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应对重大疾病需强强联合

2018年03月23日 09:58 | 作者:王宁 | 来源:健康报网
分享到: 

3月2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印发《关于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布局中西医联手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临床攻关。为什么如此布局?具体会从哪些方面入手?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中医、西医各有优势

重大疑难疾病周期长、花费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国家、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在应对重大疑难疾病挑战中,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靠单打独斗或“局部战争”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虽然中医医院或者西医院内部有针对单个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案例,一些医院也探索性地开展过相关研究,或医院间有过远程会诊等协作,但都只是零星探索,深度探讨中西医协作模式还从未有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12月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就是希望更好地发挥中医、西医的优势,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并应用到临床中去。

“目前,在重大疑难疾病的诊疗方面,中医、西医各有方法和路径,也各有优势,但由于交流和配合不够,影响了疗效的提高和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有的时候,患者刚从西医院出院,就住进了中医院,这就造成了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加剧了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在某一疾病的某些阶段、关键环节,中医很有优势,西医却配合不够……”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杨龙会强调,中西医协作攻关应尽快开展。

基于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出在某一个重大疑难疾病诊治方面最强的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和西医重点专科(专病),共同组建中西医临床协作组,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推动中西医临床协作机制建设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中西医协同创新发展。

■构建可复制的诊疗体系

中西医结合作为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交叉领域,是发轫于临床而具有明确发展目标及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就医学整体发展而言,不可否认,中医、西医都各有短板和不足,传承千年的中医治疗确有疗效,亦有自身学科的局限性。” 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指出,医学发展至今,中西医结合应该都是中医学乃至整个医学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整个医学进步、促进中医现代化而要进行的必然探索。

何清湖认为,中西医专家联合攻关,将有利于中医学突破局限与短板,有利于加快中医学现代化进程,在互助融合中发挥更大效能,这也是中医学能够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何清湖表示,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应该能产出5方面的成果,即出疗效、出方案、出成果、出人才、出模式。“重大疾病一般都很复杂,不可能靠中医的单方、验方,或者一个具体方法就能解决,需要中西医相互配合的诊疗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促使临床疗效的提高。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探索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人才培养新途径,实现人员协作常态化。”(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本次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作为一个医疗项目,与科研项目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不像一般的临床科研项目只强调技术层面的目标要求,如技术方法和药物的疗效水平、疗效特点,以及安全性等。”杨龙会指出,该项目的定位是“重临床、高门槛、引领性、权威性”,从提高临床疗效入手,希望通过中西医多学科、全方位协作,形成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全面推进中西医结合服务模式创新,形成从预防、治疗到康复的中西医协作防治重大疑难疾病可复制的诊疗体系。

■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合作

“与以往不同,此项目在评审中加大了西医专家、中西医结合专家的比例,约占到2/3。在协作项目的申报中,也有更多的西医专家参与进来。”杨龙会介绍。

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作为牵头单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项目也在58个项目之列。对于为什么强调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要中西医协同创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给出的解释是,瑞金医院血液科在人才、技术、科研实力、学科发展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王振义、陈竺和陈赛娟3位院士领衔的团队曾经通过中西医协作攻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复发难题。其实,早在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就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包括上海市中医医院在内的8家医院成立上海瑞金血液病医联体。血液病医联体除了在西医医院各个血液专科开展协作,也积极探索以中西医专科合作为纽带,开展血液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此次参与该协同项目的中医医院在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方面有其优势与特长,大家希望通过中西医协作来解决更多医学难题。

瞿介明认为,中西医协作中,西医重在探寻病因、早期诊断,找到有效干预的关键因素。中医通过辨证施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

“以往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表明,单纯使用中医药对一些疑难危重疾病常常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中西医协作思路上或在最终形成的临床指南上,中医未必总是用来打‘补丁’,而是应该以病人为中心,因病制宜,真正实现与西医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这一点,越来越多的西医同行也逐步有了共识。”杨龙会说,中西医协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不拘泥于形式,把试点工作落到实处、做出实效。如在协作过程中,可根据临床需求对“主体”进行适当调整,并非局限于牵头单位的中医院/中医科。“中西医应该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合作,通过强化对临床病例资料的分析、总结与评估,建立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标准,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或专家共识。”杨龙会对此充满期待。

编辑:赵彦

关键词:应对重大疾病 诊疗体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