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古人纳凉解暑妙招 领略令人惊叹的智慧

2018年06月11日 15:23 |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心静自然凉

先秦时,人们总结出了一套办法,《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这样说的:“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显然,这里的“使志勿怒”是其核心: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动辄生气发怒。“内经”这句话,也是后人过夏天的一大行为准则,通俗说来,就是“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便直言做不到。他在被贬到湖南永州时,夏夜酷热难忍,无法入眠,半夜索性起来登楼纳凉,曾写下《夏夜苦热登西楼》诗:“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意思是,想要我以心静战胜炎热,实在毫无希望。 不过,如此挑战,北宋书法家蔡襄竟然做到了。蔡襄在手札《暑热帖》中写道:“襄启:暑热,不及通谒,所苦想已平复。日夕风日酷烦,无处可避,人生缰锁如此,可叹可叹!精茶数片,不一一。襄上,公谨左右。牯犀作子一副,可直几何?欲托一观,卖者要百五十千。”

蔡襄(北宋)《暑热帖》 行书 纸本23×29.2cm

蔡襄(北宋)《暑热帖》 行书 纸本23×29.2cm

从手札的内容可以看出,蔡襄颇通情理,“暑热,不及通谒”,不去人家拜望,省得招人烦。炎炎夏日,通情达理的他也不免抱怨,感喟“日夕风日酷烦,无处可避”,但最终上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人生缰锁如此,可叹可叹”。唯有喝点清茶,稍带送友人精茶数片,可解暑热,感受些人生情趣。亦可谓心静自然凉,由此可见,心态改变状态。

马愈(明)《暑气帖》 行书 纸本23.7cm×38cm

马愈(明)《暑气帖》 行书 纸本23.7cm×38cm

明代书画家马愈不仅心态好,还很会择时选地,他曾书《暑气帖》邀请朋友医相先生来访叙旧:“暑气初平,颇有凉思。十一日敬洁一觞,敢请移玉过寒舍话旧片时,惟不外是荷。署款:马愈奉医相杜先生阁下。”其大意不难理解。由此大家也可获避暑之法:若想暑气消退,只待傍晚时分稍见凉意,便邀朋友来相聚话旧。暑气初平,心情舒爽,届时备上酒菜,三两知己对坐小酌,共话文章,畅叙友情,那是何等快活。

依靠调整心态解暑的效果实在因人而异,为了适应炎热,古代民间首先提出了“纳凉”概念。

马麟(南宋)《静听松风图》 绢本设色226.6×110.3cm

马麟(南宋)《静听松风图》 绢本设色226.6×110.3cm

“纳凉”,又叫“乘凉”。如何纳凉?不同时代有不同选择,但蔽日遮阳,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降低体表温度是最普遍的方法。如唐代,人们喜欢搭凉棚以避暑。尽管凉棚并不是唐代的发明,早已有之,但长安人在用凉棚避暑上更有创意。明高濂《四时幽赏录》记载了不少古人的“夏时逸事”,“避暑凉棚”说的就是当时京城人的纳凉现象:“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

燕文贵(北宋)《纳凉观瀑图》 绢本设色23.7×24.8cm

燕文贵(北宋)《纳凉观瀑图》 绢本设色23.7×24.8cm

“避暑会”,有点像现代的户外“纳凉晚会”,到宋代依然很流行。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是月巷陌杂卖”条,北宋“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但“避暑会”应该是古代“有钱人”的纳凉方式,民间则大多是在树下搭个简单的凉棚,或到洞穴等阴凉、低温处避暑。俗话所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正是古人避暑的经验总结。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古人 纳凉 冰箱 古人纳凉解暑妙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