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吴浩委员:让全科医生留得住发展得好

2018年03月22日 09:27 | 作者:刘喜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
让全科医生留得住发展得好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2日电(记者 刘喜梅)“社区医务人员的春天,就是居民健康的春天。”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发出的呼吁,也是他身为一名社区医务人员的深刻感触。

据了解,吴浩所在的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去年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151名医务人员,完成门诊量42万人次,人均门诊量超过了三甲医院平均水平;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居民70%首诊在社区;管理高血压病人12216人,规范管理率达到86%;管理糖尿病患者7152人,这些患者的血糖控制率超过67%。

“这些数据表明,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慢病的管理控制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了慢病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吴浩认为,值得信赖的社区医疗机构才是老人就诊的最佳选择,因而在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应大力支持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

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都不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因而,社区医院常常门庭冷落,而大医院又人满为患。不过,这种状况,在方庄社区医院得到了改变。

社区医院的优势在于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

去过方庄社区医院的人都有印象,该医院虽然患者来来往往,但并没有就医拥挤现象。患者在通过APP软件预约医生之后,一般会在自己签约的全科医生那里停留5~15分钟完成就诊,然后很有秩序地安静离开。

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秩序,吴浩解释,是因为在医生和患者之间形成了相互信任和了解的关系。医生因为长期负责患者的健康管理,对于患者的基础疾病、新发疾病都有了解,因而在诊疗的过程可以直接“切入主题”,而患者因为信任医生,所以对于医生的诊疗方案也有较好的依从性,这种配合就达到了较好的诊疗效果。

“也就是说,方庄社区医院的经验,实际上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患者能够得到固定的全科医生精细化的健康管理,从而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健康顾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实现了全科医生对患者的连续性管理,医生全面掌握了患者的健康信息,将对患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了有机结合,从而落实好守门人的职责。这样,对社会来讲,有效的健康管理可以使患者少生病,也可以避免大的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减少了社会的负担,也节省了医保的费用。”吴浩解释。

“需要强调的是,要落实好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要求全科医生也应该是优秀的医学人才,他们提供的也是高效和高质量的医学服务。”吴浩认为,维护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每一个阶段都至关重要。因此,即便是定位于处理患者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社区医院,也应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小病不拖成大病,保证患者的慢性病能够得到科学管理不发展成急病、重病。

要在制度上保障全科医生的待遇和职业发展

而要让全科医生做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需要一大批优秀的医务人才愿意从事全科医生职业,并且有信心做好全科医生的工作。

据了解,目前在方庄社区医院有6名博士、22名硕士,这让不少社区医院很是羡慕。但吴浩仍然为引进人才发愁,因为不管是在方庄还是在全国的其他社区医院,人才问题都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最大瓶颈。

“要让优秀的医务人才有志于从事全科医生的工作,就要从制度上保障他们的薪酬,同时从制度上保障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比如,优秀的全科医生收入可以和大医院专科医生的收入相当,优秀的全科医生也可以担任教授等教学职务。这样,全科医生的发展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百姓在基层就医才真正有了保障。”吴浩坦言,虽然做好医生需要情怀,但情怀却不能复制,机制才可以复制,因而要从制度上去保障全科医生的薪酬,并做好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对社区医院的印象和定位是‘看小病’,因而社区医院的医生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小医生’,职业发展空间渺茫。而那些大型综合类医院的专科医生则被称为‘大医生’,不仅拥有更加可观的收入,也拥有诸多晋升机会。实际上,这种定位和称呼都是很不科学的,因为社区医院和大型三级医院只是在功能定位上有所不同,并不意味着社区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是低水平、低质量的。”因此,吴浩建议,一定要让全科医生看到事业发展的前景,他们才会真心留在基层、扎根基层。

除了要完善全科医生和社区医院的功能定位,吴浩认为,要顺利实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目标,还应该从制度上保障社区医院拥有充足的药品。这样,社区医务人员才能既有武器也有弹药,不仅能治病还能治好病。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医生 社区 全科 医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