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收藏鉴宝头条收藏鉴宝头条

博物馆的魅力:中华文化的“基因库”

2018年04月02日 16:34 | 作者:安来顺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文化创造的“助推器”

确实,博物馆不仅是关于过去的,还是关于今天的,甚至是关于未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示我们,要“让深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3_89-26鲁迅致许广平信-02

鲁迅致许广平信


博物馆是一个奇特的地方,有很多科学家或艺术家,其梦想的起点或多或少都会跟博物馆发生联系。他们或在这里萌生创造,或在这里创新发展。当你走进博物馆也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坐在地上,拿起画笔,临摹墙上的画作;中学生拿着笔记本对着图示进行记录……或许展出的艺术家或科学家曾经也是这样一个学习课外知识、感悟文化、领略不同文明的过程。这种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还表现在文物被出土挖掘之时考古学家对他们进行的知识梳理和辨别,综合后展出于世。观众通过对挖掘出来的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就又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的能力。比如,近年来,受到人们欢迎的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即是从中华几千年文明中汲取精华,与当下事物相结合,进行创造、创新,同时也给博物院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着眼发现和挖掘文化遗产资源的当代价值,使之成为基于中华传统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助推器”。博物馆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不仅仅提供了一些简单的信息,最重要的是,人们通过这些信息不但获取了知识,还激发了创造热情,这就是博物馆在今天可以成为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甚至社会创新助推器的原因。

文化交流的“民间使者”

在国际文化合作交流中,博物馆可以很好地发挥“民间使者”的作用。

我个人作为中国博物馆的代表,在参加国际文化遗产和博物馆领域非政府组织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工作时,有着很深的体会,无论国与国之间政治和外交形势如何,文物保护领域的双边合作、博物馆展览交流等项目所受到影响非常小,对推动民心相通、增进友谊和配合国家整体外交工作布局,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因为博物馆所展示的古代文明,不仅仅只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世界各国的人民对于古代文化的敬仰和欣赏是共通的,而且离今天敏感的话题也较远,所以说它是一个很好的民间外交的渠道。

一个不同寻常的例子是,2012至2013年《中华大文明展》的开幕及其日本四个城市巡回展览期间,正是中日政治和外交关系自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严峻的时期。随后,另一个赴日展览《中国西域·丝路传奇展》也于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如期进行。该展览仅在长崎一地就吸引了13.9万名日本观众,显示了我国文物民间外交的独特魅力。还有一个事例是去年国家博物馆引进的《大英百物展》,引起了中国观众的追捧。文明没有国界,文化没有国界,他们是世界共同的财富。这就是博物馆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富足和心灵上的慰藉。这也是如今人们不断走进博物馆的原因。

博物馆是有独特魅力的,它不仅连接古今,还能超越时代;它不仅与人们情感相连,还与人们心灵相通。作为一名博物馆工作者,在新的时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跨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我们要不断挖掘博物馆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态中的作用,有必要进一步发掘博物馆文化资源中的特殊价值,使之助力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各国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使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走入博物馆、喜欢博物馆、热爱博物馆。


编辑:杨岚

1 2 3 4

关键词:博物馆 人们 文化 鲁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