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闻令出征,哪敢怠训忘战

2018年06月14日 14:56 | 作者:黄长平 |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前不久,陆军组织练兵备战及转型建设集训,近400名将校军官围绕备战打仗重大问题,推演未来战争、体验战场环境、融入战斗生活。有一种理念始终萦绕在大家脑际:只有按战争节奏和战斗作风参训,才能握好未来战场上的“指挥棒”。

“从里到外充满硝烟味!”走进国际维和、联合军演、边境管控、海上维权、大洋护航等任务部队,一线指挥员保持警惕、高度戒备,洞察战争、研究打仗,唯恐缺少主动意识、缺少制胜砝码。

“况夫为将之道,疆场之安危,三军之死生系焉。”任务部队的指挥员用行动告诉我们:带领官兵走上一线,战斗随时打响,天天临阵对敌,备战紧而又紧,只能一门心思钻训研战,谁也不敢怠训忘战,自然不会有这样那样的“和平病”。

兵随将转。打仗,就是打将。战将的性格、作风、能力等,往往是部队的一面旗帜。有什么样的指挥员,就会带出什么风格的部队。指挥员钻训研战,部队就会大兴实战化之风;指挥员身上没有“和平作派”,部队就不会有“和平套路”。相反,一名指挥员身上的和平积弊多了,就会严重影响一支部队的战争准备、战斗作风、作战能力。一旦有事,不仅自身会“露出原形”,也会让一支部队不堪一击。正所谓:“将不精微,则三军失其机;将不常戒,则三军失其备;将不强力,则三军失其职。”

然而,我军少数指挥员身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和平病”,突出表现为胜战本领不足,“和平功夫”有余。比如,有的做“八股文”下功夫很大,潜心于“造新词”“抠文字”,但进了指挥位置不会提建议、不会拟文书;有的在迎来送往上绞尽脑汁、费尽心力,各种招待预案想得很精细,拟制作战方案却大而化之、搞概略瞄准;有的对股票投资很关注,对古玩字画很内行,问到部队情况却吃不准,对军兵种构成、兵力配置运用基本原则更是知之甚少。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解决,“五个不会”就会越严重,就不可能获得统领千军万马的“资格证”。

和平是一支军队最大的腐蚀剂。沉溺在和平积弊中的指挥员则是一支部队最大的“反拉力”。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作战部长什捷缅科大将说过一句话:“战争到来,首先要淘汰一批和平时期的将帅。”的确,战争会撕去一切假面。苏军著名战将巴甫洛夫,曾红极一时。但由于看不到战争威胁,看不清战争形态演变,提出撤销坦克部队,导致对德作战初期,他所统率的部队30多万人被俘,整个西方面军覆灭。血的教训警示我们:指挥员一旦怠训忘战,不但“指挥棒”举不起来,对国家和民族的伤害更是无法弥补。

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一位沙场老兵曾感慨道:“战争年代跟着能打仗的将军,那是福气。东南西北,跟着甩开膀子打就是了,打胜仗、少流血,还能学到许多本事。”我们可以肯定,如果今天上战场,官兵可以选择的话,都会追随能打胜仗的战将,谁也不愿意跟着那些身患“和平病”的指挥员。

粟裕就是这样一位能让官兵“愿意跟着”的将军。解放上海后,他陪夫人楚青在繁华的街道散步,忽然大声说:“这家咖啡厅很不错。”楚青很是惊奇,这个从不喝咖啡的“武将”怎么突然变得有情调了。果然,粟裕严肃地说:“如果在这个咖啡厅上架几挺机枪,可以封锁整个街道。”这样终身不善棋弈、牌局、跳舞,只对打仗如痴如醉的指挥员,焉能不赢得战场胜利、赢得官兵信任?

这本事那本事,会领兵打仗才是真本事。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领导干部必须走在前列、标准更高。要时刻保持临战姿态,始终盯着天下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技术之变,真想打仗的事情,真谋打仗的问题,真抓打仗的准备。悟透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把握现代军事指挥规律,才能成为现代战争的明白人,带领官兵制胜于未来战场。

“除了胜利,我们无路可走。”每名指挥员都应谨记:战场自古系安危,战将从来要担当,只能以胜战体现为民服务,以打赢彰显对党忠诚。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指挥员 部队 打仗 战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