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港澳委员:与改革开放同行

2018年03月11日 11:40 | 作者:徐金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徐金玉)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第一批参与内地改革开放建设的港澳同胞带着资金、带着技术、带着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带着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内地,参与建设、见证发展,为国家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在参与和见证之中,他们也分享了国家发展的红利。

40年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留下的除了激情奋斗的记忆,更是对国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震撼和感动,更是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黄敏利委员:

我参与我自豪

1980年,15岁的他,经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受改革开放政策影响,他跟随父母,从福建泉州来到香港打拼。

C20180311004-zx23

黄敏利委员

1992年,27岁的他,又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走马上任、晋升为香港一间工厂的高管,一是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号召,到内地投资兴业。

他选择了后者。从此,这个决定又再度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敏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黄敏利,从成长到创业,这一步步的历程中,都深深地嵌印着改革开放的印记。

“我生在和平年代,又享受过国家政策的红利,所以想把握这次机会,回来试一试。”黄敏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轻工业生产已对接上欧美消费市场。此时,祖国内地敞开大门,充足的劳力和广袤的土地,都显现着未来发展的勃勃生机。他毅然卖掉房产,作为第一笔投资基金,回到深圳开办家具工厂。

“接的活儿,还是外销的欧美订单。”黄敏利说:“既然做的是欧美的消费品,那么,从设备、材料到样式,都要使用人家的标准。”

因此,在内地家具行业屈指可数的时候,黄敏利不仅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当时所有的工厂设备都是外来的,有的来自美国、日本。”

“改革开放给我的最大的体会,就是我们打开了国门,把欧美的标准、消费的习惯、设备、技术引进来了!”黄敏利有些激动地说,“勤劳的中国人,运用外来的技术、设备加工生产,再将这些产品远销国外,赚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桶金。”

设备“引进来”了,能摸清门道、“用起来”吗?

“咱们中国人聪明!”提到这个问题,黄敏利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

黄敏利记得,当时有一件从日本进口的先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故障。有一位工人两天两夜没睡觉,竟然在自身没有技术基础的情况下,把机器修好了!

“遇到这种问题,中国人不是说退回去或者是找人来修,而是自己肯吃苦、肯钻研,能把这样东西学好、做好。”黄敏利说,“咱们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让中国人具备了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我们成功不是没有原因的!”

产品外销满足欧美市场,内地生产也给当地带来了税收支持和就业机会。

“当时我请人来工作,每月发200块钱的工资,来应聘的人都排着队。现在呢,工资6000多元,还有人不愿意呢。”黄敏利笑着说,“过去,我们生产的产品都是销往国外,工人买不起自己生产的产品,现在,我们工厂的工人,都是智能化产品的消费者了。过去,我们引进国外的技术,现在,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创新,我们的技术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说不定,人家还来向我们学习呢。”

黄敏利由衷地说:“几十年来,我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参与、我见证、我自豪。”

梁华委员:

从40年前那辆小轿车说起

佛山市位居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核心地带,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地级市之一。如今的佛山高楼林立、繁荣昌盛,很难让人想到,40年前,改革开放春风吹过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落寞的小城市。

C20180311002-zx23

梁华委员

“当年,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随即决定追随何贤、马万祺先生回来投资兴业。当我那辆挂着澳门车牌的小车行驶过佛山的大街时,立即引来群众的围观。”全国政协委员、澳门金海集团董事长梁华笑着说,那时候,佛山的经济还较为落后,交通只是一个缩影,“很少看到小汽车,更别说挂着澳门车牌的小汽车了!”

