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学院书画学院

苏轼画竹五法

2018年03月27日 16:16 | 作者:杨九洲 | 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 

要画好竹子,熟悉竹子非常重要,首先对真竹子要心中有数,所谓“胸有成竹”。否则,下笔迟疑盲目而为,是画不好竹子的。

马湘兰 兰竹卷

在苏轼看来,败笔于竹下的画家们总是纠结于对竹竿、枝、节、叶等局部的剖析和打磨,而疏忽了对竹整体观感的把握,以致陷入了技术理性,使画作技巧有余而精神不足,所谓“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而文同(宋代)画竹之所以丰神飘洒,则在于他“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羅聘 筤谷图幅

01怎样画竹竿

竹竿有老嫩、长短、斜正、浓淡、前后之别,一般画竹竿多用中锋笔法,行笔要平直,要自然圆正,墨色要均匀,不能重笔,笔意贯穿,上下相承。

画竹先画竿,竿上生枝,然后画叶,画竿起笔由下而上,也可由上而下,由粗渐细,中间节长,根、梢宜短。每画一棵竹竿要气韵贯通,浓墨淡墨都可,若画数枝竹竿,就要注意竹竿的粗、细、浓、淡、虚、实及层次的变化。

画两棵以上的竹竿不能平行,节不可相对,数节不能成一横线与弧线。除雨竹、风竹、雪竹之竿外,一般弯节不弯竹。竹竿的交叉布局十分重要,三竿不可交叉在一个点上,要忌“鼓架”形状,多竿不可平行排列。

王翚,杨晋,徐玫合作 梅竹寒禽轴

02画竹节法

在画竹竿墨半干时要用浓墨勾节,墨过湿点节会模糊不清,失去精神;干后则点节不能与墨竿相合,就显得竿枯死板。一般点节多用,“Z”字形横弧线,由左向右画,用“气”字形、“蛙螂眼”形的两点,由左向右,三种方法皆可运用,在一幅画中的竹节只能用一种方法,多了反而零乱。

下笔要顿、挫一点而过,如书法中之回锋。点竹节不能太粗、太大、太细、太宽,否则感觉呆板。画竹竿留节处空白不宜太大与太小,太大上下脱节;太小添节困难。一般规律是,粗竹竿节小,细竹竿节大,当然也有因竹子品种不同而例外的。

原济 六君子图幅

03画竹枝法

画竹枝在一幅画的构图上,很起作用。落笔前要考虑从哪一竿、哪一节开始向什么方向生枝,画枝不要只在竿的一边,要在竿的两边平均生枝,枝要分前后、左右、长短、疏密、浓淡。

画枝的顺序是先由里向外画,然后再用顺逆往来的笔法画小枝。竿上生枝多少按画中需要去画,一般叶密,多画些枝,叶疏可少画;但也有表现凋零状态时其竿和枝繁而叶疏的。

画枝如有交叉不美、疏密不当、用笔不好的情况,在画叶子时覆盖补救。用笔要用中锋,和写草书差不多,以刚柔相济比较结实的线条写出,以达到流畅有力,表现出完美枝条的长势。

項聖謨 山水兰竹册

04画竹叶法

各类竹的品种不同,叶的多少、宽窄、大小、长短、肥瘦、曲直各有所异。这些叶组从不同角度看上去因为有透视关系,便有“个”字、“介”字、“分”字、“重人”、“鱼尾”、“惊鸦”、“手掌”、“女”字等不同形状。

画叶的功夫在于用笔用墨和几组叶的安排上,一幅画中,竹叶安排要有多、少、疏、密几组不同的组成部分,如果竹叶组织得好,只用一种画叶法也能画出很生动的画来。

前人论画竹叶有许多经验,如“肥不似桃,瘦不似柳”即是指竹叶的造型而言。画墨竹叶也叫写叶,画法如写字,除少数风翻叶梢之外,都是一笔一片竹叶,千万不可复笔描摹。

画竹叶和枝竿一样执笔,要提笔挥写而成。一般用中锋,起笔要藏锋。从叶柄向叶梢画去,实按虚起一抹而过,收笔最好带有回锋意味,切不可散开笔锋信笔刷出,否则飘浮无力。画竹叶用墨要比枝竿浓些,墨竹最黑的部分是叶子。

夏昶 墨竹图

05画竹笋法

一幅墨竹画,竹根部添以竹笋,不但画幅有蓬勃的生机,且构图上可调整画面,增加层次感又有变化。

画墨笋用笔尖蘸少量的墨,自竹笋尖部上下左右相错拖笔画出,收笔要虚,后以重墨,竹笋尖部画捧叶,要左右错落,再以重墨点些斑点以表现竹笋包皮的斑点。画有颜色竹笋时,可先蘸褚石后笔尖再蘸墨和花青色,方法同画墨竹相同。

为了好看,用几笔竹叶与细草穿插其间,与笋形成掩映关系,又能补救释叶均匀分布的毛病,添叶与草要适可而止,宜少不宜多,否则就无生气。

玉梅女史 双钩竹图轴


编辑:杨岚

关键词:竹竿 竹叶 画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