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海水“像酱油”折射监管“打酱油”

2018年04月20日 15:33 | 作者:汪昌莲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建设美丽宜居的村庄,要主攻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的提升问题。农村环境的确值得人们重视,在江苏省的连云港灌云县,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拍摄到了一些农田里正在发生的污染,场面触目惊心。(4月19日央视网)

近年来,以空气恶化和水域破坏为重要标志的环境污染现状,饱受公众诟病。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不能以牺牲环保为代价。特别是,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颁布实施,不仅让环保执法更具震慑力,而且提高了污染企业的违法成本。如此语境下,连云港市灌云县一些化工企业竟然顶风非法排污,致农田严重污染,海水“像酱油”,当地环保部门居然视而不见,置新《环保法》于何地?

长期以来,在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利益的搏弈中,环保部门屡屡败下阵来。由于缺少让企业“不敢非法排污”的处罚措施,导致环境执法硬不起来。特别是,最高20万元的罚单,对于一些污染企业来说,等于是隔靴搔痒,难以使其”痛改前非”。而新《环保法》及配套《办法》,祭出了“按日处罚”、“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刚性执法手段,为环境执法提供了“利剑”。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没有利用好手中的这把“利剑”,或者不敌地方政府赐给污染企业的“尚方宝剑”,导致企业非法排污现象屡禁不止,且反弹率高。

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高度色盲,只看得见企业上交天文数字般的税收,只看得见GDP在放卫星般地往上窜;至于企业恣意排污的恶行,他们是有眼无珠,熟视无睹。政府的默许,俨然成了企业大肆超标排污的“保护伞”,而地方环保部门只能袖手旁观,甚至与污染企业同流“合污”。可见,地方政府的态度,决定了当地的环境执法力度,也决定了当地的环境质量。如果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护犊子”,以权代法,甚至以权压法,那么,新《环保法》及配套《办法》,将成为一种摆设。

换言之,海水“像酱油”,折射监管“打酱油”。这就要求,应进一步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高效运转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确立环境执法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合理界定和调整行政法规执法权限,理顺环境执法监督层级权限。同时,应强化问责机制,对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的失责行为,也要开出“按日计罚”罚单,严厉查处。特别是,地方政府要摒弃“唯GDP是举”的偏执政绩观,遏制权大于法的利益冲动,真正敬法护法,支持环保部门狠治企业非法排污行为。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企业 海水 像酱油 污染 折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