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让“互联网+”、大数据与AI助力“健康中国”

2018年03月08日 14:16 | 作者:刘艳 李木元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刘艳  李木元)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成为热词,也成为报告的亮点。这意味着在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需求“三轮驱动”下,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增添了新动能。


2017年4月20日,华山医院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顺利实现与甘肃、广西云南、海口四大互联网医联体成员系统为四位疑难病患者进行了远程问诊。

2017年4月20日,华山医院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顺利实现与甘肃、广西云南、海口四大互联网医联体成员系统为四位疑难病患者进行了远程问诊。


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要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同时强调要“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传统产业深刻重塑。”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医疗健康行业深入应用,催生了互联网医疗、智能医疗为代表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互联网医联体、家庭医生签约以及在健康扶贫等方面改革举措的落地应用,涌现出了以黑龙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河南郏县家庭医生签约、山西大宁与河南光山健康扶贫、微医、浙大睿医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医疗典型。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对于新技术与健康中国战略的结合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用新技术、新模式改进传统医疗健康服务,让老百姓在医疗改革中更有获得感。

大数据+智能驱动医疗呼唤“数字化突围”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改革非常关注。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带来了《关于以数字技术驱动健康医疗事业平衡充分发展的建议》,呼吁我国加快数字技术应用,促进医疗资源和能力平衡发展,利用数字技术加速推广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互联网+各行各业都还是比较顺利的,就是医疗和教育推进起来较难,医疗还没有一个特别大的‘独角兽’,我们投的微医是比较大的。”马化腾指出,中国老龄化在加快,慢性病患者在增多,建议多用科技+医疗,包括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健康管理、院务管理的运行效率等,这些都可以用数字技术包括互联网来解决。

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三医联动”真正落地带来了机遇。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任马秀珍认为,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切实推动医疗、医药、医保信息的高效融合,创新“三医联动”模式,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马秀珍建议,借助大数据,一要健全机制,推动“三医联动”协同服务;二要上下协作,实现就医服务智慧高效;三要实现智慧医保,全面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四要创新模式,构建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五要科研先行,支持健康医疗智慧发展。

“当前医改进入深水区,要想攻坚克难必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马秀珍呼吁,国家卫计委、人社部和食药监局成立领导小组,完善相关政策体系,进一步强化“三医联动”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树立数据大融合、大共享、大应用思路,推动医疗专业数据、部门管理数据、服务机构业务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的互联互通和集成应用,打破数据壁垒,促进价值倍增。

事实上,相关的社会力量在合力推动这一目标落实。今年2月2日,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家庭健康专委会启动了全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共享平台,这是一个面向全国产、学、研、用多方开放的共享平台,旨在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医疗、医药、医保领域的应用,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应用新生态。

作为腾讯投资的互联网医疗“独角兽”,微医在2017年发布了首个面向行业的云平台——微医云,该平台连接了全国2700多家医院、100多家医联体、22万医生,旗下开发了面向西医与中医的智能医疗辅助诊疗系统——睿医智能医生和华佗智能医生,并帮助黑龙江、温州等省市实现了区域人口健康信息的深度连接,成为国内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医疗云平台。

破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难

互联网做“帮手”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诊模式,成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而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公认的缓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天明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姜明带来了《关于强化三医联动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建议。姜明认为,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着力点落实“基层首诊”“精确转诊”,是实现建设就医新秩序医改目标的重要抓手。

在当下,互联网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因此,姜明建议,首先,以强化“三医联动”为切入点,解决制约家医签约服务的非医疗因素障碍,为后续服务提供外部支持。如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形式、提高医保基金支持力度、开通医保在线支付、扩大家医用药范围等;其次,医保政策是推进家医签约服务的关键,建议以医保统筹层次为准,选择地市或区县进行综合集成政策措施试点;最后,要通过政府充分开放授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如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高水平全科诊所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在商业保险、药品配送、移动应用开发运营等为家庭医生提供配套环境,提高服务能力。

在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看来,互联网医疗是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以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种途径,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互联网医疗的门槛、服务标准、医疗纠纷的认定标准等,并实现医疗、医保等大数据的共享。王宁利建议,加强跟踪研究,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的医保支付模式。上述问题解决了,无论对于行业发展还是家庭医生签约都大有裨益。

全国政协委员、搜狗公司CEO王小川也带来了一份医疗领域的提案,他建议采取“核心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数字家庭医生”三级供给模式,以大医院为核心、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数字家庭医生为入口,通过先进数字技术,将个性化医疗服务入口主动推送至公众身边。

当前,全国已有很多地区卫生主管部门创新性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利用社会力量提供的家医签约服务方案,实现了对区域内家医签约服务的实时动态监管。河南平顶山市、浙江桐乡市、山东济南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四川成都市、江西赣州市等多地政府与微医等互联网医疗平台合作,落实了“六位一体”家医签约服务一体化方案。

据了解,2017年,河南郏县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和郏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以郏县中医院为龙头、14个乡镇卫生院为枢纽、378个村卫生室为基础,不到半年的时间,迅速建成了郏县互联网医联体,并全面完成全县家庭医生平台搭建,目前已为59万余名郏县百姓完成签约建档。

健康扶贫

互联网医疗堪当“生力军”

精准扶贫攻坚战已经打响。然而,在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调查数据,因病致贫、返贫的比例不降反升,从2013年的占比42.2%,到2015年提高到44.1%,健康扶贫成为精准扶贫最难啃的硬骨头。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在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的提案中认为,因病致贫、返贫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充分,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乡、人群间配置不平衡的客观反映。民盟中央在关于加快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的提案中则建议,要积极拓展健康扶贫途径,多举措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

而“互联网+”通过连接和共享,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释放医改红利上具有充分的灵活性,为健康扶贫提供了创新性路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夏照帆表示,百姓看病负担重,除了疾病本身花费较大,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不能准确便捷地找到合适的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往往要多次往返大城市大医院,比较盲目,衣食住行花费很大。互联网医疗可以比较精准地找到适合治疗自己疾病的医生和专家。另外,互联网医疗还可以实现远程会诊和治疗,让患者就近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百姓的看病负担,助力健康扶贫。

姜明指出,国家级贫困县河南光山,探索出了一条互联网健康扶贫的路子。该县引入乌镇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联体平台,通过在全县17个乡镇卫生院、33个村卫生室建立互联网医院远程接诊点,不仅便捷获得县医院的医疗服务,还能在家门口获得全国的专家服务;另外,通过家庭医生移动签约服务,释放基层医生的服务能力。同时,基层医生借助互联网医联体,可获得远程教学、手术指导机会,提升自身临床服务水平。

和传统扶贫方式不同,河南光山县“互联网+健康扶贫”综合多种互联网工具,包括县域互联网医联体、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等系列“组合拳”,具有系统性、全局性、持续性的特点。

据悉,该模式已在山西省永和县、大宁县以及四川昭觉县等贫困县推广,并取得显著成效。姜明建议,进一步在全国开展这种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健康扶贫模式:以县医院为龙头、医联体为抓手,构建覆盖到村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开展在线医学教育;推进基层可穿戴设备、检查检验一体机等智能硬件的普及应用工作,实现“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的转变。

这一模式因由乌镇互联网医院平台始推后在全国落地,因此也被各地称为健康扶贫的“乌镇模式”。当下,各地贴合自身实际,与国家推行的基层医疗改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远程医疗、在线继续教育等结合,发力完善健康保障体系,进一步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助力国家实现“2020年全部脱贫”的目标。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医疗 互联网 健康 大数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