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上市民营快递巨头增至7家 顺丰为"盈利王"

2018年01月02日 09:09 | 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到: 

2017年民营快递企业的上市浪潮仍在继续。继“三通一达”(即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快递、韵达股份四家民营快递公司的合称)、顺丰控股集体上市后,仍有包括百世集团以及德邦物流登陆资本市场,上市民营快递公司增至7家。

11225953240296281969

不过,上市后的快递企业开始考虑公司业务转型并开启多元化布局,甚至跨界保险行业。在国际业务方面,诸多快递公司也争先恐后抢滩但仍未有较大突破,反观顺丰控股仍然准备将重点放在国内市场,在顺丰创始人王卫看来,国内的快运以及同城配市场份额巨大,仍然值得深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隐藏在上市快递企业背后的矛盾也开始浮现,不过,最终双方仍然选择了握手言和,共同发展。发展至此,业内所认同的是,整个快递行业门槛已然提高,目前民营快递企业之争已经进入下半场,属于巨头之间的较量。

总体来说,在2017年年底,多数民营快递上市公司对2017年全年业绩给出了较好的业绩预期。展望2018年,在国家邮政大发展的定调下,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势头正盛,未来仍充满想象空间。

快递企业集体抢滩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网购兴盛,而依托网购平台而发展壮大的民营快递公司在2016年掀起了一股集体上市浪潮,并且延续至今,12月26日,德邦物流正式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意向书,挂牌可期,随着德邦物流上市步伐的加快,所有成规模的快递企业在2017年完成了集体抢滩上岸。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登陆资本市场的快递公司包括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顺丰控股和中通快递5家快递公司。而2017年接棒者则为百世集团和德邦物流。

不同于传统民营快递公司多数采取“借壳”这种相对更加迅速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于2017年9月20日上市的百世集团选择了远赴美国纽交所,并计划融资4.5亿美元。

另外,不同于“三通一达”以及顺丰控股创始人深耕民营快递行业多年的背景,百世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周韶宁此前背景为国际知名互联网公司技术负责人,并且从百世集团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可以看出,百世集团背后有很明显的阿里巴巴影子。周韶宁表示,百世集团上市后,要加速打造智慧供应链赋能新零售,并且未来将有选择性地对能够提升百世业务和科技水平的公司进行投资或收购,发展合资和合作伙伴关系。

除百世集团外,另外一家上岸的快递物流企业则是德邦物流,也是首家坚持采用IPO的物流快递公司。尽管登陆时间最晚,德邦物流筹划上市的时间其实并不晚,据记者获悉,德邦物流早在2008年起就开始准备上市,把公司总部从广州搬到了上海并在上海成立了股份公司,在累积完了上市所需的3年盈利业绩之后,在2015年6月23日,首次向证监会报送其IPO申请,不过当时正值A股市场大震荡,监管层决定暂缓IPO进程,德邦物流首次IPO冲刺戛然而止。不过从《证券日报》记者从德邦物流方面了解到的最近进展为,今年12月22日德邦物流已经获得证监会最终的发行批文,并刚刚公布了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意向书,按照进度来算,接下来德邦物流将准备路演拉开招股发行大幕,在2018年1月份挂牌交易已经是非常大概率事件。

按照德邦物流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意向书显示,其此次IPO拟发行不超过10000万股,公司拟将此次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围绕公司主营业务投向零担运输车辆的购置、直营网点建设、快递车辆与设备购置和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它民营快递公司相比,德邦物流还有其差异化的一面,公司是以零担业务起家,快递业务是其近年来转型的一个业务增量。

资本市场成绩不俗

2016年,包括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顺丰控股和中通快递5家快递公司均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民营快递上市达到高潮,2016年也被市场成为快递公司上市元年,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了,抢先一步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表现如何?

事实上,在5大快递巨头完成资本市场首秀后,A股快递板块在随后还迎来了股价集体爆发,并带来上市公司创始人财富的迅速积累,圆通速递创始人喻会蛟夫妇、申通快递创始人陈德军兄妹、韵达股份创始人聂腾云、陈立英夫妇、顺丰控股创始人王卫以及中通快递创始人董事长赖梅松皆因公司上市身价暴涨。

