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一“加”一“减”,安徽制造激活发展新动能

2018年05月30日 10:32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新华网合肥5月25日电(李东标)华米科技的智能可穿戴手环、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等产品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一,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在全球率先突破,全球最薄0.12毫米信息显示触控玻璃实现量产……

wKhTlFjcPouETXF_AAAAAPiSNhE675

资料图 徽杭高速在青山绿水油菜花和徽州古村落的衬映下壮美秀丽。新华社发(潘成 摄)

围绕产业提质做“加法”,为企业减负做“减法”,近年来安徽始终把制造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棋子”,坚持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优化结构与提升效益并举,构建合理完备的政策支撑体系,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助推“制造强省”建设。

给产业提质做“加法” 区域创新能力进入第一方阵

走进合肥京东方10.5代线全新的展厅,超高清显示、新一代大尺寸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等高新技术产品琳琅满目。2008年,这家在半导体显示产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落户合肥,开启了合肥新型显示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打破了中国“缺屏之痛”。

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安徽区域总经理张羽介绍,今年一季度,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居全球第二。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研发能力,京东方在新型显示面板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由原来行业的“追随者”转向“领跑者”。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是全国首个以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为主导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7年,“中国声谷”实现营业收入510亿元,同比增长55.9%。截至目前,已入驻包括科大讯飞、华米科技、新华三等200家企业,形成从基础理论研究、平台支撑、技术研发到智能产品应用完整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链。

“中国声谷”何以会在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产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答案是:坚持以核心技术为引领,强化源头创新。

中科院、中科大,中科大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量子信息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为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科大讯飞研发投入连续5年占销售收入25%,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领先全球,占领中文语音市场70%份额,被科技部批准为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并获批建设我国首个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行业排头兵。

合肥是安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徽省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不断向“制造强省”迈进。

安徽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牛弩韬表示,推动制造业品质革命,根在质量、贵在对标、重在设计、赢在品牌。安徽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以创新为动力,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品质融入制造,大力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坚定不移走以质取胜、品质为本发展道路。

制造业强则国强,制造业兴则国兴。为推动安徽制造业提质升级,2015年,安徽省科学编制《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明确了未来10年产业升级方向和重点任务。发布《制造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出台专项支持“政策10条”,安徽省财政拿出25亿元资金,扶持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

同时,安徽制定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分别给予奖补。2017年,全省R&D经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为1.9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4%,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位居中部第一。

减负恵企做“减法”,增强企业获得感

在安徽最大连锁快餐企业“老乡鸡”集团,已有超过90%的供应商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充分发挥了增值税抵扣优势,促进企业提升了食品安全供应水平。2017年前8个月,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8.94亿元,同比增长21%;缴纳增值税170万元,减税约4300万元。

“营改增”是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企业董事长束从轩说,“营改增”给企业减负,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实惠。“公司盈利增强了,进一步扩大门店数量和规模,直接拉动了不动产租赁、农业、物流等多个行业的需求增长。 ”

当前,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对各种负担有不同感受,减负是企业反映最多、最期盼的事情之一。大力推进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何才能减负让利,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徽省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起“3+2”清单制度管理体系,从制度、人工、税费、财务、用能用地、物流等环节入手,开展降低实体企业成本行动。

2016年,安徽出台“降成本20条”政策,2017年又补充出台了“降成本新10条”,进一步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和政府性基金政策,给予企业社会保障政策支持,降低涉企收费,建立减轻企业负担综合平台和督查考核机制。

同时,安徽省稳步推进涉企收费的清理规范工作。2017年省级涉企收费项目减至106项,较上年精简24.8%,在原年减轻企业负担19亿元基础上,进一步年减轻企业负担约5亿元。

据统计,2016-2017年,安徽累计降低企业各项负担1700亿元以上,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

今年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把减轻企业负担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和稳定经济增长大局的重要工作加以推进,多措并举降成本。针对去年降成本减负担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安徽打出组合拳,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10条意见,进一步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用能用地成本、融资成本、物流成本等方面加大政策力度,持续为企业减负降本,增强企业获得感。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成效显著

“提质”与“减负”,“一加一减”,重新为“安徽制造”提档升级赋能,激活了安徽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五年来,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安徽省大规模实施更高质量和水平的新一轮技术改造,积极培育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7个高端产业,改造提升冶金、化工、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5大传统产业。

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8%,增加值占比由上年的39.8%提高到40.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4%,产值占比由23.3%提高到24.7%;全省规上工业实现利润2285.3亿元,增长19.7%,增速创近六年来新高。

从技术突破到集群发展,高端制造风生水起;从点到线到面,智能制造动能迸发;从去产能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制造深入人心;从增品种、提品质到创品牌,精品制造成效显著;从“产品+服务”到“制造+服务”,服务型制造方兴未艾。

目前,装备工业、电子信息工业两大新兴产业已成为拉动安徽工业增长的主动力。今年一季度,安徽工业利润增幅逆势上扬,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77.1亿元,增长14.9%;工业增长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6%。

“安徽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多维度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基本确立,正在向工业强省加速迈进。”牛弩韬说。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企业 安徽 产业 增长 制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