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廖理纯:荒漠“锹王”

2018年04月17日 09:00 | 作者:罗韦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人的一生有好多事可以做,挣钱只是其中的一件。致力于环保公益,我的人生会更加精彩!”每当廖理纯把鼠标定格在与志愿者一起种树的照片上,他都会感叹“能留下美好记忆的才是有价值的”。种树,让廖理纯感到幸福。

001fd04cec60153b026601

◆廖理纯简介

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兼青年研究会会长,中华志愿联合会理事,北航经济管理学院MBA社会指导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客座教授,北大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证券研究员,北京绿化基金会副理事长。曾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2014北京榜样”“首都道德模范”“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生态英雄”等荣誉。

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24岁成为联想集团广州分公司总经理,27岁创立主营软硬件开发的公司,最高年销售额近7亿元……

皮肤黝黑,个头不高,笑容淳朴,满手老茧,戴着草帽,在荒漠上专注地松土、挖沟、打垄、移苗……

从前者到后者,廖理纯的转型大胆而出乎人意料。虽遭受了不少非议,但他的内心却感到越来越踏实。

很多人称廖理纯为“锹王”,因为那个前半辈子没刨过地的企业家现在运锹如飞,干活儿不输农民。

其实,“锹王”也是锻炼出来的:2011年至今,每年的4月下旬到11月中旬,廖理纯都会带领志愿者们到他在内蒙古高原上的3块绿化基地植树。截至2017年底,已有286批次志愿者,共1万多人次参加了活动。

采访当天,廖理纯正在张罗着今年的第一次植树活动。

弃商种树

2004年,廖理纯产生了种树治沙的想法,也是他人生转折的开始。

那一年,廖理纯第一次到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它是我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平均海拔1300米,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早晨浑善达克沙地刮起沙尘暴,中午沙尘就能吹到北京。”

当时,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廖理纯参加了市人大组织的关于生态环境的考察。与了解到的“草长到两三厘米就被吃光了”的情况形成鲜明相比的是,一位老人大代表说的一句话,“以前在这儿骑完马,马磴子都会染上绿色。”

这句话让廖理纯久久不能释怀。

2006年,廖理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腹地达拉特旗段的恩格贝做起了志愿者。

在恩格贝,廖理纯见到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志愿者。在此做志愿者期间,他感受到了国际志愿者劳动的标准化,边用手比划着边说,“一个人一天能挖70多个坑,能扛那么大捆的树苗。”

“这是咱们的土地,国际志愿者可以做到的事情,中国人理应做得比他们更好才是。”廖理纯开始号召身边的人奔赴库布齐沙漠种树。

也是在2006年,廖理纯辞去了北京晨拓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只保留董事长一职,全力投入环保公益事业。

之后,廖理纯用了3年时间到全国各地的沙漠考察,去过漠河也到过西藏,还跑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请教专家……

2011年,46岁的廖理纯再次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辞去董事长职务,出资1000万元打造浑善达克绿化志愿者基地。

是什么让廖理纯下了这么大的决心?他坦言,“当时的考虑很简单,给孩子的奶粉钱留下,企业交给同事打理,然后自己为治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虽然当时并没有具体的目标,但廖理纯种树治沙的行动却一直在进行着。

2013年,廖理纯在河北张北县馒头营乡的盐碱地上建立了第二个绿化基地。2017年,位于内蒙古正蓝旗乌和尔沁敖包林场的第三个基地也正式启用。至今,他已经为3个基地捐资投入近两千万元。

一步一步,廖理纯脚踏实地种树,越是专注越是停不下来。

“生态环境的恢复,不是靠说的,一定要做,大家一起来做。”7年来,每年4月下旬到11月中旬的若干个周末的清晨7点钟,在北京北宫门地铁附近都停着一辆蓝色的39座大巴车。大巴车上是廖理纯通过高校、企业的党团组织招募来的植树志愿者。

只要廖理纯有时间,都不会缺席,有时是司机,有时负责向志愿者讲述如何植树。多年来,在适合植树的季节里,廖理纯几乎没有周末,周一到周五进高校、进企业、进社区……给学生、员工、市民宣讲环保理念,周六、周日坐上大巴车和志愿者去内蒙古或者张北植树。

认识的时间久了,和廖理纯熟悉的志愿者知道他种树一口气能干半个多小时,便开始称他“锹王”。

其实,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廖理纯却要到沙地种树,让很多人不解,“你干这事儿,天天累死累活的,不赚钱,还要倒贴,图的什么呀?”

