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让项目评审更公正

2018年05月07日 09:42 | 作者:吴月辉 刘诗瑶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科研项目评审公正与否,直接关系科研生态的健康

“七八年前,拿着茶叶等礼品到我办公室来拜访的人还不少,这些年没有了。去年,我评了几十个项目,只接到两个‘打招呼’的电话。今年,一个电话也没接到。”常年担任各类科研项目评审的张峰(化名)对评审风气变化的感受颇深。

rmrb2018050720p17_b

科研项目评审是科研链条的关键一环,其公正与否直接关系科研生态的健康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国家对此非常重视。有关部门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进行治理和完善。“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建立了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咨询、评审和验收专家库,扩大战略专家和一线专家参与的比例;建立专家库随机抽取制度、定期轮换制度、涉嫌回避制度和专家信誉制度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专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机制;进一步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独立的评估制度。

“出台这些措施,就是要避免出现‘人情’评审和专家‘小圈子’对科研评审活动的直接干预。”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许多省市科技部门也纷纷响应,出台了相关举措降低人为因素。比如,为进一步加强对科技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江苏扬州市科技局建立了市级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全市科技计划全部网上申报、网上评审、结果公示,并公布举报监督电话(信箱),接受社会全程监督,一旦发现作假两年内不得申报。

重拳之下,效果也逐渐显现。

张峰表示,目前评审制度越来越完善,环节更加科学合理。现在评委们在评审前都会签承诺书,明确规定“评审情况不能公布、打分情况不能泄露、晚上最好别出酒店”等内容,而早些年一般都只是口头让“大家记得遵守纪律”。

让张峰感觉变化比较大的还有,评委们被通知来参加评审的时间周期大大缩短了。“以前多是提前半个月通知,现在大部分只提前3天通知。这就总体缩短了被人‘打招呼’的时间。我常常到了评审现场,才知道自己被分到哪个组、拿到哪些课题。而且所有课题团队的名字都是隐掉的。”

为规避“人情”因素,在评审专家的筛选方式上也做了改变。“管理部门在专家库里筛选专家,然后分配课题。”张峰说,“比如,我拿到15份课题,其他4位评委也拿到15份课题,但是我根本不知道另外4位评委是谁。整个专家和课题分配的过程都是随机排列组合。”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评审 专家 项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