从市值方面,截至2017年12月26日收盘,从A股上市公司情况来看,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和顺丰控股的市值分别为478.6亿元、376.6亿元、561.2亿元和2265亿元,两家赴美上市中通快递、百世集团截至最新收盘总市值分别为116.44亿美元、33.25亿美元,从市值情况来看,百世集团33.25亿美元垫底,而顺丰控股无疑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上市后,A股上市公司均交出了首份年报成绩单,从业绩情况来看,追溯此前的借壳方案,顺丰控股承诺的业绩分别是21.8亿元、28亿元、34.8亿元;圆通速递承诺2016年、2017年、2018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亿元、13.3亿元、15.5亿元;韵达股份的业绩承诺则为11.3亿元、13.6亿元及15.6亿元(扣非后);申通快递的承诺业绩为11.7亿元、14亿元和16亿元。目前数据来看,这四家快递龙头均兑现了其第一年的承诺。

美股上市公司中通快递披露的首份上市后的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公司收入97.89亿元人民币,相比2015年增长60.8%;经调整的净利润为21.65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增长76.8%。

而按照最新三季报业绩情况来看,韵达股份、圆通速递、申通快递及中通快递在2017年第三季度的营收分别为25.29亿元、46.56亿元、30.03亿元和31.4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89%、17.31%、26.2%和33.5%;同期顺丰控股的营收就高达176.65亿元,同比增长23.18%。2017年第三季度,快递龙头股顺丰控股凭借高达17.62亿元的净利润接近其他四家盈利总额,成为五大快递股中的“盈利王”。

百世集团上市后发出的首份财报也表现不俗,截至2017年9月30日,百世集团第三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53.54亿元(8.05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毛利为人民币2.02亿元,毛利率达3.8%。具体来看,百世供应链收入为3.86亿元,同比增长28.3%;百世快递收入为32.66亿元,同比增长147.6%;百世快运收入为8.74亿元,同比增长100%;百世店收入为7.68亿元,同比增长244%。

争夺快运跨界保险

经历了热闹的集体上市,如今已经迈入资本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的民营快递公司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转型。

在诸多行业从业者看来,快递只是一个业务类型,为此,上市后的快递公司正致力于多元化布局,来抢占新的市场份额,例如原本竞争就如狼似虎的零担货运市场正迎来一批强势的入局者。

事实上,从快递到快运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与快递不同,快运主要面向10公斤以上的大件物品。但这并不是不争快运市场的理由,2016年,中通快递正式开始涉足快运行业,并且在多家省市发展快运网点,公司内部人士也坦言,“目前货源市场已经从最初的传统物流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转型,发展快运其实就是接替了传统物流。”

除中通快递外,包括顺丰控股、百世集团、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等公司也相继宣布进入快运市场,快递巨头抢滩零担物流市场的大幕全面拉开。

顺丰控股有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顺丰控股也在通过加码新业务来加持高增长。同城业务、重货、冷运等新兴业务也持续发力,并且增速不错。公司第三季报显示,新业务如冷链和重货相关的业务增速去年是一倍,今年的增速也仍然达到70%至80%。

顺丰控股管理层表示,五年后,冷运、重货、同城配等新业务将发展壮大成为公司综合物流布局中的重要板块,成为与传统快递业务同样重要的利润贡献来源。东兴证券预计,未来三年,预计公司的重货、冷运业务将分别达到百亿元级营收。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在快运领域与德邦物流形成差异化竞争,顺丰进入新业务选择的切入口仍然是中高端领域。顺丰有关负责人表示,重货领域顺丰的业务重点在时效要求快的,质量要求高的配送市场,而非普通重货运送。与消费升级相关的重货配送业务很多,如C端的跑步机、电动车、高档家具等,B端的业务如给ZARA等快时尚公司提供配送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快递公司除发展新业务外,还玩起了跨界。10月13日晚间,申通快递与韵达股份均公告称:拟联合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中邦物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邦保险),注册资本金总计10亿元。

在中邦保险的股东名单上,申通、圆通、中通、韵达这四家快递巨头均有入股,股权结构显示,申通、圆通、中通和韵达将分别出资1.6亿元,各持有中邦保险16%的股权。

关于参股保险公司的原因,申通快递表示,有利于优化公司的经营结构、拓宽和丰富业务领域,推进公司在金融领域的战略布局,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韵达股份也认为,通过发起设立保险公司,深度结合快递、物流行业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开发特色保险产品,服务于快递主业,有利于分担、补偿快递领域的特殊风险,有利于公司快递、物流行业更好的发展。

海外布局冷暖不一

除深度布局国内市场外,对于走出国门,对海外市场的布局规划,各家快递公司态度冷暖不一。

圆通速递早早就开始发力,圆通速递公告称,其子公司圆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通国际控股”)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先达国际物流控股有限公司出售各方办理了相关股权交割手续。交割完成后,圆通速递通过圆通国际控股持有先达国际61.75%的股份,实现对先达国际的控股。

