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正视打工母亲的“双重贫困”

2018年05月15日 16:45 | 作者:耀琪 |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5月13日母亲节,广东一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公布了一项关于打工妈妈在家庭、就业以及孩子教育等方面的调查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外来工母亲的工作时间都要在8小时以上,每周只有一天休息。因为工资低,外来工大多选择拼命加班,因为“加班有双倍工资”。 专家指出,由经济贫困和时间贫困带来的“双重贫困”,越来越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

实际上,外来工母亲的现实状况,可能远比调查出来的更让人感到不安。对外来工母亲来说,加班是常态,而家务同样耗费时间,留给属于自己用于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少之又少。比如很多人每周仅有的一天休息也要去上培训课考大专,为的是通过学历实现积分入户。所以,打工妈妈实际上是很难平衡工作与照顾孩子之间的关系。于是,托管和兴趣班成了很多打工妈妈的选择。

在现实中,即使父亲和母亲互相配合,但母亲的负担、责任和精力投入更大,几乎是大部分家庭的事实。调查也显示,79.9%的受访者选择了“母亲”这一项为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在无法平衡家庭照顾与工作的情况下,由于时间贫困,大多数女性会被迫选择离开职场,或者选择弹性就业,做一段停一段。因此,打工母亲的职业生涯会变得很难完整,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上升速度也远比男性要迟缓得多。

为了无缝对接,母亲和父亲往往还得分工合作,比如把上班时间错开,一个日班一个夜班,才能保证对孩子的全程照顾。当二孩降临后,这样的窘境就会更加严重。由于两个孩子的年龄差,更会带来对孩子全程照顾的时间拉长。如果要照顾到成年,那么两个孩子加起来的照顾周期往往都要超过20年了。整个过程中,打工母亲宁愿钱少些也必须保证自己身体很好,不会因病倒下,否则家庭就摇摇晃晃了。

对外来工而言,往往经济状况相对城市人要低,而承受的代价和成本却大体相同。因此,很多母亲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等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甚至上小学的年龄,才敢接到打工所在地来上学。这一方面客观上会造成亲情疏离,母爱缺乏,同时,隔代教育、城乡抚育观的差异也给许多家庭带来冲击和矛盾。由于外来工享受到的公共福利水平多数不高,比如缺乏最近最好的公立学校入读条件,因此也大大加深了在抚育孩子上的时间负担和经济压力。

要真正解决打工母亲的双重贫困压力,需要从制度安排到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努力。这些努力包括推动企业给父母更多的陪伴假期、给企业鼓励政策促使其开办单位托儿所、学校普遍提供午托和课后托管等等措施。虽说有钱未必就有幸福生活,但如果每天都要为三餐奔忙以至于陷入“双重贫困”,那就很难算作幸福的母亲。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母亲 打工 孩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