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台盟中央调研组赴安徽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2018年05月25日 10:40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台盟中央调研组赴安徽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确保农民受益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管长远、管根本、管全局的重大改革,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度支撑。

4月上旬,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率领台盟中央调研组一行来到安徽,所聚焦的主题,正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调研组认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坚持农民权利不受损,无论怎么改,不能把农民的财产权利改虚了、改少了,不能让老百姓吃亏。

为农村集体资产筑起一道“防火墙”

安徽是大包干的发源地,素有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安徽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稳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

调研组一行先后考察了金寨县金寨麦吉公司、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凤阳县小岗村等地,详细了解在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以及在落实中央“三农”政策、健全制度保障、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基层情况。

调研组边听取介绍,边详细询问,如何注重在扩权上做文章,提高农民股权“含金量”?如何做好清产核资、身份确认、股份量化等具体工作?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调研组强调,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也是改革的重头戏。特别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激活集体资源资产,打通城乡要素通道,产权改革意义非凡。

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李钺锋认为,应建立健全清产核资及确权登记相关制度,确立所有者主体地位。通过清产核资,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家底,进一步划清集体与国家的资产界限和权属关系,通过产权登记,强化农民对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权利,为农村集体资产被平调、流失、侵占等行为筑起一道“防火墙”。还应建立完善股份量化和股份合作社等相关制度,确立农民财产主体地位。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经营性资产进行量化确权改革,按照集体成员进行量化,并成立股份合作社,为农民变股东、资金(资产)变股金提供制度保障,让农民的财产权益通过股权凭证得到切实实现。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台盟北京市委主委陈军提出,要注意选拔重用那些敢担当、会干事、能成事的“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干部,把他们放在改革的关键位置,推动改革风生水起。在“三变”改革中,不仅要明确农村集体占股比例,更要对农民变股东设定农民占股比例,切实确保农民群体的合法权益,提升广大农民群众参加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并取得成效。

“为了防止和避免‘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量’等数据出现虚拟化的风险,建议各级政府务必高度重视农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基础工作,严格依法从源头把关基础数据,着力指导所有村级清产核资工作组或领导小组,切实依法按照标准和规范,真实、准确、完整地对集体资产核资定价。”台盟中央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主任王中说。

“小田”变“大田”,发展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为各地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无穷的动力动能。那么,如何推动农村发展、完善农村治理、保障农民权益?

随着如今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规模经营、集约化、机械化、设施化、市场化,凤阳县小岗村新一轮“小田”变“大田”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应运而生。调研组了解到,小岗村充分发挥集体资产和品牌运营作用,通过合作经营、品牌入股、招商引资、统筹集约、规模经营等方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7年村集体收入820万元,2018年2月全村4288名集体组织成员每人分红350元,小岗人实现了从以往的“户户包田”到如今的“小田变大田”进而“人人持股”“人人分红”的成功转变。

小岗村这种统分结合壮大集体经济的改革路径得到调研组的认可,参与调研的专家认为,为了尽快扶植全国农村地区众多集体经济薄弱村,特别是众多集体经济“空白村”,小岗经验值得借鉴。

“从扶持股份合作社运营的角度看,还可以进一步创新政策。”李钺锋说,比如制定和出台针对以农民为主体的股份合作制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相关扶持政策,包括财政、金融、税收、科技、人才等扶持政策,加大产业资金扶持力度;同时,农村小型水利、乡村道路、农田整治、生态环保等涉农财政建设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应明确要求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倾斜。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住了农业农村改革的关键。”陈军建议,要切实注意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开,不要操之过急,应扎实推进;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切合当地实际的改革实施方案,加大试点成功地区的典型经验推广。同时,还要保障农村妇女在改革中“证上有名,名下有权”,妥善处理好包括外嫁女、上门郎、去世老人、新生儿等特殊群体的利益,防止多数人损害少数人的合法权益。

王中认为,在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过程中,必须确保监管到位。据了解,截至2018年4月,安徽省已有1253个村完成了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其中1061个村完成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共量化集体资产70多亿元。“如果安徽全省15000多个村全部完成了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其量化的全省农村集体资产的总量将是十分庞大的,确保全省农村集体资产逐年保值并增值,是衡量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败的一项重要标志。”王中说,“因此必须同步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防范本村的集体资产减损、确保逐年增值,不断壮大、提升本村集体经济的能级。”

把改革选择权交给农民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集体资产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的重大变革,堪称农村改革的“深水区”和“硬骨头”,如何才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首先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李钺锋说,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即使县域内部,城中村、城郊村和边远农村、纯农业村之间差距都很大。比如就安徽天长和金寨两个改革试点县来看,前者与江苏接壤,属于长三角发达地区,后者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发展基础和条件差异较大,为了确保股份合作社良性运营,两个试点县在股份量化过程中,选择股份合作方式就因地制宜,创建了业主股份合作模式、园区股份合作模式、自主创业股份合作模式等多种股份合作模式,效果很好。

如今,这种因地制宜的探索在安徽已成遍地开花之势。在宣城,调研组注意到当地在改革过程中就注重村情差异,在集体资产折股量化环节实行“一村一策”,股权设置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种是仅考虑户籍关系,设置人口股;一种是既考虑户籍因素,又考虑土地承包关系,设置人口股和土地股;还有一种是考虑到劳动贡献因素,不仅设置人口股、土地股,还设置农龄股;也有个别人员成分复杂、人口流动量较大的村,仅设置农龄股。

“其实,改革中的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必须在具体改革实施过程中充分注意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因地施策。”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陶方启说,同时也要注意帮助农民用他们看得懂、听得明白的方式,促进农民更新理念,为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改革最终还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把改革选择权交给农民。”陈军说,“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让农民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受益者。”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集体 农村 农民 改革 资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