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多位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呼吁:补齐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短板”

2018年03月16日 10:47 | 作者:韩冬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 韩冬)今年新年刚过,尽管天寒地冻,但记者在四川阆中市河溪镇白堡村文化院坝内看到,村民刘红梅和伙伴们穿着单薄的演出服,却跳得一身大汗。她们正在表演自己原创的三句半快板《赞河溪》。

1

网络图

其实就在两年以前,刘红梅她们演出的舞台还是个一个荒废的土坡,得益于四川省实施的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建设项目,白堡村硬化文化阵地1000平方米,新建了文化舞台、文化长廊、标准化文化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等,昔日的土坡“变身”文化综合体。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副主委多央娜姆感言,像白堡村这样的乡村文化综合体,如今已在四川贫困地区遍地开花。而这一变化,源于近年来四川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2017年初启动实施的“千村文化扶贫行动”,重点补齐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短板”,创建文化扶贫示范村。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曾蓉说,四川这两年创造性地提出“反弹琵琶”、精准聚焦,推动资源向偏远贫困地区倾斜的做法值得推广。她给记者展示了该省印发的《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具体建设标准十分明确,细化到包括文化活动广场面积、文体设施器材配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所需设备等等,让基层可操作。

对于当下广大的贫困村乡村综合文化体如何建设的问题,张力、郭瓦·加毛吉、仰协等多位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表示,一定要统筹规划、捆绑资金、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充分整合各级资源和资金,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

全国政协委员登巴大吉还建议,在乡村综合文化体建设中要避免千篇一律,注意彰显特色,用文化院坝来承载乡风乡韵,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充满浓浓的文化味、乡土味、人情味。

“各地应考虑整合中央和省级资金,统筹文化、体育、涉农等项目,结合贫困村脱贫摘帽进度,集中推进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全面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宫,村村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室、农家书屋、阅报栏和体育设施,做到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放。”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地矿局局长王建明说。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