记者注意到,目前,“四通一达”(即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快递、百世集团、韵达股份五家民营快递公司的合称)等国内物流公司陆续抢滩海外市场,加快海外布局。阿里旗下菜鸟网络近日也宣布,已经与阿联酋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签署包机协议。

不过,顺丰对于国际业务似乎并不那么热心,公司创始人王卫反而更看好国内市场,认为国内快运以及同城配市场仍然前景无限。对于公司海外布局情况,顺丰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顺丰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如在东南亚等华人多,管理半径小的国家地区设置自营团队,自营比例较大。而在欧美市场,国内企业人力成本不占优势,技术优势也不突出,顺丰主要采取与当地物流企业合作形式拓展业务,比如顺丰控股今年9月底发布公告称,与美国联合包裹成立合资公司,已获监管审批。

抢占流量入口

随着几乎大部分行业巨头入局资本市场,原本隐藏在背后的矛盾也开始浮出水面,最终在今年年中引发一场终极对战。

6月1日中午,菜鸟网络发布声明称顺丰停止给所有淘宝平台上的包裹回传物流信息,此举很可能会损害商家和消费者利益,对此菜鸟网络方面感到很突然,正在与顺丰紧急沟通,并建议商家改换其他快递公司。当日下午,顺丰控股向媒体表示,是菜鸟主动封杀丰巢在先,用意逼顺丰从腾讯云切换为阿里云。

这场突然的纠纷迅速引来市场广泛关注,菜鸟网络与顺丰更是各持一词,更为严重的是,随着事态的发展,顺丰和菜鸟的掐架还引来了京东腾讯等的站队现象。由两家公司引发的数据之争,全行业快递的正常业务均要收到影响。

众所周知,使用丰巢智能柜的快递公司不止是顺丰,更有通达系多家快递公司,丰巢每天快件里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快件来自通达系,如今丰巢被封杀,末端派送渠道被堵,给通达系各公司也带来巨大损失。

关键时刻,国家邮政局主动牵头调和,6月2日晚,国家邮政局召集菜鸟网络和顺丰速运高层,就双方关闭互通数据接口问题进行协调。双方表示将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大公约数,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并同意从6月3日12时起,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

从目前来看,菜鸟网络与顺丰已经协调平静下来,二者已经全面恢复合作,并且双方对上述事件也不愿意多谈,不过回看事件发展态势,对后续的影响不容小觑,这说明数据之争还是由暗面已然转至明面。

对此,中国物流协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表示,菜鸟有生态物流数据驾驭力,顺丰有闭环物流数据驾驭力,两者在推动整个中国物流向全球扩张,把中国物流推向新高度上,更应该多一些良性互动合作。

巨头生态群之争

两家公司对于数据的看重性凸显其未来布局,而快递企业之争也逐渐演变为巨头生态群之间的竞争。

9月14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发布关于出售非全资子公司深圳中集电商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的公告称,中集投资、深圳港湾睿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与丰巢科技签订了股权收购协议。其中,丰巢科技向中集投资收购中集电商78.236%股权,交易对价为6.33亿元。

事实上,在丰巢科技并购中集电商也即中集e栈之前,菜鸟网络也入股了目前智能快件箱领域最大的代表性品牌速递易,巨头开始纷纷布局智能快递柜行业,一方面说明上市后的快递企业进一步意识到末端物流

配送数据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说明快递行业在“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开始加速竞争。

快递柜是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或“最后一道门”的一个基础保障,在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看来,未来快递柜市场的竞争,不再是快递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快递生态群的竞争。“快递柜企业如果独立运营,易成社区服务孤岛,很难产生更大商业价值,而一旦和商业、物流打通联动,就有诸多增量空间。”

而从快递柜则还可以看出快递企业已经步入巨头之争,目前看,随着菜鸟网络跟投中邮速递易,菜鸟网络平台跟诸多快递柜企业开展合作;顺丰联合中通、申通、韵达、普洛斯等成立丰巢,收购中集e栈,杨达卿认为,未来快递柜市场或形成两大类型的生态群,一是“菜鸟平台+”生态群;二是“丰巢+”生态群。其中,菜鸟平台的集群优势大一些,其会通过线上开放平台+线下驿站等,实现开放性生态服务;而丰巢构筑的顺丰闭环服务体系也将日趋完善,这次收购中集e栈也是其强化生态护城河的举措之一。

“双11”快递再创新高

接下来就是一年一度的考验快递配送能力的“双11”。不过在此之前,多家快递公司却宣布了涨价这一消息。

10月10日,中通快递官方微信号“中通之声”发布公告称,受运输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将调整快递价格;10月11日韵达速递宣布,调整运价;10月12日,有消息称,圆通速递跟涨,一时间快递涨价喧嚣尘上。

