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梁澄宇:将温暖与责任传递给身边的人

2018年05月21日 09:08 | 作者:摄姚珍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只要是天气晴好的日子,在北京市朝阳区一个安静社区的一隅,总能看到一对老夫妻的身影。他们有时互相搀扶着慢慢行走,有时丈夫用轮椅推着患病的妻子散步。他们相互依偎、平和包容,与小区的草木、山石蜿蜒的小径融为一体,勾画着古稀之年的夕阳晚景,温暖着彼此,也温暖着路人的心。

这对老夫妻丈夫叫梁澄宇,妻子叫李绵,退休前分别在全国政协机关和人民出版社工作。因为李绵患病行动不便,每每梁老推着她外出散步晒太阳,总会遇到热情的邻居近前聊天。慢慢地,夫妻俩相互扶助、共渡难关的故事便在小区内不胫而走。

C20180521005-zx7

梁澄宇常用轮椅推着患病的妻子散步

“这就是生活啊”

走进梁老的家,淡雅的装饰、朴素的家具、舍不得丢弃的老物件……从这些物品的摆放中,就能感受到这个家的干净整洁。由于老伴身体不好,孩子们又忙着事业,家里家外几乎都是梁老一个人操持。窗沿几盆生机盎然的绿植,便是梁老精心打理的见证,为房间平添了几分和谐与生机。

梁老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初接触他,都会被他精心照顾老伴的点滴所感动。每每提及,梁老都会微笑着说:“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的,这就是生活啊!”

2001年,就在李绵退休的前3天,疾病突然敲开他们宁静的家门。这天,出差将归的梁老给老伴打电话,兴奋地告诉她自己带了礼物,希望她能来接站。没想到,李绵说自己病了,起不了床。梁老焦急地赶回家时,发现老伴因剧烈的呕吐只能虚弱地躺着。3天后,李绵被诊断为脑血栓,并造成半身不遂。

操劳忙碌了大半辈子,本以为退休后可以享受休闲生活,却没想到疾病无情袭来。李绵的情绪跌入谷底,原本就性格内向的她变得非常消沉。梁老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在细心照顾老伴住院治疗时就打定主意:不管多苦多累,接下来的日子要搀扶着老伴一起向前行!从那时起,梁老就陪老伴走上了漫漫康复之路。

在梁老的悉心照料下,李绵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生活和行动也基本恢复正常。但2015年底,这样的状态又一次被打破。那天,梁老和李绵照例沿着平常走惯了的道路散步,可哪里料到,李绵走着走着就失去了协调和平衡,脑血栓又一次复发。因为年岁大了,这次生病后的康复比起之前缓慢了很多,但梁老并没有失去信心,依旧耐心照顾老伴,帮助她逐渐调养好身体。每每说起这些,李绵总是会动情赞美:“能恢复到现在这样,全靠老伴耐心细致的照顾。我很幸运,能遇到这么好的老伴。”

“这是最大的安全感”

都说人与人要有很深的缘分,这辈子才能做夫妻。1962年到1968年,梁澄宇和李绵在中国人民大学求学,那里是他们缘定终身的地方。

梁澄宇淳朴诚实、聪明活泼,加上写得一手好字,在班里颇受同学欢迎。他为人严谨小心、严守规范,直到那个叫李绵的同学闯入他的视野……李绵温和、善良、品学兼优,对同学热情,对集体关心,还是班里的俄语课代表。梁澄宇看中她稳重、正直的品质,从心里开始喜欢上这个实在、本分的姑娘。那个年代,学校规定上学期间不准谈恋爱。明示不行,只能暗示。梁澄宇琢磨:姑娘是“棉”,我是“梁”,老天这是把“棉花”和“粮食”有意安排在一起,是“天缘”啊!从此,梁澄宇把“粮食”作为自己的笔名,以求哪天李绵看到时,能“心有灵犀一点通”。渐渐地,李绵也察觉到了梁澄宇对自己的情谊,为表心意,她特意买了一副剃须用品送给梁澄宇。这副刀架,梁老使用了数十年。

在人大读书的几年,是梁澄宇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键阶段。而这几年里,有李绵与他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渡难关,即使生活清贫,他们都义无反顾。

1968年,梁澄宇和李绵毕业,并一同被分配到山西大同矿务局。经过一年的劳动锻炼后,回到子弟学校当了老师。也是那一年,他们结婚了。矿上的工友送的火炉烟囱和炊具面板笼屉等生活用具,加上他们自己添置的一床丝绵被、两个被面、一个双人床单、一只木箱子、10斤什锦糖,就是他们结婚的全部家当。1970年和1974年,他们的两个儿子先后出生,妻子育儿持家,丈夫努力工作,夫妻俩忙碌并快乐着。

这些年,在照顾老伴的闲暇时间里,梁老完成了自传性回忆录《逝年流风》。在这本书中,他这样写道:“我决心做个好丈夫……我要首先在事业方面立得住,在工作上要做得最好,在周围的同事里要出类拔萃,为人处世上要光明磊落、公道正派……就一个家庭说来,这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建设。对妻子而言,这就是最有利的保护,最大的安全感,最温暖。我要忠诚地对待和热忱地爱护妻子,用尽量多的时间与她一起生活,共同承担和搞好家务……”多年来,梁老用夫妻俩大半辈子患难与共、相濡以沫行动,为这段文字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能为社区服务是我最高兴的事”

“梁老为人谦逊,待人热情,为社区的事不厌其烦,很多居民家里都有梁老的墨宝。”社区居委会书记这样评价梁老。梁老闻听哈哈一笑:“人老了都要回归社区,也都属于社区的一员,能为社区服务是我最高兴做的事。”

梁老的书法用他的话说是“童子功”,而教化他启蒙之人就是他的爷爷。从小,爷爷就训导梁澄宇要多读书,要懂得礼让、勤劳,同时带着他识稼穑、辨五谷,掌握自然规律和生活本领。梁老说,童年的经历给了他非常深刻的影响,让他永生难忘,他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道德品质都更贴近农村和劳动人民,爷爷是他人生第一个老师。

梁老是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第一批研究生,师从李新导师,研究中国近代史。提及恩师,梁老感念不忘:“李老师的指导,让我学会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世界观、方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观察事物,研究问题,让我的后半生有了价值,有了光彩。”如果说,家庭传统教育给予了梁老品格的培养,那么大学和研究生学习就是指明了他人生的方向,养成了他对哲学、政治理论的兴趣和对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的爱好。

梁老长期在中央国家机关从事党的政策研究理论工作,写出了大量论文。退休后,梁老继续发挥余热,参加了李瑞环同志《学哲学用哲学》的编辑工作,并参与全国政协机关人事档案审核整理。用梁老的话说:“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做点好事,时间过得有意义。”

同样是为人民服务,梁老的热情还播撒在社区。作为全国政协机关星火西路8号院退休老干部党支部的书记,梁老和其他支委一起带动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及各项活动。他擅长书法,就经常为老干部和社区的居民作指导。他还参加社区的《墨友汇书法班》以文会友,以墨结缘,赢得居民的广泛赞誉。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梁老爱家庭、爱事业、爱生活、爱社区,将自己的温暖与热情、责任与义务传递给身边的人。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梁老 退休 温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