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重“帽子” 更要看“里子”

2018年05月07日 10:10 | 作者:赵永新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近年来不少地方和高校院所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吸引科技人才。在竞争激烈的“引才大战”中,有一种倾向值得警惕:只要对方有“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帽子”,就往往不去考察其当前的创新实力和未来的创新潜力,争相引进,并优先给予高额的经费支持和优厚的生活待遇。

重视人才、不惜重金吸引人才无可厚非,但需要考虑的是:“帽子”和“里子”(本事)完全是一回事吗?“帽子”越大本事就一定越大?

事实上,这些“帽子”的背后大多是我国为了延揽海内外学界精英、培养造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而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这些人才工程的实施,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至于“两院院士”,更是代表了我国学术界的最高荣誉,获得者都有很高的科学技术成就。因此,这些“帽子”在“引才大战”中受到各方追捧,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但是,科技人才评价又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地以“帽子”论英雄。因为,评上这些“帽子”的往往是优秀人才,落选的也不一定就没水平。有些“帽子”如“青年千人计划”是为吸引海外有为青年设立的,近年来回国的优秀海归人才逐年增多,国内培养的高水平青年人才也迅速增长,他们中的一些人与有“帽子”的人才实力相当、难分伯仲。对这些人的评价,如果只以“帽子”来衡量,难免失之偏颇。

还有的资深科学家已经比较年长,评上“帽子”时依据的主要是之前青壮年时期做出的成果。搞科研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前沿探索还是技术开发,要想做出重大成果,活跃的思维和充沛的体力缺一不可。研究结果显示,科学家创新的高峰期在30—55岁之间,能在其后做出重大原创成果的少之又少。

因此,“以帽取人”、只看“帽子”不看“里子”弊端多多。如果任由“以帽取人”的倾向蔓延,很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

地方政府和高校院所引进人才,要么是为了提高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么是为了提升学科水平、更好培养人才、产出更多优秀成果,因此坚持什么样的标准至关重要。对于科技人才而言,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其当前的创新能力和未来的创新潜力,而不是简单地看“帽子”。正如成果评价不能简单地“数论文”一样,评价科技人才也不能简单地看“帽子”,而应该既看“帽子”也看“里子”。只看“帽子”、不看“里子”,无疑是本末倒置,会混淆科技人才的评价标准。这样一来,不仅与引进人才的初衷背道而驰,还会助长重名轻实、好大喜功的不良风气。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科学家静下心来、潜心科研,以谋求原创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的突破。如果“以帽取人”盛行,可能会使一些青年科学家优先挑选那些“短平快”的项目做,以便早发论文、多发论文,进而早日戴上“帽子”、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如此一来,科学家就很难静下心来,更谈不上潜心科研、十年磨一剑了。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地方政府和高校院所应当牢记引进人才的初衷,坚持“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引进创新能力强、创新潜力大的真正人才。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帽子 创新 里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