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首部“中国控烟史”面世 近7年控烟效果喜忧参半

2018年05月31日 07:12 | 来源:北京晨报
分享到: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上海某商场的醒目位置张贴了控烟公益海报及禁烟标识。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控烟从专业研究变成大众参与

首部“中国控烟史”面世 如今控烟已经深入人心

今天是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烟草和心脏病”,确定这一主题,旨在提高公众对烟草使用和二手烟暴露对心血管健康影响的认识。而就在无烟日到来的前夕,中国控烟界也迎来了一大盛事:由十余位控烟专家参与撰写的一本名为《中国控烟》的专著面世,它也成为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控烟史”。

-北京经验

引入全民监督

破解执法力度不足

北京于2015年6月1日施行《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根据《条例》要求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北京市卫生监督中心负责条例的执法,然而全市只有2000多名卫生执法人员,如何覆盖这座2100万人口的城市呢?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想到了利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力量。

在采访中,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告诉记者,为了解决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他们向北京市科委申请了政府项目,开发了基于GPS定位的“控烟一张图”,并招募控烟志愿者辅助执法人员,提供精准执法的依据。控烟一张图上线后,当遇到二手烟,公众可以在微信中打开它,根据自己的定位,举报吸烟现象,附近的志愿者就会根据地点,前往被投诉的场所,根据场所的控烟工作落实情况,指导场所经营者进行相应的整改。若某场所被多次投诉且拒不改正,北京控烟协会将会汇总数据,提供给卫生监督执法队员,由他们根据《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对场所做出相应的处罚。

因为有了控烟一张图,使全市的投诉量从初建期每月200件,发展到2017年下半年每月1200件,现在微信举报也已经成为政府12320投诉举报电话的重要补充。今年3月,在第17届世界烟草或健康大会上,张建枢也把北京经验推荐给了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参与全球健康国际控烟会议的人士。

控烟曾经只是专业研究

杨功焕,我国著名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专著控烟25年。谈到由她牵头主编的这本《中国控烟》,她感慨万千。上世纪90年代初,杨功焕从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成归国后,主要从事流行病学研究,那个年代,“控烟”的话题还只是局限于像他们这样的专业人士研究领域,尚未进入公共议题。他们一直在尝试做一些吸烟与疾病以及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然而研究范围仅限于专业领域。

而控烟真正走入公众视野,要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谈起。2003年5月21日世界卫生大会批准,呼吁所有国家开展尽可能广泛的国际合作,控制烟草的广泛流行。我国于2003年11月10日正式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公约的颁布使得世界范围内,控制烟草成为一般公众关心的话题。杨功焕告诉记者,实际上在我国控烟开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是从2009年以后才逐渐开始的。

“2014年的时候,我在纽约全世界知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有关中国控烟的文章,随后出版社的编辑找到我,希望能把这样一篇文章扩展成一本书。”杨功焕告诉记者,世界控烟界普遍认为中国的控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中国人口占据了全球总人口五分之一,而烟草消费量占据了40%多。中国如果控烟做不好,全世界的控烟就很难说取得成果。

编辑:周佳佳

01 02

关键词:控烟史 7年控烟效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