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现场头条书画现场头条

跨越时空的中华古籍之美

2018年04月02日 16:11 | 作者:陈红彦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世界诸多文化体系中,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不断,中华典籍功不可没。“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的记载,“仓颉造字”的传说,中华典籍从甲骨刻辞、青铜器铭文、石刻文字,中经竹简木牍、帛书,后出现写卷、刻本,其数量之大,世所罕见。

几千年来,我国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丰富和完备的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这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透过中华典籍,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各族人民不断繁衍融合,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了解让中华儿女世世代代根脉相承、生生不息的源泉,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足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构筑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了解来自历史、指引未来的中国文化自信。

▲《梦溪笔谈》中对泥活字生产过程的记录

《梦溪笔谈》中对泥活字生产过程的记录

    ▲《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中华古籍之美在于作为载体,承载着中华先贤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中国是造纸和印刷术发明国,两项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公元前1世纪,已有纸张出现,2世纪初,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此后纸逐渐代替笨重的竹简和昂贵的缣帛,成为书籍的主要载体。印刷技术发明前,人们在纸上抄写书籍,传播文化。早期纸张作为文化遗存,一纸难求,而在写本时代的敦煌吐鲁番文献中却有着丰富的遗存。存于旅顺博物馆的西晋元康六年(296)《诸佛要集经》残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写本文献,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有确切纪年的公元417年的《律藏初分》、北魏延昌二年(513)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唐仪凤元年(676)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宝应二年(763)的《诸经要集经》等等,不仅记录砑光上蜡、入潢等造纸工艺的改进,还呈现着造纸材料的不同,可以说早期纸张标本是在书籍中保存的。同时,这些写本时代的古籍遗存还展示着不同时期书法风格的演进和抄经制度的发展。

为提高文化传播的速度,中华先贤经过长时期实践,在8世纪前后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几百部几千部的书一次印成,书籍产量向前跃进了一大步。但是早期的雕版几乎无处可寻,其工艺亦留存在存世古籍中。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出于敦煌藏经洞现藏英国的唐咸通九年(868)《金刚经》,国内现知时间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国家图书馆藏后唐天成二年(927)《佛说弥勒上生经》,大量的宋元明清雕版印刷品,记录着雕版印刷技术的产生和进步,记录着先贤缘于宗教及日常生活需求而产生的这项伟大的发明在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北宋布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未能留存刷印实物,却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记录着泥活字生产过程,证实着当年的中国创造。

古籍之美在于她承载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脉络,延续着民族的基因。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由此中国历朝历代国家组织修史,形成国家记忆。地方志是一种珍贵的文献资源,其内容不仅包括各地区的疆域、气候、山川、物产等地理资料,也涵盖户口、人物、赋税、艺文等人文历史方面的记载,是地方的百科全书,一地之全史。家谱则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正史、方志、家谱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留存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脉络,延续着民族的基因。就最小单元的家谱而言,既存皇家《仙源类谱》《宗藩庆系录》,又有圣人的足迹《孔氏祖庭广记》,还有大量的普通人家的家谱,丰富多样、美不胜收。

古籍从产生起便从外观设计、保存保护理念实践、适应阅读习惯等方方面面展现着先人对美的追求,实现着美与用的完美结合。迄今研究所知,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大抵经历过简策制度、卷轴制度和册叶制度三大阶段。具体装帧形式则先后流行过简策装、帛书卷子装、纸书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装等10种。从装帧的变化,我们看到先贤在书写印刷材料上的选择,从竹木简、帛到大量使用的纸张,从笨重、昂贵到便携、价廉,便于传播;看到先贤为方便阅读存取而对装帧进行的不断改进,也看到为了长期保存从竹简、纸张生产便开始运用的保护技术。竹简书写前的“杀青”环节,清除竹中的水分,降低了长期保存中霉变的几率;纸张入潢,黄檗作为造纸材料添加剂,起到防虫的作用;砑光上蜡的技术则增加了纸张的光洁和韧性等等。理念的产生,技术的应用,使历经几千年的典籍流传至今。

外在的装具也顺应着保护和美的完美结合。古人为固定摆放位置、保护书籍安全,在书籍外面添加防护装具,如帙、函、套和夹板等。根据地域气候条件等选用,起到防虫、防尘、防光、防潮、防霉的效果,成为保护书籍的重要措施。天一阁从命名到设计源自“天一生水”,引入月湖水的防火设施,生活区和藏书区的严格隔离、钥匙分别保存的严格管理等等成为典籍安全传承的保障。不同材质、不同制作方式、不同地域应用、不同时期的装具也给我们以视觉美感,有些至今还在应用。

古籍之美还在流传有序,在世代赓续中的美丽神话。现多存公藏机构的古籍,从来源上看,主要是历史上公私藏家间购买交换赠送等的遗存。在藏家手中视若珍宝的孤本秘籍,保存时不遗余力,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在选择收藏中很多著名藏家的悬格之高,也看出前人收藏时追求孤品名品的殚精竭虑。以著名实业家、藏书家周叔弢先生为例,先生原名周暹,1891年生在扬州,1914年迁至天津,1919年开始经营实业。一生经营所得大多用于购图书文物,聚书4万册。1952年将其毕生所聚,全部捐赠,善本部分在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对善本古籍的收藏,他选择时有“五好”标准,即:“板刻字体好,等于一个人先天体格强健;纸墨印刷好,等于一个人后天营养得宜;题识好,如同一个人富有才华;收藏图章好,宛如美人薄施脂粉;装潢好,像一个人的衣冠整齐。”他还遵循着赵孟頫“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夹刺,随损随修,随开随掩”的准则。此外,史上藏家购书豪掷千金、火中救书等故事,很多如同神话。藏家的爱书护书,也让更多古籍得以赓续。

古籍之美说不尽,那浩如烟海的书中有滋养中华民族的中华先贤思想的光芒,智慧的结晶。上古历史文献的总集《尚书》中提出的“民为邦本”的思想,《诗经》中“夙夜在公”的勤政思想,《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礼记》的大同世界、小康社会的理想,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准则,《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励志格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都通过古籍一代一代传递下来,至今仍然是建设和谐美丽中国的源泉。古籍中对改变人们生活的技艺和科学发明的记载,带给我们自豪和自信。早期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治未病的理念、屠呦呦团队拯救数百万疟疾患者药方的来源《葛仙翁肘后备急方》、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齐民要术》、中国科技史坐标《梦溪笔谈》、记录造纸技术的《天工开物》,那些百工技艺的描述,那些科学创造的记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古籍传承的大美。

此外,古籍还蕴含着中华文明交流互鉴之美以及开放包容之美。以新疆为例,新疆古称西域,地处欧亚腹地、丝路要冲,自古以来各族人民不断开拓,使新疆这块辽阔土地,成为人类优秀文化的荟萃之区。存世的数十万册不同文种的新疆历史文化典籍,记录着文明的交汇,见证着各民族不断交流融合。

五千年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借古籍得以传承,而古籍之美,展现出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她延续民族血脉,彰显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魅力,也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面向未来,中华典籍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


编辑:杨岚

关键词:跨越时空的中华古籍之美 跨越时空 中华古籍之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