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对外友好界委员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年03月13日 22:02 | 作者:包松娅 郭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为世界发展融入“中国智慧”

——对外友好界委员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包松娅 郭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被写入宪法修正案草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继续为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中国愿与各国一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

1494560091312

网络图

在连日来的小组讨论中,对外友好界委员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题津津乐道,这些大部分长期活跃在对外交往前沿的委员们深感,在日益走向纵深的东西方文明互鉴中,一个全方位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充满自信的中国,一个与国际社会交融互动空前紧密、胸襟宽广的中国,正稳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人们开始意识到,中国的新时代与世界的新机遇相生相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全人类的共同福祉息息相关。

向世界敞开胸怀

人们常说,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委员看来,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来自于对自身治国理政思想的延续。我们要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定是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构建的一个最大化公正的世界秩序。

“现在不仅我国本国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国际上的很多问题也是由于国际间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某些领域的差距还有继续加大的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比利时王国特命全权大使曲星委员表示,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回顾中国外交走过的道路,提出要把人类的命运连接起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今的中国正勇敢面对和拥抱全球化,这个过程也是中国彰显自信和大度的过程。曲星说:“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以积极姿态应对全球化进程的政策主张。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我们现在可以走到风浪中去搏击,去抵御冲击。这就是中国认识、迎接、适应全球化的过程,最终找到了中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验表明,向世界敞开胸怀是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通过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逐步加强了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对接,也在不断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黄绮委员看来,贸易的本质就是互通有无,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过程,从全球范围讲,因为各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不同,相互之间的贸易需求是必然的,这本身就是人类共通,命运共同的需求。

黄绮委员专门研究国际贸易的规则体系,她认为,在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全球贸易法的统一化,在同样的规则体系中,贸易壁垒和贸易分歧才会降到最低,“贸易立法统一化其实是对全球贸易规则的统一和认同,这是一种趋势,也是社会进步文明进步的必然需求。”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外交场合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民间外交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独特作用。

“国家关系的基础在于各国民众间的彼此理解、尊重和友谊。”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宋敬武认为,民心相通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必然是构建新型国家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创造良好的民间外交环境和氛围也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所必须的。“除了全国对外友协这样的全国性人民团体,许多民间组织、智库、民营企业家等都可以在民间外交中发挥作用。

2017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研究项目(TTCSP)研究编写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智库排行榜正式发布,作为非官方的外交与国际关系研究智库,察哈尔学会连续两年跻身这个全球智库“琅琊榜”的前列,成为对外事务领域内唯一上榜的中国社会类别智库。

察哈尔学会的创始人和负责人韩方明委员对宋敬武所言深以为然。在与国外的智库、媒体以及社会团体的长期交往中,他深刻体会到公共外交的优势,在处理问题时方式方法也不同于官方外交,可以用比较灵活的方式去和不同层面的机构和人物沟通,对国家的整体外交战略是一种补充。“察哈尔学会成立于2009年,我们还创办了《公共外交季刊》,如今这也是全国唯一一本公共外交专业刊物。通过实践,非官方的社会智库在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方面突出了特点,发挥了优势,也积累了经验。特别在与周边国家关系、和平与冲突调解领域,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发挥智库建言献策作用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除了民间团体之间的交流,“加强青年人的交流也是民相亲的关键所在。”提及青年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宋敬武告诉记者,一次接待来华访问的日本青年的经验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加强各国间的青年交流。“这些日本青年来华访问前对我国一无所知,整个访问过程中,他们和我国青年人自由交流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回国后,日本青年人给我们的孩子写信,表达了他们访问期间的所思所感所想。他们说,通过这次访问,了解了完全不一样的、真实的中国,和日本一些媒体宣传的中国像两个世界,他们表示愿意进一步加强同中国的交流,有机会再到中国访问。”

作为政协委员,宋敬武希望借助政协这个平台进一步扩大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让世界各国青年对中国的真实情况有全面的了解,让民心相通,人民友好代代相传,更好地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人胸怀世界的文化自信,它表明,世界文明并非必然相互冲突,而是在中国文明互鉴的包容共生中催生了“命运共同体”意识。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很多成就,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全球发展的影响深刻而广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赵梅表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一些国家对我国发展道路、在世界格局中发挥的作用有诸多猜疑和误解。在此时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正是回应了这些猜疑和误解。”

“对于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我们有必要讲好自己的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赵梅说。

“‘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平台。”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认为,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了很大贡献。“孔子学院院长、教师和志愿者都是在用心讲述中国故事。他们根据不同国家政治制度、风土人情、思维和习惯的差异,因地制宜地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背后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每一个讲述者都应自己首先充分理解内涵,从而消弭文化鸿沟。”

赵梅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不能仅仅停留在故事表面,要由浅入深地阐述中国故事所包含的中国理念。“海外受众很关注中国的发展对本国、对世界有哪些意义和影响。因此,讲好中国故事必须把共享发展的中国理念讲清楚,这是更高层次的战略传播。”为此,赵梅建议,要充分发挥学者的作用。

“对于涉及外国文化题材的文艺影视作品,广电总局等部门要邀请外国问题研究专家把关,避免因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产生不必要的认知误解,造成适得其反的宣传后果。”赵梅说,一些涉及外国题材的文娱节目、广告等,因不了解相关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播出后可能会带来事与愿违的宣传效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宏伟的愿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为之努力。”宋敬武说。“去年我国出境游人数已达到1.3亿人,每一个出境游的中国人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着中国形象。在和外国友人的交流中,他们随时可以介绍中国的文化、历史以及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完)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 外交 构建 委员 命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