物质条件的落后超出了当时梁华的想象,洽谈成功要签合同,需要打印时,发现佛山连打印机都没有,合同只能手写;酒店开业典礼后,邀请朋友们一起就餐,桌上镶着金色边花的餐具让他们不知所措,朋友们都以为这是纯金打造的。“这种镶金边的装饰,其实在澳门已较为流行和普遍。但在当地朋友眼中,在他们当时的思维方式中,还是很难一下子接受这些时髦物件儿。”梁华说。

时尚与先进的外来元素,冲击着当地人的视野,也带动起了新兴文化的蓬勃发展。梁华笑着说,自己的酒店一经开张,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更引起了整个佛山的装修浪潮。大家纷纷以这座新酒店为范本,对店面进行装修升级。

几十年的往事历历在目,梁华不禁有些感慨:“当时看,我们的酒店可谓是独领风骚,但现在看,它已经落后了。很难想象,改革开放的40年,佛山乃至内地发生了如今巨大的变化。”

变化,悄然发生在城市建设上,也点滴地融在了梁华的提案里。2018年,正好是梁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21个年头。从1998年,他首次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每年提案关注的焦点的变化,也在记录着与改革开放同行的岁月。

“起初,我选择的都是比较容易看得见、摸得着的话题,例如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企业接触到的实际的问题和建议等。”梁华说,到现在,他的聚焦点则从个体到整体,从微观走向宏观。就像今年,他更关注的是澳门如何利用自身发展优势,融入到“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共建中。

尤其是对青年一代的文化教育工作,更引起了梁华的重视。作为澳门中华联谊会会长,他已连续7年在团结澳门文化艺术界,与内地进行学习、交流。尤其每年有艺术家的大联欢活动———濠江之春,已成了为文化青年打造的活动品牌。

“祖国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与改革开放同行的岁月,正如我的委员履职生涯一样,仍将续写新的故事。”梁华说。

王惠贞委员:

父亲说,要让家乡人有鞋穿

提到改革开放,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九龙社团联会理事长王惠贞,首先想到的是父亲曾说过的一句话:“要让家乡人有鞋穿。”

C20180311001-zx23

王惠贞委员

改革开放之初,王惠贞的父亲就响应国家号召,先后到惠州、广州投资。“后来我爸爸提出来,一定要回到家乡——潮州去建厂。”

可这样的决定,对于一家香港企业来说,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当时,从深圳到潮州的交通条件很差,即使天气好,开车都要十几个小时。我哥哥认为运输是个难题,他对此表示反对。但我爸爸就讲了一句话:我期望我们家乡的人有鞋子穿。”

“鞋子”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没有鞋穿吗?王惠贞一直没弄明白。直到一次回乡探亲,工厂的一个老员工才为她解答了困扰许久的疑惑。

这位老员工说:“有一天,王伯伯给我打电话,叫我带他去潮州,跟当地协调要建工厂。他说我期望家乡人过上好日子,但我每次捐助物资也不能长远改变贫穷现状,我要是有个工厂在这里,他们就能够有工作谋生,改变长期的生活状态。”

而那时候,潮州当地还是农村。农村人要干活,就要脱掉鞋子到田里去。如果回到岸上,进到工厂里,工作也能有鞋子穿。正是缘于这份初衷,王惠贞的父亲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回到家乡开了工厂。几十年了,那个工厂还在,它让当地人“穿上了鞋子”,也见证了一个企业家对家乡的深情。

“差不多过了十年之后,有一次在家里吃年夜团圆饭,我哥哥说,没想到,老头子当年执意要做的事,现在为当地做了这么大的贡献。我哥哥后来也把这家工厂作为企业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王惠贞说。

家乡,对于王惠贞一家来说,就像风筝那头牵着的线,永远牵在他们的心上。“到现在,我们家还维持着潮州的传统,比如说吃福米。我们每年都要送100万公斤的福米,给当地有需要的人。”

建厂的记忆,或许无形中在王惠贞的心中扎下了根。但真正让王惠贞直接感受到改革开放氛围的是她在英国求学即将毕业的前夕。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已经让世界瞩目,她记得很清楚,有一家当地报纸,刊登了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闻,封面非常醒目地印刷着“四个现代化”几个字,这几个字,也深深烙印在王惠贞心里,至今依然清晰。拿到毕业证书的第二天,她便打包好行李回到香港,投放求职简历时,她也是看准了与内地相关的岗位。终于,一个月以后,她成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一员。

“四个现代化,让我对内地充满了向往和期待。”王惠贞说,“转眼间,这已经快40年过去了。再过3年,我们就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还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国家的发展,值得我们自豪,也必将会越来越好。”王惠贞说。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改革开放 港澳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