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收藏鉴宝头条收藏鉴宝头条

溯古融今说传拓

2018年05月16日 11:3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传拓与金石学研究

与传拓相伴而生的一门学问,就是“金石学”。宋代是金石学发展成一门“显学”的关键时期,而传拓术及印刷术的发展,则为金石文字的复制和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更重要的是,一些重量级文化人热衷于古代金石器物的研究,出现了第一批有分量的金石学研究专著,这对宋代乃至后世的金石学发展,无疑成为奠基石的作用。如宋仁宗时的刘敞,曾刻印《先秦古器图碑》(已佚),对研究金石具有开创之功。其后吕大临撰《考古图》,在编列古器物书的体例方面多有建树,该书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古器物图录。其后又有《宣和博古图》《历代钟鼎彝器款式法帖》等铜器著录面世。而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撰写、李清照编订的《金石录》这两部金石学专著。

魏正始石经残片

魏正始石经残片

欧阳修《集古录》凡一千卷,1063年成书。此书收录了上千件金石器物,是学术史上第一部研究金石考古学的专著。欧阳修为一代文坛盟主,他所收集的器物,上自周穆王,下至隋唐五代,内容极为广泛。加上他文笔上佳,行文潇洒,随得随录,不拘成法,故而其书很有可读性,在学界流布甚广。

赵明诚的《金石录》共三十卷,生前成书,后由其妻子李清照编次并撰写名文《金石录后序》,刊行于当时,流传于后世。《金石录》收辑金石刻辞二千卷,包括夏、商、周到隋、唐、五代的钟鼎彝器铭文款识,以及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并对刻辞逐件甄别考订,堪称是当时所见金石文字的总录。

除上述两部名著之外,北宋后期著名画家李公麟的《考古图》(又称《古器图》)也值得重视。李公麟以绘画名于世,但其对金石的渊博学识,也博得了世人的赞叹。有的学者就认为,宋代“士大夫知留意三代鼎彝之学,实始于伯时(即李公麟)”(翟耆年《籀史》)。李公麟善画,他对每件器物都图绘形状,并解释其制作、铸文、款字、义训及用途,再作前序和后赞,可谓图文并茂。他这种为古器物图绘形状的做法,已开后代颖拓(依照器物原形以毛笔勾绘出拓片效果的传拓技法)之先河。

此外,沈括的《梦溪笔谈》也涉及一些金石考古方面的内容。沈括是个科学家,故而眼光独到,不仅记录这些古物的形状和款识,而且进一步研究器物的制作方法和原理,譬如他以冶金学理论来解释古剑,用光学原理来解释古镜,用几何学原理来解释弩机上“望山”的用法,为传统金石学增添了宝贵的科学色彩。

宋代刻帖风气很盛,从皇家到民间都热衷于翻刻古代名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宋太宗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撰摹刻的《淳化阁帖》。“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宋代的刻帖之风,直接带动了传拓技艺提升档次。纸好墨佳拓得精,成为后代格外珍视的“宋拓本”的突出特色。在传拓技法上,也在前代风行的“擦拓”基础上,发明了“扑拓法”,即用拓包(亦称扑子)上下拍击纸面,聚点成面,由浅入深的传拓方法,可使传拓精度更高,墨色变化也更丰富,当然在操作中也更加便捷实用了。

就传拓文化而言,元代是个“小年”。唯有书画俱佳的赵孟頫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脉络,不惟在书画领域屹立于艺术巅峰,而且为传拓技艺留下了一些可圈可点的印记。

首先,赵孟頫的书法冠绝当世,受到朝野上下的推崇,他的墨迹被大量地刻石立碑,世人竞相传拓,视若珍品。这对延续和发扬传拓技艺,功莫大焉。传世的元代拓本中,有相当多都出自赵孟頫的手笔,如赵孟頫楷书《道德经》,是稀见的有明确纪年的元代拓本:在石刻的后面,清楚地写明为赵孟頫延祐三年所书,由顾信于延祐五年摹勒上石,姑苏吴世昌镌刻。拓本字口清晰,墨色纯厚,是不可多得的元代精拓,依稀可见宋拓本之神髓。赵孟頫的绘画也被时人拿去摹勒上石,供人传拓。

赵孟頫在传拓技法上也有特殊的贡献,据说他在四处寻访山野遗留的荒碑残碣时,首先使用了“蜡拓法”。所谓“蜡拓法”就是将墨与蜡融合,制成蜡饼,以便携带。遇到想拓的器物,只需以水洇湿,压出字口,俟其待干时以蜡饼擦拓。也有不经水洇,直接以蜡饼擦拓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有利于野外作业,但所拓质量比较粗糙,难出精品。不过,用蜡介入传拓,却给后人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口,有人将精拓完成的作品也打上一层蜡,既可保护墨色,又可使拓片墨气沉着,光洁乌黑,泛出幽幽的光泽,极为漂亮。这种高端的传拓技艺正是从赵孟頫的蜡拓法衍生出来的。

明代是传统文化全面回归的一个阶段,传拓亦然。由于此时距离上古愈发遥远,故而文人们对前代的遗物更加珍惜,对前代所留拓本的研究和传藏也更加重视,还兴起对原拓复刻之风。其中最有创造性的,应是明代两位王爷对传拓的特殊建树。一位是益王,他遴选刻绘高手,将前代流传下来的五种《兰亭序》摹本,荟萃于一石,并以李公麟的名画《兰亭图》为蓝本,摹刻石上,让书法与绘画相映成趣。而在传拓技法上,《兰亭图》也有重大创新:将此前各臻佳妙的“乌金拓”和“蝉翼拓”参差使用,浓淡交错,明暗掩映,形成特殊的视觉效果。这种传拓技法即是被后世赞誉有加的“镶拓法”。另一位王爷是肃王,他由内府借得宋代《淳化阁帖》原拓本,重新复刻,并以大名鼎鼎的金箔纸、李廷軙墨良工精拓,成为可与前代比肩的高端拓本,后人赞誉这一拓本:“纸如黄金,墨似蝉翼。”明代还传拓了许多汉魏六朝的名碑墓志,因其传拓的范围广泛,技艺高超,纸墨精良,从而使明拓本成为高质量拓本的一个“品牌标志”,直到如今,我们新版的众多字帖,如《曹全碑》《礼器碑》《张迁碑》《张猛龙碑》等,都是以明拓本为祖本复印的。

编辑:杨岚

1 2 3 4

关键词:传拓 技艺 拓本 金石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