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党派声音

眼前的一幕幕,让民进中央调研组成员感到震撼!

2018年05月11日 10:46 | 作者:吕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民进中央乡村文化振兴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专题调研
保护古城 留住“乡愁”
记者 吕巍

“这座三层石头建筑名字叫清凉阁,石质卯榫结构,干打垒形式,是于家第七代族人于喜春一个人花了16年的时间建造的。如今,清凉阁已经在这里矗立了437年,看起来摇摇欲坠,实则坚固无比。”

“这个古老的戏台名叫蜃气楼,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告诉大家,这个戏台上表演的曲目就如海市蜃楼一般,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反映出于氏族人能够客观理性地对待舞台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差别。戏台前面的这口井,也不是普通的旱井,而是经过精密测算才确定位置的扩音设备,非常高级哦!”

“还有这座保存完好的石头四合院,是于氏宗祠,供奉着于谦后裔于有道及其后代先逝者。与院内的这棵古柏相映成趣,古井古柏,古碑古匾,可谓古意盎然。”

5月3日上午,听着河北省井陉县于家石头村村民的介绍,看着眼前一座座古朴凝重、粗犷巍峨的石头建筑,民进中央乡村文化振兴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专题调研组成员的脸上满是震撼。

于家石头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石头文化古村落。明朝成化年间,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诗人于谦的后人迁居于此,开创了于家石头村长达500年的历史。步入于家石头村,就犹如徜徉在色彩斑斓的天然石头博物馆,石楼石阁、石街石巷、石碾石磨、石桥石栏、石槽石臼显示着于氏族人的聪明智慧,也成为凝聚着太行山魂魄和井陉县民俗文化的大舞台。行走在古村落斑驳的鹅卵石路上,仰望蓝天白云,摩挲充满故事的古老石头建筑,掬一口甘甜的井泉水,世外桃源般恬淡。

“以前我们这交通不方便,所以村子‘藏在深宫人未识’。后来,我们发动老百姓自己修路,硬是修通了通往古村落的道路。本来要花几个亿资金的道路,县里只补贴了800万油钱,铺设路面就完成了。”井陉县县委书记苏志超告诉调研组。

道路修通了以后,来于家村旅游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苏志超却有了新烦恼:古村落虽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乡村,但也应符合一般乡村的发展要求。如何在保护和发展间综合考量,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在我看来,不能因为发展就忽略了保护,那样的古村落只会成为过度商品化的牺牲品,丢掉了文化之魂;也不能只讲保护不讲发展,那样的保护也难以持续,最终使古村落失去了生命力和活力。”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制片人屈哲表示。

“没错。古村落的形成和变迁有其客观发展规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过程。因此,对其的保护不能简单复古,而是要对不同时期遗留下来的重要历史记忆分类保护。古村落的发展也不能盲目扩大规模或者重塑其历史辉煌,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说。

在天津市冯骥才民进文化基金会理事长冯宽看来,古村落保护要将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保护古村落既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历史街区等物质载体,也要传承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传统技艺等文化生态。通过保护传承,使古村落内原住民既有居住活动场所,又有生产生活技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古村落文明的传承。”

冯宽建议有关部门针对各地的不同情况,编写两个文化读本。“一个是给传统村落所在地的县长或者村长看的,告诉他们应该保护哪些东西、关心哪些东西。古城古镇古村的保护,顶层设计重要,底层设计更重要,一定要针对不同的特点分别对待。”冯宽所说的另一个读本是针对小学生的。“文化传承,教育为本。没有美育教育,孩子们就感受不到农村的美、历史的美。我建议这个读本将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作为主体读者,让孩子们得到传统文化的沁润。”

“文物是历史的绝唱。因为有了文物,历史才不至于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或乡村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优良传统。也只有保护好中华历史文物,才能留住民族的‘乡愁’。”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保护 村落 民进中央 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