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厦门海沧系牢“闽台乡愁”

2018年04月20日 14:47 | 作者:周思明 林艺萍 陈 蕾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厦门海沧系牢“闽台乡愁”

两岸同频 共建新农村 

□周思明 林艺萍 陈 蕾


1

青礁村的小朋友在芦塘书院中学习嬉戏。


4月17日,2018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论坛在厦门海沧区拉开帷幕。近年来,海沧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突出成效。作为全国首个台商投资区,海沧也肩负缔造两岸新家园的重要使命。

“对于海沧而言,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既是海沧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系牢‘闽台乡愁’的必然要求。”今年初召开的海沧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海沧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方案》,为海沧乡村振兴厘定了总体目标——展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窗口和典范。

乡村治理两岸共建新农村

“大陆幅员广阔,各地区发展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在制度和政策设计以及具体举措的研究和落实方面都需要因地制宜、分类分时有序推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赵一夫表示,台湾在农村产业转型和乡村建设方面有许多发展经验值得大陆借鉴。

在这方面,海沧已经取得了颇为丰富的先行经验。

今年年初,海沧发布一篇招聘简章,聘请35名台胞担任海沧区社区主任助理。早在2017年,海沧区就聘请7名台胞,充分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指导村(居)民推动乡村和社区治理。

海沧最早的社区主任助理李佩珍原本是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发展基金会的规划师,受邀到青礁村主持村居规划的课题。在课题推进过程中,她发现院前社所在的青礁村,是当地大颜氏的聚居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因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冲击才日趋凋敝。

李佩珍借鉴台湾经验,把院前社村居改造资金以划拨方式改为“奖励款”的方式发放,调动村民改造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把闲置土地改为供市民认种的“城市菜地”,实现了年收益翻番……

院前社的成功改造,让海沧认识到引入台湾社区营造经验,借力台胞开展乡村和社区治理的可行性。2017年,海沧招聘7名台胞,投身多个村居的治理实践。

文化建设宗亲齐心颂耕读

两岸乡村振兴论坛是即将举办的第十一届保生慈济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4月,保生慈济文化节都吸引成百上千的两岸及海内外保生大帝信众齐集海沧,迄今已经有数万人次台胞参与这一活动。

作为开台王颜思齐祖地和保生慈济文化发祥地,青礁村与台湾的宗亲信众之间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横跨两岸的紧密文化纽带,也成为海沧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特色。

在不少地方,新农村建设受限于诸多因素,着力点仍然不得不放在经济发展方面,难有余力顾及村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建设。在2016年11月,海沧就提出在全区传承发扬“耕读文化”、传家训振家风。

在海沧区西北角,有一座大型闽南红砖建筑群,这就是“绝冠八闽大地”的莲塘别墅。作为有“越南米王”之誉的闽商陈炳猷故居,莲塘别墅不仅是建筑中的瑰宝,更是陈氏“清正高洁、勤俭好施”优良家风的象征和体现。

在优良家训家风教导下,陈氏一家群贤辈出,成为闽南优秀传统宗族文化的代表。在漫长的岁月中,陈氏宗亲分衍至台湾本岛、金门及东南亚各地。

新垵邱氏、霞阳杨氏、石塘谢氏……众多坐拥辉煌历史、枝叶开遍两岸乃至海外的海沧本土大家族,在新时代的召唤下汇聚宗亲的宏力共同推动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也让一度被工业文明边缘化的乡村,再次走到海沧文化舞台的中央。

乡风文明水到渠成易风俗

在海沧街道青礁村院前社芦塘书院,每周开办的国学讲坛总是座无虚席。这样的社区书院,在海沧农村不在少数。

耕读文化在海沧基层播下的“文化种子”,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在优良家风和耕读文化无声的沁润下,海沧乡村中遗留的一些传统文化糟粕逐渐被洗除淘净,乡村移风易俗工作也是水到渠成、顺利推进。

如今的海沧,文明新风徐徐吹来。2017年,海沧街道的乡贤带头捐资助学24.1万元;颜氏宗亲捐款200多万元修建开台文化公园;锦里村民自发捐款建设文化广场……基层不断涌现的向上向善社会风气,正是海沧移风易俗专项整治提交的工作成果。

而今,海沧区已经提出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等原则,布置了2020年、2035年、2050年三大阶段性任务,并在力促城乡融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百姓富裕、治理有效等方面制定了详细计划,将责任分解细化到具体单位和负责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海沧将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城乡互补、城乡共荣的基本格局,将区内乡村打造成为全国城市近郊乡村的先进代表,成为展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典范,在两岸融合方面作出新的贡献。”海沧区相关领导表示。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乡村 振兴 两岸 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