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外卖平台隐私保护岂能成“鸡肋功能”

2018年05月24日 15:45 | 作者:杨玉龙 | 来源:南方网
分享到: 

你是否有过这样尴尬的经历:叫外卖下订单时为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使用“化名”下单,过了几天,卖房的、放贷的、销售理财产品的乃至精准诈骗的电话就接踵而来,他们在电话中称你订外卖时所使用的“化名”,让你不堪其扰。甚至有一些独居女性,还会收到自称是送餐员的“交友短信”或微信好友申请。(5月22日 新华网)

外卖订单虽小,却承载了用户的一系列信息,如姓名、地址、手机号和订餐偏好等,也就意味着订单极容易成为一道泄密通道。尽管美团外卖和饿了么早在去年就推出了“号码保护”功能,但从效果来看并不咋地。比如,不少用户不知情;还如,知情用户在有时也容易忘记勾选隐私保护选项,再如,隐私保护默认“关闭”状态也会令人疏忽等等,这就会纵容外卖订单成为泄密订单。

外卖平台保护好客户隐私既是一种商业道德,更是一项法定责任。比如,根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手机软件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经用户同意。况且,从技术层面来讲,保护好客户隐私并非是天大的难事。

以美团为例,据报道,2017年11月,美团外卖开通了隐私保护的服务,加码对用户信息安全的护航。但据记者体验,有的商家店铺有隐私保护功能,但为默认“关闭”状态;有的店铺内却没有在提交订单页面上找到“号码保护”功能。其实,从默认“关闭”状态升级到默认“开通”状态应该不是技术难题,且不乏对此的呼吁。

外卖平台上的隐私保护功能——“对商家、骑手隐藏您的真实手机号,保护您的隐私”,无疑令消费者欢迎。因此,这样的好事理应做好。一方面应在明显的位置提示用户勾选开启“隐私保护”功能;另一方面也有必要让“隐私保护”功能始终处于默认“开通”状体,如此才是真正的为消费者着想。

同时,根据今年5月1日业已生效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规定,涉及通过界面展示个人信息的(如显示屏幕、纸面),个人信息控制者宜对需展示的个人信息采取去标识化处理等措施,降低个人信息在展示环节的泄露风险。由此,外卖平台更须认识到,保护好客户个人隐私的迫切性,而不能只打自己的小算盘。

在隐私保护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当下,相关企业不能只有信誓旦旦的口号。毕竟,隐私泄露无处不在,仅靠公众个人的防范远远不够,所依赖的就是个人信息控制者履行好法定责任,而不能故意纵容隐私的泄露。因此,对于外卖平台,其隐私保护就不能成“鸡肋功能”,不妨就从默认“开通”隐私保护功能开始改进。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隐私 外卖 保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