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通识教育有助于改变人才培养"格式化"

2018年06月11日 20:37 | 作者:缪迅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近日,笔者所在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按照"多语能力与文化沟通""多元文明与国际视野""人文历史与身心发展""中华文化与文化传承""科技发展与科学素养"和"哲学思辨与创新精神"等多个板块,推出了近百门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培养“多语种+高端外语人才”的上外,将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使学生有更宽的知识背景、更强的自学能力和更大的发展潜力,着力培养学生加深对历史、社会、世界的认识理解,以及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能力。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两个看似方向相反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大学的学科分裂和大学生的专业方向越来越细化;另一方面,国家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要求必须传授给大学生尽可能广博的知识。因此,对大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无疑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现代大学的文化本质表明,大学教育不能限于对某些具体的、给定的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而是通过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对人的能力、素质、精神境界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提升。在现代社会,大学是每一现代主体“进入社会”并能有所作为、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最优化、最大化的必由之路。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可以说从一开始就赋予了人文教育和文化启蒙以核心的地位。

笔者认为,无论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或是研究教学型大学、或是研究型大学,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大学教育与教学,都应激励本校的学生或抱定学术宗旨“咬定青山不放松”,或钻研并精通于一门乃至数门专门学科知识与技能;而无论是专注于学术或有意于成为应用型人才,有一点是任何一位大学生都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那就是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学习,并能终生“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因此,当下旨在加强人文教育在大学整个教育体系中权重的通识教育,对于大学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和人文情怀的人才而言,无疑将占据核心的地位。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新校训;才有了现代大学的学统在走向国际化和举国上下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背景下的传承与不间断的发扬与光大。

从根本上说,大学文化本质的真正回归,既不应该是对应用学科、管理学科、工程技术学科以及各种应用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简单贬低或削弱,也不是在现有大学的知识传授体系原封不动的基础上,再添加某些所谓的“通识教育课程”,而应当使人文教育和文化启蒙渗透到高等教育的所有专业、所有课程和所有学生成长、成才的环节中,建构起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氛围。

当今的学生,似乎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被“格式化”了,无怪乎很多学生都缺乏多元化、多样性的创新素质与敢于质疑、善于作多向思维的能力。有鉴于此,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教学和整个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克服和有效地避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格式化”。有些大学生专业学习成绩虽然优秀但缺少见解、创新乏力、只会人云亦云,那就不是我们的社会最期待的和刻意要培养的优秀人才。

当今中国,最迫切需要的是大批适应和支撑社会发展与创新、引领社会发展与创新的创新型人才,而不是为数不少的大学经年累月地、辛辛苦苦地以职业训练“批处理”方式培养出的“格式化”毕业生。虽然社会对经职业训练出来的“螺丝钉”人才,也有着很大的需求;但他们往往只能是现有就业岗位的消费者,而很难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和富有创新活力与潜质的高端人才。

大学如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创新型人才?这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艰苦探索的一大命题。也许,短期内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理想境界”,短期内也不大可能大面积地获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功。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不断地探索,持之以恒地践行之。

笔者以为,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阶段,大学应努力打破文、史、哲、国、经、法等人文社科学科之间的壁垒,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列入各自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大学生无论专修文理工医农类的哪一个专业,都不妨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修完一定数量的哲学、地理、历史、艺术欣赏等人文社科类课程,获得通识教育学分后才能毕业。这种学科交叉、知识交叉的通识教育,对培养人才的创新思维与创新品格,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大学 创新 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