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北京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一份“食+医+动”的终身健康处方

2018年01月29日 18:28 | 作者:修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一份“食+医+动”的终身健康处方
——“加快推进健康北京建设,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联组讨论会侧记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29日电(记者 修菁)“为何百姓看病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开始问诊的意愿低?社区一级医疗服务机构为什么留不住人才?这一级医疗服务人员的诉求我们关注到了吗?他们所期许的薪酬支持体系、培训体系、上升通道,政府要抓紧研究,尽快落地。”

“世卫组织在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多投入运动一元钱、一小时,日后用于医疗的费用可减少7元钱;影响一个人健康的诸因素中,70%缘于运动和生活方式,所以,推进健康北京建设,要在宣传运动使人健康的理念和提供必要的政策落地方面着力,相应的公共运动设施和场所要保障。”

“中医可以在健康北京、社区一级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为,承担更多的作用。”

1月27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加快推进健康北京建设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联组讨论会上,11位委员争相发言,内容涉及为首都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理念层面和供给服务层面等内容。

钟秉枢委员对推进健康北京建设,建议在首都一刻钟生活圈,为百姓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小型化健身场地;在大型公共活动空间,提供多样性的、可从事各式体育活动的专业场地;在学校教育、各类康养治疗方案中,将运动作为指向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一种指标和方案。

“我来回应钟秉枢委员的发言。推进健康北京建设,确实应从娃娃抓起,运动使人健康的理念,也确实贯穿我们终身,如何落实终身体育的概念,钟委员提出的增加市民各类、多样化的运动场所设施的建议,我们会抓紧研究,来满足市民对运动使人健康的需求新期待。做好这项工作,如钟委员所言,需要政策的集成创新,因为增设公共体育运动场所,涉及国土、规划、园林等多个部门,需要对原有的土地性质、绿地指标等政策和评价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我们的工作目标只要指向补足城市功能短板,建设健康城市,通过体医深度融合,为市民开出丰富多样的通过健身达到健康的药方,我们有信心。未来我们也希望得到各位委员更多的智慧。我的手机号在这里公布给大家,欢迎大家随时与我电话沟通。”

北京市体育局的与会负责人表示很受启发,希望日后与委员们开展更多的交流。

2017年,北京市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构建家庭医生服务网络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张培彤委员和李鸿泓委员前期进行了调研,在发言中聚焦这一议题,就如何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医事服务水平,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张培彤委员建议要明晰初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并根据初级医疗机构服务内容和人流增加的实际情况,增加初级医疗机构的服务场所面积、加大人员编制。“只有明晰哪些是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能承载的内容,并保证相应的人员配备和人员诊疗水平,才能最终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初衷,让百姓安心、放心地选择社区医疗服务网络。”

李鸿泓委员就如何稳定基层医疗服务人员队伍建言道:“大家都在呼吁通过提升社区医生的待遇,来稳固这一群体的数量。我认为要提升这一群体的职业吸引力,不仅要保证这一群体的薪酬待遇,还要关注尊重这一群体的职业价值和影响的晋升通道,建议将服务量和为保障医疗体系的效能提升作为对社区医生绩效的评价指标。”

作为中医领域的代表,程凯委员建议,发挥中医在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中的作用,“比如在社区建立名中医工作室,增加社区中医医师。”

此时时钟已经过了下午5点钟,这场似专家会诊会式的联组会已过去两个半小时。走出会场,记者看到几位委员还在两个一组、三个一群地交换着意见。如何建设健康城市,他们的智慧还需要继续被关注和挖掘。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健康 委员 医疗 社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