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点聚焦点

胡键:“一带一路”为什么没有引发文明冲突

2018年05月22日 15:00 | 作者:胡键 |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跨文化交流要避免文化自负、文化自卑

在此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化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具体而言,应当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来看:

从内部来看,“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可称为2.0版。为什么这么说?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推行的对外开放是从4个特区开始的,然后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沿江开放开发,进而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但是,当时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开放,而且以“筑巢引凤”为主要形式,即引进外资来推进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这种对外开放取得了卓越成效,但内陆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而相对滞后于东南沿海地区。

“一带一路”也是中国从不平衡发展走向平衡发展的战略举措。开放程度高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而开放程度低的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结果,中国经济发展不仅存在城乡二元现象,而且出现了地区二元现象。由此,不平衡发展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带一路”的提出是要推动解决中国内部发展问题,要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完善对外开放格局,来促进中国内部的平衡发展,从根本上消除发展的二元现象。

从对外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是中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具体实践和抓手。今天,中国已经发展起来了。历经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这就是“统筹两个大局”的重要内容。

“一带一路”是中国互利共赢外交的具体实践。特别是,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外交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属性和历史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体现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践就是通过互联互通把中国现代化的实践通过和平、合作的方式使“中国奇迹”外溢,推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共赢发展。

当然,不管是内部的平衡发展还是外部共赢发展,都需要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尤其是,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基础,跨文化交流是促进民心相通的具体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任何一方来说,跨文化交流都要避免文化自负和文化自卑。

从文化角色来看,跨文化交流就是要从对方的角度引导对方来理解我方的文化;从文化时空来看,就是把双方、多方不同时空的文化进行空间和实践的重组,使对方更加容易理解我方的文化;从文化要素来看,就是把我方的文化要素与对方具有相似性的文化要素进行比较,使对方从自己文化要素的角度来理解我方的文化要素。

跨文化交流就是要在文化的撞击、认识、交流中,不断汲取对方的优秀文化成果并转化成为自己文化中的元素,从而使文化融合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元素。这样的文化元素必然成为相关国家共同的文化,必然会促进相关国家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主动汲取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成果的国家,才能够拥有持续成长的动力。

编辑:位林惠

01 02 03

关键词:文化 中国 一带一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