:东莞运动鞋的产量逐年下降,全球份额降到不足1/10;取而代之的是,东莞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不断攀升,2016年达到3.02亿台。可以说,全球每5部手机就有一部出自东莞。

“珠江水”“广东粮”“岭南鞋服粤家电”,改革开放以来广货一路风靡全国,走俏世界。如今,传统名片尚未褪色,中高端汽车、智能手机、通信设备、智能家电乃至数控装备、机器人、无人机等先进制造业也已狂飙突进,标示出广货新高度。

从“汗水经济”到智能制造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点,到我们的无人工厂看看,感触就更深了。”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建一边“王婆卖瓜”,一边将记者领进了公司车间。

自动化设备方阵整齐排列,50台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运转,大小不一的蓝色机械手不知疲倦地转动着,抛光、打磨……不到20秒,一个个打磨好的手机外壳“出炉”。数千平方米的车间里,几乎见不到工人。

2014年以前,劲胜一直在做塑胶手机壳,占全球出货量的1/10。2015年以后,由于技术的变化和冲击,整个行业陷入困境。王建提议:“我们能不能转型升级、搭上智能化快车?”如今呈现在眼前的无人工厂,表明劲胜的设想已成为现实。

过去提到东莞,人们总会想到“汗水经济”。在传统人口红利不断减弱的情况下,2014年,东莞率先推出“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当年9月至今年1月31日,全市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共2698个,总投资约386亿元,新增设备仪器76315台(套)。项目完成后,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5倍,产品合格率平均从86.1%提升到90.7%,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9.43%。

庞大的市场引得嗅觉灵敏的广东商人摩拳擦掌,搞不锈钢贸易出身的佛山人霍锦添9年前独闯意大利,寻求与当地机器人系统集成龙头企业的合作。如今,他已成为佛山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其智能装备产品和自动化生产线已成功进入格力、美的等知名企业。

智能装备正成为“新广货”的一部分。在利迅达所在的整个佛山市及至中山、珠海、江门,一条广东省级层面规划的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逐渐成形。

从“技术跟随”到自主研发

“小祺,请把天窗打开。”“遵命!”话音未落,天窗徐徐开启。

“小祺,请把空调调高一度。”不多会儿,车里果真不那么凉了……

此刻记者在体验的,是一辆广汽集团自主品牌车型,其自主研发的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灵敏、精准,还略带几分俏皮。

在广汽集团大家庭里,过去最风光的肯定得数广本、广丰这些合资公司,而如今,聚光灯投向11年前才诞生的广汽研究院。在它的“创新之手”推动下,广汽自主品牌车型年销量从2011年的1.7万辆猛增至2016年的38万辆,今年更有望突破50万辆,一举反超广汽丰田,逼近广汽本田的年销售目标。车身上不断擦亮的科技成色,无疑是最大卖点。

一直以来,广东的创新能力都是由企业主导,贡献了绝对多数的技术专利。广东的很多制造企业过去大多是在“技术跟随”的路上随波逐流;但如今,它们创新的勇气和努力,赋予了广货新的定义。

2001年,时任珠海格力电器董事长的朱江洪曾远赴日本想买技术,不料素来交好的日本企业明确表示,自己花了16年才研制出来的核心技术,绝不会转让给任何一家中国企业。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当时的朱江洪和继任者董明珠,也让他们意识到,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拥有市场话语权。从此,格力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截至今年6月12日,格力累计申请专利29385项,获得授权专利18221项,自主品牌空调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统计显示,2016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名列全国第二,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技术自给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提高到71%和57%,基本达到创新型国家或地区水平。

从“缺核少芯”到闯“无人区”

11月21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闭幕。交易会上,华为以“新ICT,打造智慧城市神经系统”为主题,亮相智慧城市专馆,吸睛无数。在深圳、在广东,华为都是企业创新的“头把交椅”,其创新能力来源于不断壮大的研发机构。

然而,像华为这样有强大研发机构的企业,在广东仍没那么普及。9月26日,广东省高规格召开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暨企业研发机构工作会议,透露出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还不高、工业制造“缺核少芯”、基础创新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关键短板。

拿智能装备来说,尽管广东工业机器人的出产规模已颇为可观,但自主技术专利多在集成、应用层面,三大关键部件(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中,国内减速器和伺服电机技术与国外公司相比差距巨大,仍需从国外购进。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所言,华为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还没有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他认为,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丁力说,在制造业的全球分工中,广东制造还落后于美国、欧洲与日本的高端制造。广货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广东制造嫁接多大程度的智慧要素。

广东省经信委主任涂高坤表示,下一步,广东将加快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分阶段分行业推动工业企业“上平台、用平台”。未来预计用3年时间,推动超过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依托平台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改造,推动20万家中小工业企业IT基础设施与业务应用系统“上云用云”,为建设“制造强省”“数字强省”贡献力量。

新时代再出发,面向未来再攻坚。借力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契机,广东重点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在省委、省政府部署下,广东力争到今年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0%以上。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广东 创新 企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