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唐家三少:中国网络文学的“故”与“新”

——访著名网络作家张威委员

2018年04月23日 09:51 | 作者:张丽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套红C2018-04-23zx901_P_1_544_693_949_1154

张威(唐家三少)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网络文学是互联网内容的重要部分,也是当代学者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如何正确指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与创新,网络作家权益怎样得到保障,网络文学如何定位……这些话题每谈每新,推动着不同阶段网络文学的发展与进步,也在推动“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张威,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大神”身份,即著名网络作家唐家三少,创作了多部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文学作品,致力于对网络文学发展的推动与研究。本期学术家园邀请他来谈谈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创作体会与研究思考。

因热爱而坚持因坚持而执著

学术家园:您创作多部网络文学作品,受到不同年龄阶段读者的欢迎,即使实体书也畅销常销。怎样看待自己作品的这种热销现象?

张威:这和我多年的创作积累有关。从2004年2月至今,我从事网络文学创作已有14年时间,每天都在坚持定期更新内容,从未间断过。我能做的,就是以这样的形式来保持对读者的“忠诚”,让读者能持续阅读到我的作品。在这期间,可能会有读者离开,但也会有更多读者进来,因此,日积月累下,拥有了一批属于自己的读者群。相比实体书作家一两年出一部作品相比,网络作家最大的特色就是,每天都保持与读者的交流互动,特别是保证新内容供给的源源不断。通过不断积累创作,只要充满热情,保持高水准高质量的内容创作,传播正能量,或早或迟,肯定会获得读者的喜爱与欢迎。

学术家园:网络小说多是“大部头”,且需要定期更新。是什么让您保持如此充沛的创作精力与持续不衰的灵感?结合您自身创作经验,保证作品数量同时,如何做到保证作品质量?

张威:我以前一直认为,是因为自己比别人能坚持。但随着阅历的不断增长,我才发现,原来创作对我而言很重要,因为热爱,才会持久。毕竟创作是一件很孤独的事,需要热爱来支撑,热爱带给我坚持,坚持带给我执著。

在保证作品数量与质量兼备方面,我一直在摸索。比较我的早期作品与现在作品,就会发现,其实我的写作是在不断进步的,水平也是在不断提升的。每天连载更新内容,需要拥有规律性的创作,才不会觉得倦怠,才能更好地做到持之以恒。比如经过多年的不断调整,我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创作习惯,即每天上午9点到12点是我的创作时间,这段时间于我而言是一天的黄金时间,每小时休息20分钟,总共创作三个40分钟。长年保持这样的创作习惯,创作状态好的时候,就多写一些,积累一定的存稿量,当创作状态不好或必须要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提前储备的存稿来更新,这样我也会腾出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构思。

学术家园:有观点认为,网络文学多是玄幻、言情“一统天下”,而缺乏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您怎样看待?文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您一般会采取怎样的方式来体验生活,并发掘、表现出来?

张威:网络文学的素材基本源自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这也是网络文学只存在于中国,并且拥有近4亿读者、几百万作者的根本原因。我一直认为,网络文学应该属于通俗文学的类别,其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在紧张工作学习之余,有一个精神上的愉悦。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前提下,网络文学是一个性价比最高的精神文明载体。

网络文学题材多种多样,不光有玄幻、言情,还有都市、历史、军事、竞技等,这些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生活。我正在创作一个都市类题材作品,主要在于鼓励年轻人创业,涉及网络安全相关内容,这算不算现实主义题材?近年我创作的《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讲述的从上世纪90年代末网络进入中国以来的20年间,网络带给时代的变化,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这应该也是现实题材吧?

我始终认为,用网络文学把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联络起来,是最有可能把中华文化带到全世界的一种方式,毕竟说教永远不如故事更容易让人接受。对西方人来说,他们只停留在中国是文明古国的认知层面,但文明在什么地方,很多人并不清楚。把浸润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文学作品,传扬到全世界,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网络 文学 唐家三少 作品 作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