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委员讲堂委员讲堂

张俊廷委员:大医风范重在担责

2018年04月04日 08:58 | 作者:郝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张俊廷

张俊廷: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事颅底肿瘤外科的临床工作,在脑干肿瘤、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的信任是沉甸甸的责任,我将毕生致力于神经外科事业,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患者的信任是认可也是鞭策,我将继续在学科领域深耕细作,愿在医学尚未能解决的病患出现时,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中国医生!

———张俊廷

清亮的眼神,挺直的腰板,轻快而坚定的步伐,嘴角带着一抹谦和的微笑,这是张俊廷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与耳闻的“亚洲第一刀”之医者形象相较,更像是一位师者。谈起从医伊始到履新全国政协委员的成长历程,他感慨良多,坦言既承担了新使命就应有新作为,谈起如何培养高精尖的医学人才,他似乎更推崇率先垂范,以身示教。

新使命更要有新作为

记者:有人说“脑肿瘤手术非张俊廷莫属”,你有“亚洲第一刀”“小金手”“神经外科大师”等雅号,你怎么看待外界以及业界同仁对你的这一评价?

张俊廷:“亚洲第一刀”这个称号对于我来讲,是鞭策,也是动力,更是百姓的心声,体现了患者和业界同仁对我的认可,无形中是种压力。履新全国政协委员后,感到国家对高精尖人才的重视和使用,也更加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记者:你曾说过,新的使命要有新的作为,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你有什么具体设想?

张俊廷:我曾担任过两届北京市政协委员,期间,我考虑的是天坛医院的发展、北京市的社会民生,提案也基本围绕医疗口的发展,现在考虑的是神经外科如何发展,才能站立在世界神经外科舞台中央,也理解了我的恩师———王忠诚院士的一些做法。

王忠诚院士曾当选第五届、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那时他经常站在国家的层面给我们讲中国应如何发展的问题,他还主导在新疆等地边远山区建立医疗协作中心,长期派人免费扶持当地医疗事业。

年轻的我并不理解王先生的做法,今天,我站在全国政协委员的层面上来思考,理解了王先生的思想境界和高瞻远瞩的做法,这就是责任,是为国家做事、担事、成事的责任。以我的专业——神经外科为例,我要思考的是今后如何发展神经外科,引领未来医学,让中国人站在世界神经外科舞台的中央,这将是我毕生的使命和追求。

抚今追昔,作为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我们接触的病例较之发达国家多上数千倍,未来医学的发展虽然无法预测,但从近40年我国的发展变化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有条件更有信心将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得更好,各种疑难病例也会随着医学的发展会被不断攻克。

君子修身贵在慎独

记者:脑部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也是人体重要的神经中枢,要在这么小的空间里,从丰富密集的神经介质中将肿瘤摘除,又尽量不产生任何损伤,这种难度超乎寻常。但据说,你一直在追求零失误操作,这靠的是什么?

张俊廷:一台手术的成功靠的不只是精益求精的医技,更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患者的内心,适度“话疗”更能体现悲天悯人的情怀。以胶质瘤为例,如果肿瘤长在语言中枢,语言神经被肿瘤侵蚀破坏,手术可能会对语言中枢产生影响,术后患者可能失去语言功能,根据规定,在术前告知中,医生会向家属和患者明确风险的存在,患者也认可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医生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手术了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脑部肿瘤手术中,我们会用唤醒手术来试探,如果病人一旦不说话,或说话有口吃,这个地方的肿瘤就不能切,如切除的范围越大,病人生存的时间越长,但病人的生存质量会不会下降也要重点考虑,生死只在毫厘间,医生的尺度要掌握好。肿瘤彻底切除,没有特别的语言障碍,生存质量较高,可以生存很长时间,复发率降低,再复发的时间延长,这就是医生的追求,而这不仅需要医生有精准的医技,更需要医生具有极致的工匠精神,强大而又细腻的心理,甚至强健的体魄,虽然这不是病人强求的结果,但这是一位良医的职责。

曾有位年轻的姑娘长了一个听神经瘤,来就诊时已没有了听觉。在人类丰富的神经中枢,伴随听神经的是一根面部神经,手术中很难辨析哪个是面神经哪个是听神经,在切除听神经肿瘤时很容易导致面瘫,这是全世界范围的难题,医疗界的共识是讨论面瘫概率是多少的问题。

其实,这样的病例对于患者来讲,几乎没有选择余地,不及时切除肿瘤,面临的不单纯是嘴歪眼斜而是能否存活,所以一般病人只要求能活命就行。但是,将心比心,这对于病人来讲要下多大的决心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我不能因为患者给了这样的承诺就大刀阔斧地实施手术。

在这个年轻姑娘的案例中,我追求的不仅要保留这根神经,还要保留它的功能,虽然没有人要求医生这么做,但真正的工匠精神不只考虑手术的结果,还应从心理上关怀患者,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虽然医学上容许有差错率,但君子修身贵在慎独,作为医生,应追求完美,这不仅是对技艺的考验,更是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巅峰的体现,是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姑娘的肿瘤被摘除了,面部神经得以保留,功能完好无损,虽然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高度紧张的工作,甚至有时要一个小时才能谨慎地缝一针,但看着年轻美丽的生命因为自己得以高质量地生存是种幸福,不也是一种宽慰吗?

师德贵在躬行

记者: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被称为中国神经外科的“黄埔军校”,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培育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脑神经外科专家,从王忠诚院士到张俊廷教授再到你的学生,这是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如何培养锻造大国良医?

张俊廷:恩师王忠诚院士曾说“当个好医生不容易”,他也曾说“病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好医生重在品质贵在德行”,他晚年最大的心愿是“再多解决一些神经外科的难题,为神经外科培养更多的高级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王忠诚院士是世界上做神经外科手术唯一一位超过万例的人,也是做脑血管畸形手术数量最多的专家,他完成的脑干肿瘤手术数量居世界首位,他完成的脊髓内肿瘤切除手术无一例死亡……王忠诚院士是中国神经外科界的灵魂,对我国乃至世界神经外科都有着卓越的贡献,作为他的学生,承师恩几十载,真切地领悟到他无私无畏的奉献、勇于挑战不断超越创新又精益求精的奋斗精神,我辈自当效之。

总结经验教训传承和发扬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不二法宝,北京天坛医院被看作是中国神经外科的“黄埔军校”,是亚洲最大的最有权威的临床教学科研基地,中国的神经外科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与先生的“经验传承”密不可分。

作为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先生的一言一行对我的深刻影响,体现在我对队伍的培养中。人体的大脑像豆腐一样柔软,稍不注意就会碎成豆腐渣,脑部的手术不是小白鼠实验,不能让病人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取医生的经验教训,我在培养队伍的过程中,要求所有的经验大家共同分享,所有的成果大家共同享受,不能让教训在年轻医生身上复制。习近平总书记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老师做好自己,处处给学生作榜样,寓教于行,学生自然就耳濡目染了。

编辑:赵彦

关键词:大医风范 天坛医院 政协委员 张俊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