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别再让“减负”成为口号

民革中央召开座谈会聚焦义务教育“减负”问题

“很多家长投入很大金钱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抢跑和攀比心理很重”

2018年01月25日 10:46 | 作者:栾絮洁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别再让“减负”成为口号 

——民革中央召开座谈会聚焦义务教育“减负”问题

□本报记者 栾絮洁


又到寒假,可很多学生却没机会享受假期,而是被送到各种课外辅导班里,趁着假期补课。提高班、尖子班、精英班、强化班……这些课外辅导班背后,是中小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如何强化“减负”实效,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1月22日,一场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座谈会在民革中央机关举行,民革中央副主席张伯军出席并讲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王岱介绍了教育部义务教育“减负”工作情况,来自北京市四所中小学的教师和家长代表就中小学生“减负”话题各抒己见,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出台‘减负’政策,还陆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近入学、推进教育课程改革等,同时还举办‘减负万里行’‘身边好学校’等评选,营造好减负教育宣传。”王岱介绍了近年来教育部推进的义务教育“减负”工作举措。他指出,目前对教育的评价确实存在片面认识,学生和家长、老师的压力都很大,特别是“课内减负、课外加负”的现象在各地较为普遍,课外培训机构逐利现象严重,违背教育规律提前抢跑学习,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心里焦虑。他透露,今年,教育部将继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课内负担,同时还将重点对校外辅导机构进行整顿,让“减负”政策发挥实效。

“我们对于教育的认识和人才观是有所偏差的,很多家长投入很大金钱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抢跑和攀比心理很重。”谈到中小学生课业压力大的原因时,北京景山学校副校长吴鹏这样分析。他还指出,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其实老师的压力也很大,单纯用学生分数高低来衡量一个老师教得好坏并不科学,也不全面。”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教师王玉认为,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是导致学生课业压力大的重要原因,由此导致家长为了让孩子升到好学校,给孩子报很多课外辅导班。

座谈会上,大家普遍认为应该多措并举强化“减负”实效。民革党员、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级教师谢珑认为,应大力推广北京等地施行的“课后三三零”工程,在探索小学弹性放学制的同时,大力推动学校、教师、社会志愿力量形成合力,义务看护“三点半”放学后不能按时离校的学生。

“景山学校有一个数字网络联盟,里面有上千所学校,可以免费把学校老师上课的视频放到这个平台,偏远山区的学生也能用到这些资源。”吴鹏建议,应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微课,把名校名师资源推广出去。

民革党员、北京市第二中学教师高帆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应淡化分数概念,严格执行档次赋分的相关规定,同时要严厉查处教育体系内部寻租行为,坚决堵住任何由学校开设的“择优”口子,治理学校老师乱补课现象。

对于课外辅导机构的治理,大家普遍认为,应坚决取缔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的培训机构,斩断课外培训的“利益链”。大家建议,应加强宣传引导,让学校、家庭、社会都转变对义务教育的价值取向,让义务教育回归本质,别再让“减负”成为口号。

张伯军在听完大家讨论后指出,中小学生“减负”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民革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率调研组赴广西、吉林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他说,大家的意见建议非常宝贵,民革中央将吸收采纳,为下一步深入全面准确了解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方案建言献策。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减负 义务教育 民革中央 学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