在涨声喧哗下,各快递企业具体选择其实有所不同。记者从多家快递加盟商处获知,韵达、中通均上调了面单费与中转费,由此倒逼终端涨价,圆通则是出台指示。有快递公司高层更是坦言,随着业态发展,涨价是必然,目前快递公司总体已是“入不敷出”,各网点处于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局面。

不过,快递涨价的小插曲并未影响接下来的“双11”。11月11日,根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8.5亿件,同比增长29.4%。

按国家邮政局掌握的信息,全国邮政业在“双11”期间投入作业场地近3000万平方米、干线运输车辆近9万辆以及现有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近300万。天上的无人机、地上的“小黄人”(全自动快递分拣机器人)也投入运营。为应对天量快件包裹,每家快递公司都做了充分准备。人手的增长已经到极限,各家都纷纷加大自动化设备方面的投入。

而借助菜鸟网络平台,快递的送达时间也开始提前,据菜鸟公布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24时,天猫“双11”当天物流订单已发货超3.66亿件。当天下午4时,全国即有340个城市签收了当天购买的包裹。

“双11”对上司快递公司全年业绩助跑也颇有预期,顺丰控股表示,四季度由于“双11”等节日的催化,是业务旺季,所以完成全年业绩预期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12月18日,中国快递行业三大巨头顺丰控股、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发布了未经审计的2017年11月份快递服务经营数据。作为三大巨头上市后首次在“双11”次月公布业务数据,记者发现,直营系顺丰虽然11月份快递量仅为3.42亿票,远低于申通快递4.67亿件和韵达股份5.53亿件,但从营业收入上来看,顺丰以76.18亿元远超申通快递15.15亿元和韵达股份11.03亿元,是申通快递和和韵达股份营业收入总和的约2.9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务量增幅方面,韵达股份以43.26%遥遥领先于顺丰控股的19.16%和申通快递的19.79%,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从行业发展数据来看,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7年11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显示,11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47.1亿件,同比增长25.2%;业务收入完成565.5亿元,同比增长21.8%。以上述三家快递巨头公布的11月份业务量数据计算,已占到当月全国业务量的近29%。

记者了解到,面对上市后的首个“双11”,各大快递巨头加足马力,展示肌肉。顺丰控股祭出运力多元化、数字化管理、搭建专用重货运营网络和海淘件24小时预约通关等四大招,在“双11”期间继续确保服务质量的高效稳定。申通快递则召开2017年“双11”保障动员大会详细部署,韵达股份除了召开专题会议,还召开了动员大会,从平台扩展、科技创新、绿色升级等方面为“双11”保驾护航。

2018年定调大发展

时值岁末,国家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军胜对2018年快递物流工作也提出了要求,具体来看,第一,要坚持稳中求进,推动邮政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第二,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解决行业发展短板和弱项;要认清行业短板,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最远N公里”、安全、绿色等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助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进一步推进“快递下乡”“邮政在乡”,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第三,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第四,要坚持服务民众,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用邮需求;第五,要坚持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履职水平。

具体数据方面,根据中国邮政局发布的《国家邮政局关于2017年前三季度邮政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快递服务企业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同比增幅同比有所下降,但业务量增速降幅较上半年收窄了1.8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与往年季度间波动的规律不同,快递业务规模增速出现小幅下滑态势。第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速为28.4%,较第一、二季度分别回落了3.1和1.6个百分点。

不过,尽管快递业务季度间增速略有放缓,但快递业务整体增长仍处于高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3.9亿件,同比增长29.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425亿元,同比增长26.7%。可见,中国的快递业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速,这在快递上市公司的财报及业绩展望当中也有所体现。

上市公司方面对2017年全年业绩也给出了较好的业绩预期,具体来看目前除圆通速递保持沉默之外,各家都给出了较为积极的预测。其中,顺丰控股预计2017年全年净利润为46.93亿元至49.93亿元,增幅区间为12.26%-19.43%;韵达股份预计2017年度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14.13亿元至17.43亿元,涨幅为20%-48%;申通快递则预计2017年全年净利润在15.14亿元至16.4亿元之间,同比增速在20%-30%。

此外,在美上市的中通快递也对第四季度的业绩作出乐观预测。中通快递表示,根据目前快递业的发展,加上今年双11的购买力再次加强,预估第四季度营收在39亿元到41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2.2%到28.5%。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快递 亿元 顺丰 业务 物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