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美术史论家亦是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

2018年05月22日 13:47 |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摹敦煌壁画(白描) 李松

“我很惭愧,检点平生,当能以勤补拙,有错愿改,见贤思学,其他无足道。 ”美术史论家李松总是那么谦虚。他写下千余篇文章,却自道“其中多数会速朽,因为看到别人议论同一件事,远胜于我” 。

近日,由中国美协、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史海寻贝——美术史论家李松的治学与收藏”展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是北京画院首次为理论家举办的一个综合性展览。展览分“问学之路”“左图右史”“习书说篆”“藏古论今”四个单元,汇聚李松从上世纪40年代至今的学术著作、文章、书法、绘画临摹与创作、收藏以及手稿、手拓、通信等共100余件。其中,李松的重要著作《中国青铜器艺术研究》 《中国美术史》 《徐悲鸿年谱》的完整手稿,以及与王朝闻、华君武、吴作人、贺友直等学者、艺术家的通信,还有旧藏的碑石原拓等均为首度亮相。

在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王明明的眼里,李松性情沉厚笃静,不骛功名甘于寂寞,他治学严谨,博学多才,撰写文章不仅仔细核对每一处文献,而且对每一个文字和标点都毫不含糊。更让王明明感动的是,李松主动提出将自己多年的收藏捐赠给北京画院。“从他的收藏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喜好与关注点——他并不是掷重金购置收藏,关注藏品的保值或增值,而是更注重为学术研究而收藏,为提高自身修养而收藏。 ”王明明认为,美术史家、美术理论家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国内画界的足够重视,“如果只是重视实践类艺术家,传承就会出问题。每个美术机构都应该脚踏实地,把每个美术大家一生的总结传承下去,美术更能健康发展。 ”

李松是中国建立美术史学科以来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美术史论家,主编与参与主编过《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华文明史》 《世界美术全集》 《中国美术史》等国内大部头的美术史著作。他曾尝试过中国画、油画、漫画、木刻、雕塑、书法、拓印、年画、版画、宣传画、设计、插图等各种艺术形式,还特别喜读文史,发表过诗文。

他有大量著作问世,研究领域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夏商周美术,重点是青铜器艺术,衍生出他对金文篆书的研究和创作。二是中国雕塑史。三是中国画研究。他的美术史研究方法继承了老一辈史学家注重文献与实物对照的方法,尤其重视加强对图像的记忆。故宫、国家博物馆陈列的重要铜器和在外地博物馆见到的青铜器,他都认真画过写生。对龙门、敦煌等石窟的重要建筑、佛像、壁画都做过极为细致的描摹。画和记就是他的研究过程,展览中能见到他的考察笔记上画有漂亮而准确的图像,图旁再配以文字,直观而翔实地记录下了当时的体会和问题。当他研究齐白石、李可染的书法,就会去先临写齐白石和李可染的书法,得到亲身感受后,再写文章评论。为了研究青铜艺术,他一直习篆,临摹过大量的金文、小篆。本次展览,他建议对书法的展示,不突出他的书法成就,而是用他的篆书串联出古代篆书的脉络,为观者提供一些古文知识。

在展厅内,记者注意到一封华君武的信,上面写着:“松涛同志:请你帮我写几十个字,不要写得太专业的词儿,人家都知道我的理论根底和我的本钱。我实在写不来这些东西,无奈上海一再要我写,只好请你救我了……”美术史论家邵大箴说,李松对来往信件,哪怕是一张便条,都非常珍惜。邵大箴和李松同事多年,看到展览藏品并不惊奇,因为他知道“李松一直以来默默无闻地做了很多扎扎实实的工作” 。邵大箴说,李松很少发脾气,勤奋、谦虚,让李松积累了深厚的文化根基。“现在像李松这样的教授、文人太少了。今天我们谈文化传承,就要沉下心来,好好学习,再学习。 ”邵大箴说。

“清和、淡雅、琴心、画心、诗心、文心,啊,啊,一弦,一弦,悠悠天地心,悠悠天地心,悠悠天地心。 ”李松作词的琴谱《咏古琴》 ,摆放在展厅通道出口附近,参观者很容易被吸引而驻足。不管是从李松的原拓《墙盘铭文》 ,还是手抄的《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约20余本) ,不管是从他的白描《河北石家庄昆卢寺壁画武将》 《摹敦煌壁画》 ,还是《楚王酓璋戈鸟虫书》等藏品中,参观者能感受到的不只是李松作为一位学人的学术担当,更有一份沉重的文化责任感。谈及中国美术史研究,他说,中国美术史是个起步很晚的学科,有很多空白,不少难点需要破解。未来发展需要创造性的思维,也需要跨学科合力推动,更需要工匠精神,去求真求实。



编辑:杨岚

关键词:美术 李松 史论 研究 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