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建设美丽乡村更应为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创造更多条件

2018年03月04日 23:37 | 作者:张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张磊)  来自农业第一线的全国政协委员最关心什么?全国政协委员宋丰强在《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提案》中,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模式,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让大学生村官能扎根农村,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70b81e82-2ca0-413a-a835-e44504d1d2f9

网络图

宋丰强委员认为,在“三农”工作上,目前农业生产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的问题日益凸显,而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有三个方面: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服务农业的质量不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年龄大,人员结构与现代农业产业脱节,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从事农业科技的人员数量少,尤其是基层农业生产技术人员更少;现有人才留不住,即便是大学生村官,也只是把“村官”当成了自身发展的一个平台,很难扎根农村长期从事农业工作。

要解决这些问题,宋丰强委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建立校政企结合、定向选拔、统筹就业的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人员从哪里来还到哪里去,并给出一定政策扶持,与农村或合作农场等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实行人事代理,对回归农村的定向培养人才,工资待遇参照所在村(社区)定工干部副职,并按有关规定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明确最低服务年限。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新模式,破解限制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瓶颈问题。紧紧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能管理、会经营”的高素质现代职业农民进行人才培养定位。通过体制创新,把政府、院校和学生三者紧密合为一体,实现地方政府人才需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学生成长紧密的结合,构建“农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工厂、职教集团、合作农场、农业园区、基层农村等多层次的实训,破解我国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实现技能培养与社会技能需求的无缝衔接。创新农业类人才评价模式,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职业农民多元评价体系。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农村 村官 大学生 扎根 农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