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访科技部部长万钢

2018年01月31日 09:02 | 作者:冯华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深度融合

记者: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创新目前的主要难点有哪些?国家层面如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万钢:随着近年来“双创”的蓬勃发展,一大批充满活力、具有高成长性的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冲锋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的生力军,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中小企业创新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精准化政策支持;缺乏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中小企业进入特定领域市场仍面临一些市场准入、行业审批、前置审查、备案审核等“门槛”。

从国家层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精准施策和示范带动,优化支持中小企业的公共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环境。首先要落实完善政策,加强精准支持,如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扩大到175%的有关政策。其次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打造畅通的融资渠道。三是要构建完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记者:要发挥创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必须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请问科技部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万钢:近年来,国家通过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配套政策,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取得良好效果。2016年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让增长22%。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力度,在完善体系、提升能力、优化服务、促进协同上下功夫。

为科研人员松绑,在更多领域成为全球创新引领者

记者: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近年来我国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给科研人员松绑,目前还有哪些难点?怎么才能让科技人才安心地做好创新工作?

万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人才资源的优势。

今后要继续深化科技管理改革,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助力。加强科技创新政策与其他领域相关政策的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和难点,把现有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改革,制定完善科技人才评价的意见,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还有一点很重要,要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把科研人员的“自律”与制度建设的“他律”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生态。

记者:十九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请问“具有国际水平”如何实现?

万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创新“三跑并存”中领跑、并跑的比重不断增加,我国将在更多前沿领域进入科技创新的“无人区”。我国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更多领域成为全球创新引领者,必须要有一支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要拓展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和实施路径,在重大科技攻关的实践中强化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锻炼;牵头组织实施若干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扩大国家科技计划的对外开放力度,吸引更多国际顶尖人才来华工作;提高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吸引更多国外青年才俊到中国创新创业,让我国成为国际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驿站。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创新 科技 国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