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二线城市“抢人”大战:住房政策成标配 落户门槛降低

2017年12月19日 07:43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住房政策成标配

彭超从未考虑过去北京、上海等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房价是比较吓人的”。这位即将步入社会的男生有自己的计划——毕业几年内买套小房子,等以后有能力,再把父母接来同住。这个计划在一线城市实现起来“有些困难”。

由于签约单位为入职两年内的新员工提供宿舍,彭超暂时还不用考虑武汉的租赁房政策,但他的校友,华科14级本科生耿丹则早就盘算好了。“毕业了就租(租赁房),再工作几年有经济实力了,肯定会先买一套(安居房),200万的房子就能便宜40万。”

武汉大学生“八折购房”的消息传出来后,不少声音质疑政府干预市场,扰乱市场价格。一提及此,石柏林有些委屈。他解释,所谓“八折购房”并非政府要求开发商直接给大学生打折,也不是公共财政简单的补助、补贴,“如果党委政府直接拿钱补贴,这是不可持续的”,而是通过政策手段,降低土地等房屋成本,实现大学生租赁或者购房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的八成。

石柏林介绍,武汉市大学生保障性住房的主要来源有几部分。首先,城投公司等国有平台建设商品房时,有一定比例的配建房。以前配建比例是3%-5%,政府用于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现在借用这种政策模式,提高商品房配建比例,用于大学生保障性住房,本质是由国有平台让利给大学毕业生。

其次,保障性住房还有一部分是现有房屋改建的。随着武汉产业结构调整,一些老厂房被拆除,但厂区的一些职工住宅楼还可以用来解决大学生的住房问题,“不改建就是闲置的,甚至浪费的”。在资源比较紧张的市中心辖区,政府还会从市场上租赁部分房屋。

石柏林说,“大家都会用看似很有道理的大道理来抨击这些政策,现在是市场机制啊,为什么要用行政手段去解决?好,都用市场机制解决,党委政府是不是就什么都不搞了?”“那些带有一些指责性的,都不一定站得住脚,就是大话一说,做实事是最难的。”

今年以来,多座城市均推出人才公寓计划。重庆两江新区推出创新创业人才公寓,成都市的首批人才公寓将于2018年1月交付。即使没有此项计划的城市,也多提供各种类型的住房补贴、生活补贴。西安则提供住房补贴和人才公寓两种形式的优惠政策。

郑州于11月23日发布的“智汇郑州”政策中,对新引进落户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在郑首次购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购房补贴。

针对在郑州工作并拥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副高级职称(高级技师)以上的非郑州户籍人才,在郑州购买首套自住商品住宅,在限购审查时只审查学历、职称和教育、人社部门的认定证明,以及购房人的就业状况,不再审核社保和个税证明的缴纳期限。

属于顶尖人才的住房优惠力度更大。郑州对全职引进或当选两院院士以及同等层次顶尖人才,给予不超过300平米的免租住房。对全职引进或新培养的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及同等层次的国家级领军人才,给予不超过200平米的免租住房。上述人才在郑州工作满10年且贡献突出的,可以无偿获赠免租住房。

户口和收入

在落户问题上,各二线城市明显降低了门槛。

《郑州市人才落户政策实施办法(暂行)》规定,拟将户口迁入郑州城镇地区的中专以上毕业生、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技能人才,仅需提供一些基础材料,例如应届中专以上院校毕业生(含两年择业期内)和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提供毕业证、户口迁移证和居民身份证;往届中专以上院校毕业生和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提供毕业证、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无就业、纳税等硬性要求。

这项被称为郑州“史上最强”人才政策,将落户零门槛的范围拓宽到专科生,且不与就业和纳税挂钩。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战局,一些城市的政策也在不断升级加码。10月,武汉出台《关于进一步放宽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试行政策的通知》,将此前落户要求的年龄限制、择业期限制、劳动合同、社保证明、营业执照等条件彻底取消。

武汉市招才局协调推进部部长石柏林告诉新京报记者,10月份的零门槛落户政策推出来后,落户与就业创业全脱钩,落户人数快速增长。不到两个月时间,落户人数就超过去年同期4.4倍,现已达到10.9万。从年初到11月底,留汉大学生数量已经超过了20.5万,创历史纪录。

另一项舆论关注的焦点是,武汉出台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即大学专科生4万元、大学本科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6万元、博士研究生8万元。

石柏林说,这个标准的制定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招才局、人事局委托第三方,对武汉现有的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薪资标准、一线城市毕业生的薪资标准,成都、杭州等同类城市的薪资标准都做了调研,“比较以后发现,我们在同类城市里头是比较高的,仅仅低于杭州,但郑州还没有达到我们这个标准。”

石柏林强调,标准是指导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但也不是毫无约束力。标准推出后,武汉市工商联、国资委都公开承诺,大学毕业生就业薪资超过这个标准。

然而,新京报记者在武汉采访了多位专科毕业生,不止一人表示,没听说过这个最低薪资标准,实际年收入也未达到4万元。田甜今年毕业于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目前在武昌一家工程咨询公司就业。田甜表示,自己月薪只有2100元。

新京报记者还随机探访了几家互联网科技类小型企业,几家企业的工作人员均表示听说了指导性最低薪资的政策。部分企业并未达到最低薪资标准,但尚未有依据政策调整工资的计划,“我们给工资主要还是看能力,政策的影响不大”,一家企业的人力部门负责人说。

较晚加入战局的郑州市人才新政亮点之一是,对新引进落户的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和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如此大规模的补贴发放同样遭到舆论质疑,是不是滥用公共财政资金?政府收入能否负担得起?

对此,郑州市新闻发言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石大东说,这笔开支是为未来买单,为子孙后代买单,“这个多少钱都得花。”他打了两个比方,“你引进了几十万大学毕业生,未来有没有可能出现马云这样的杰出人才?你引进了就有可能,你不引进就没可能。”“就像你养孩子,你砸锅卖铁也要让他读书,你现在砸锅卖铁,他以后给你买汽车,你现在不砸锅卖铁,以后就看不到汽车。”

对于高层次人才,郑州更是不吝重金。对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和国家“千人计划”等国家级领军人才,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奖励。在11月23日的人才新政发布会现场,六位两院院士所率的团队分别获得了2000万元奖金。

编辑:周佳佳

01 02 03

关键词:二线城市“抢人”大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