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马全林委员:推进“一带一路”,也需要讲好中国治沙故事

2018年03月11日 21:20 | 作者:王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王泳)美丽中国的心愿,或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绘成每个人身边的图景,并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力支撑。

1

网络图

“我们经过艰苦卓绝的防沙治沙奋战,实现了‘治理与破坏相持’,并最终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年均负增长的几代治沙人的夙愿。”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全林告诉记者。

马全林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近2000平方公里”的表述。“中国荒漠化防治科技工作者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研究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荒漠化防治先进实用技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马全林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需要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讲好中国治沙故事。

他向记者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发生的沙尘暴占全球沙尘暴频数的一半以上,直接波及到全球生态,严重影响着区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及健康,也产生了一定的国际纠纷。一方面中亚国家和蒙古地区沙尘暴与风沙灾害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大部地区。另一方面,沙漠化严重影响“一带一路”沿线交通干线、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威胁运输安全,影响道路畅通。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交往日益加强,合作更加广泛。积极进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防治,改善其经济带荒漠地区环境与生产生活条件,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已成为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并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马全林介绍,我国在风沙危害及工程治沙技术原理、工程治沙技术、生物治沙措施和综合防风固沙技术及其模式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得到世界学术界的认可,有能力提供技术援助。近几年来,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代表中国政府举办44期沙漠治理、防护林建设、生态恢复及产业发展技术国际培训班,来自76个国家的900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使中国的治沙技术走向了世界,获得了良好声誉。

“但这还远远不够。”马全林说,他希望国家能针对“一带一路”沿线西亚和非洲国家荒漠化面积大、危害严重和治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启动“一带一路”技术援助项目,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现状、危害和治理现状的调查,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开展荒漠化治理适用技术研究,根据不同国家需求开展培训,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继续讲好、讲出更多的中国治沙故事。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