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委员讲堂委员讲堂

王辰常委: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患者生命健康至上

2018年04月18日 10:19 | 作者:郝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王辰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遵“父母之命”学医,他牢记大医精诚之精神和希波克拉底誓言,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医治了无数患者,也用仁爱之心影响了众多学生。

人物简介:

王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

B20180418001-zx7

做医生要有发自内心的善意和爱

王辰的脚步始终是匆忙的,可当你听他讲话时,就会深切感受到他那份淡定、儒雅和谦逊。

记者:2月11日,网上刊登了一篇您怀念我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于润江教授的悼词,您写道:“每见其人,闻其训言,受其器重,感其长者仁厚,如沐春风。”为什么要写这篇悼词?于润江教授最让您难忘的是什么?对现在的青年医学生有什么启示?

王辰:于教授是呼吸医界具有领导地位的长者之一,他为人处事务实,尊长者,重传承,堪为人范,是让业界尊重的一位好医生。中国医科大学受他的影响也形成了比较务实、注重传承并有所发扬的风格,这是一种向好的文化。

于教授一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培养了大量医学人才,他甘为人梯,注重奖掖提携后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值得学习。

记者:您谈于润江教授的务实、尊长者、堪为人范和对后辈的扶持,这更多的是德行层面,并没有谈太多有关他的医疗技术如何精湛?

王辰:何为医?有人生病了,需要照护,这时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有很好的人文素养,掌握现代医学科技,能给他诊断清楚得了什么病症,并能够提供帮助照护和治疗,这个人就是医生!

怎样医治患者的病痛?怎么安慰患者的精神和心灵?不仅需要医生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有发自内心的善意和爱,这就是德行。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吴阶平说过一句话:“当一名好医生,应该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艺术的服务。”从古至今,为医者首先要有德,无德做不了医生,更别说做一个好医生。

记者: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具有高尚德行的医生?

王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之所以高尚,医生之所以备受尊敬,是因为医生工作关系的是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这是患者最根本的利益。

正因为医学的高尚性、不容错性,对医生的素养要求也是很高的,除了在专业上出类拔萃以外,他必须具有慈悲之心和关爱之心,体现在高尚的对患者科学严谨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护上,这就是人们常说得医学的人文精神。

记者:如何培养这种人文精神?

王辰:你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梁思成先生写的一篇文章里的几句话:“北平四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遗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其中辽金元古物虽然也有,但是大部分还是明清的遗构,无论是哪一个巍巍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城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或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这是梁思成先生1932年对北平郊区古建筑进行考察后所书。

你听了这几句话不觉得优美吗?不觉着建筑设计的高尚吗?这是梁先生发自骨子里的对建筑的热爱和领悟,才能写出如此深刻达意、美如诗歌一般的文字。学医后,我有了一些思考:梁思成能够把土木建筑都学得这样灵性四射,作为学医的人,面对有血肉情感的患者,也应具备如梁先生那样的人文素养,能够真切领悟生命的真谛,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教育的目的是“得其所”

诚如斯言。这么多年来,王辰在公开场合谈论最多的除了自己的专业,就是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记者:每年艺考都很火爆,甚至出现了一个考场只能录取一个的比例,可是报考医学院校并没有这样的盛况,您怎么看?

王辰:不能要求学医的像艺考那样火爆。医学教育首先是精英教育,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够学医,医学生是优中选优,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学医,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如愿。

记者:据《柳叶刀》杂志的一项研究分析显示,在2005至2015这10年中,中国大学培养了470万名医学专业毕业生,而医生总数只增加了75万,在每年毕业47万医学生中实际从医的只有15万,占比仅有32%。您怎么看?

王辰: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得其所”,一个“得其所”是指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尊重和社会荣誉感,还包括一个比较好的收益。恩格斯说过,人们必须首先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没有一个体面的收入无法养活一个体面的阶层。另一个“得其所”就是能够满足自己的人生追求,实现自己高尚的价值观。医学教育应该两个“得其所”都具备,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学医。

记者:听说我要采访您,一位在医学院校上学的学生,发给我一个他们经常争论的问题:在现在的医疗环境下我们是否还要坚持“患者利益至上”的原则?

王辰:“患者利益至上”应该为“患者的生命健康至上”,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医生的终极使命就是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这是亘古不变的。

但是在实现维护患者生命健康这个终极利益的过程中,要面临一些具体的问题。如现实中患者的经济、家属的意见,医生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圣人,是生活在尘世中,且要在尘世中充当救苦救难的角色,要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共同营造

记者:因为医疗环境等因素,这些年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少了,甚至医生的孩子都不想学医当医生,您怎么看?

王辰:因为“社会尊重度居然下降”,请注意“居然”这个词,这个现象是匪夷所思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医生一直备受尊重,现在,虽然大部分医生依然是受到社会普遍尊重的,但有一部分医生从救死扶伤的天使被异化到了患者的对立面,急需纠正这种现象。医患关系的异化,使患者就医时不再是以性命相托般的信任,而是时刻保持警惕;医生在诊治时,也心存忌惮,即使是对患者有利但不符合法律也不敢施救。

这种异化的影响是可怕的,试想医生不再敢给患者看病了,那会是什么结果!更严重的是谁还愿意学医,这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害!

记者:如何弥合医患关系的裂痕,让年轻人依然向往学医,让医学生对职业前景充满希望?

王辰:医疗是照护服务,不是商业服务,需要在运用技艺解除患者病痛的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也就是需要医生付出一定的情感,不是付出总有回报,但有些时候的回报却又是无法用商业方式能获得的,如医生给予患者的情感安慰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超出职责范围的帮助,这些都不是商业服务所能获得的。

曾有一位年轻的打工者受了伤,被送到医院抢救,面对为数不菲的入院押金,送他来的人偷偷溜走了,年轻的医生用自己的信誉做担保,亲手签了入院押金单,经过十多天的抢救和治疗,患者能走动了,却突然不辞而别。年轻的医生半年的工资将要被扣光,就在他困惑于“人性的认知”时,一位老父亲千里迢迢赶来,他对年轻的医生千恩万谢:“你救了我儿子的命,我变卖所有家产也要还上你。”年轻的医生湿了眼眶,从此,他依然选择相信爱和善良!这个故事对医生和患者都应有所启迪。

当然,无论是医者,还是患者,都应对疾病有客观的认识,人体本身就充满着奥秘,医学也只能解决不足10%的机体疾病,并不是所有疾病经过治疗都能治愈。所以医学本身就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们不要对医学、对医生太过苛求。

记者:北京协和医院被誉为“中国医院的殿堂”,无论是其医学生、医生都是高水平的,您认为“协和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对青年医生的培养有哪些启示?

王辰:我对“协和精神”的理解是高尚的价值观,深厚的文化素养,对先进科技的充分把握与医学界创新领导力。如果北京协和医院始终保持发展与创新,可能对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产生影响。

这种精神恰是青年医学生发展的内动力,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希望那些学医的或是即将学医的青年认识到,应珍惜和医学结缘的幸运,在遇到现实困难时,砥砺前行;当别人都是灰色思维时,你是阳光的;当别人裹足不前,你激流勇进;当别人不肯努力、不肯吃苦,你踏实肯干,最终你就是一个成功者。

编辑:赵彦

关键词:患者 生命健康至上 政协常委 王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