廖理纯回答时,总是严肃的也是认真的,“钱永远都赚不完,对抗荒漠化不等人。”他梦想着有一天,沙地能重新变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绿洲。

撕日历过日子

廖理纯弃商种树更深层的原因,是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而引发他思考这个问题的人,是他的外公。

外公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廖理纯用外公80多岁瘫痪在床时说过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人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天天躺在被窝里,看看孵鸡蛋这件工作我可以干不?”

这句话听起来像玩笑,却道出了外公内心的苦闷,更道出了老人的生死观———“活着要有价值。”

“外公常说,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做年轻人能做的事。”在外公的鼓励下,上大三的廖理纯有了人生的第一次疯狂——用1个月的时间,骑车从北京到上海。当时他和同学6个人从北京出发,4个人骑到了泰山,1个人骑到了南京,只有廖理纯自己到达了终点上海。

外公也经常和廖理纯聊生死:“平凡的死没有意义,莫若战场马革裹尸还。”廖理纯清楚地记得,外公最爱讲古今义士的事迹,荆轲、文天祥、谭嗣同、董存瑞……这些英雄都是老人敬重的榜样。他们将大义置于首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讲到激动时,外公还会大声吟诵,“云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在爷孙俩你一言我一语的日子中,外公有一天又谈到他的人生感悟,“人生不过是一个交棒和接棒的过程,把自己毕生的心得留给后人,让他们从中受益,得到启发,少走弯路。这不也是很有意义的事吗?”

当时廖理纯还年轻,并不能完全体会其中的含义。

外公91岁离世时,廖理纯才真切意识到“人生是有尽头的”。

其实,廖理纯的成长一直是无忧无虑的。1965年,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毕业于清华大学,父亲在国防部五院从事导弹研究工作。从小就成绩优异的廖理纯也由清华附中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

大学毕业后,廖理纯并没有选择像父亲那样投身航空航天事业,而是在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浪潮中,进入联想,从一名基层员工做起,24岁时升任联想集团广州分公司经理,成为当时柳传志“门下三杰”之一。

廖理纯坦言,柳传志看重他的原因是“遇事不怕,能够站出来”。或许换句话说,只要廖理纯认准的事就会去做。

“我需要让生命精彩一点。”二三十岁的时候,廖理纯觉得挣钱非常有成就感。但过了不惑之年,这种成就感就淡了,“生命有限,挣得差不多够花就行了。”

廖理纯开始像哲学家一样思考生命的意义。

“我是撕日历过日子的人。从35岁开始,我意识到,到75岁为止,我只有1万多天的时间,我得盘算盘算,这1万多张要如何撕才有意义?”廖理纯以此鞭策自己不要虚度光阴。

后来,两位好朋友的相继离世,让廖理纯对生命的感悟又深了许多。

“都是40多岁的年纪,非常优秀的人才,突然间就离开人世了。”一位朋友在空难中去世;另一位突发疼痛就医,第二天就死在了医院里,朋友父母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委托廖理纯替他们在火葬场捡的骨灰。

至今,廖理纯还记得当时的情形。“进焚化炉前,还是身形完整的一个人,出来之后,就剩下累累白骨……”廖理纯将捡起的骨头递给火葬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骨头放进一个小麻布袋中用手一搓,骨头瞬间变成粉末。

廖理纯看着骨灰,痛苦地说不出一句话。从火葬场回来后,他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思考着应该怎么面对生死,也反复琢磨着外公说过的话。

为参悟生死的意义,廖理纯与很多人探讨过生与死的问题,并把自己的心得写成了一本书《何以无所畏惧》,2005年面向全国出版发行。

书里道出了廖理纯对生死的感悟:生命就像一朵鲜花一样,花开无常,花落无常。“历史长河中,人的一生只是昙花一现,精神将使人类摒弃自私与狭隘,变得崇高而伟大,赋予人性光荣和骄傲的光环。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应该知晓精神的力量。既然人生无常、时光飞逝,我们就一定要珍惜好每一天,即使是朝生暮死也要实现生命的意义。”

了解死亡,人会更加坦荡与诚实。

“人的一生有好多事可以做,挣钱只是其中的一件。致力于环保公益,我的人生会更加精彩!”每当廖理纯把鼠标定格在与志愿者一起种树的照片上,他都会感叹“能留下美好记忆的才是有价值的”。

种树,让廖理纯感到幸福。

“这件事直到20年、30年后都会非常有意义,能够造福后代。”廖理纯坚信,“当一件事变成一种渴望、一种信仰的时候,人们就不会为周遭的声音而改变。”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廖理纯 种树 志愿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