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我国临床研究水平在全球12个主要医药创新国家中仅排第九

​7家机构呼吁推动临床研究发展助力我国医药创新

2018年01月05日 21:2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 李木元)“过去15~20年,我国对医学科学领域的政府资金支持存在‘重基础、轻临床’现象。以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为例,在批准资助的医学科学相关的课题中,95%的课题为基础医学类,仅5%用于支持临床研究。同样,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生物医药相关项目共7大类299项,其中仅13%用于临床研究。”这是1月5日在京发布的《推动临床研究体系设计与实施, 深化医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披露的数据。

报告参与机构领导就报告内容进行深入讨论

报告参与机构领导就报告内容进行深入讨论

当日,由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等7家机构共同发布的报告,如此强调临床研究对于我国医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临床研究是整个医药创新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环节,如果临床研究的能力和资源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至少延缓我国创新药产业发展进程5~10年。

而且,临床研究水平事关民生与创新。对于许多重病、慢病的诊疗方案,需要通过临床研究中国人群的科学数据,作为循证医学的参考,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诊疗水平。而对于许多我国高发的严重疾病,如肝癌、胃癌等,在世界范围内缺少创新,更需要通过医学工作者借助临床研究手段去探索解决方案。同时,临床试验还是验证药物在人体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唯一方法,是开发创新药物的必经之路。可以说。临床研究是满足临床需求、实现民生保障的重要方式。

但报告指出,我国临床研究水平亟待提高。比如,依据2014~2016年的数据对比显示,我国研究者在以临床研究为主的杂志《柳叶刀》《新英格兰杂志》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在12个国家中排名第9,仅为美国的2.7%。

报告还指出,囿于医院和医生的考评体系设定等原因,医院和医生对参与临床研究缺乏动力。例如部分基础研究周期短、投入小、较易发表学术文章。相比之下,高水平临床研究,往往需要较大规模资金支持,试验开展周期长,对于研究者和支持团队的要求也更高。且由于参与人员众多,甚至在文章中署名的机会也较少,难以满足职称晋升所要求的文章发表数量,因此研究人员普遍参与积极性不高。

对于如何通过推动临床研究发展,消除我国医药创新瓶颈,报告建议,完善国家层面的临床研究发展战略,提高重视程度,明确将提升临床研究能力作为医改目标之一,并设定临床研究发展短期和长期目标。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王学恭建议,推动临床研究水平提升,在国家顶层设计上需要加强部际协调,形成合力,使各个环节齐头并进。北京大学亚太经合组织监管科学卓越中心试点项目执行主任武阳丰教授呼吁,改善临床医生待遇,提升其荣誉感,改革绩效评价体系,调动其参与临床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临床研究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事,还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中心主任许重远建议,加强对受试者的正面宣传倡导,提高其参与临床试验的公益奉献精神。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殷文娟呼吁,提升临床研究水平,既需要提高临床基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水平,也需要提高临床试验人员的素质,特别实对于学术带头人,应该向临床试验职业化迈进。另外,应完善受试者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受试者的安全。



编辑:杨岚

关键词:临床研究发展 医药创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