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中国是非洲真正的朋友

2018年06月20日 09:15 | 作者:李志伟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提出了致力于支持非洲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目的是要帮助非洲破解发展瓶颈。目前,非洲许多国家通过加强与中国合作,逐步走上工业化道路,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中国对非投资和商业活动为非洲带来了三大经济红利

“有什么理由不欢迎中国?”

在东非高原,连接海洋与内陆的铁路上行驶着中国制造的列车,满载着货物,肩负着非洲国家发展的希望;卢旺达的丘陵之间,在中国投资者兴建的服装厂里,当地工人正勤奋地工作,让他们的家庭过上更美好的日子;在西非热带雨林的村落里,中国医疗队的医生汗流浃背,顾不及拭去额头的汗水,为当地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在莫桑比克的田地里,非洲农民兄弟与中国专家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

卢旺达基加利一家中国投资的服装厂中,当地青年正在工作。

卢旺达基加利一家中国投资的服装厂中,当地青年正在工作

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最主要的投资和旅游来源国。中国已帮助非洲建设了6500多公里铁路,6000多公里高速公路,200多所学校,80多座体育场、数十座政府办公楼、议会大厦和大量的机场、港口,还促进了非洲通信现代化。

在南非开普敦,海信南非公司的工厂里,当地员工在流水线上作业,生产出来的冰箱、电视都贴上了“南非制造”的牌子,销往全国以及南部非洲市场。目前,海信已经成为南非家电行业的第一大品牌。这个厂子里,中国员工仅60多名,其余700多个就业岗位都留给了当地,此外还间接创造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年创汇达2亿多美元。

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表示,在中方的帮助下,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博茨瓦纳、赞比亚等不少非洲内陆国有了出海口,有力推动了非洲区域一体化进程。“当你踏上非洲这片土地,就会看到很多中国公司的投资项目,他们帮助非洲国家修建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根哥布表示,“中国在非洲建设工业园,进行技术转让,为当地创造就业,增加当地产品附加值,有什么理由不欢迎中国?”

“非洲需要投资,需要工作,需要发展”

到过亚的斯亚贝巴的人都会为这座城市的活力感叹。今日的埃塞俄比亚首都高楼林立,整座城市每个角落都有新楼在建设之中。呈现出一幅现代化城市的景象。

从亚的斯亚贝巴驱车向东行驶,不多久就来到了位于杜卡姆镇的东方工业园。“15年前,我曾经来过这里,当时这里是一片荒草。现在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变化真是太大了。”刚果(金)阿斯论坛媒体集团总编何塞·纳韦吉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这里有了很多工厂,当地年轻人在明亮的车间里工作,将原材料制造成商品出售到国际市场。“这正是非洲需要的!非洲需要投资,需要工作,需要发展。”

东方工业园由江苏永元投资有限公司于2008年投资兴建。高大明亮的办公大楼四周花团锦簇。东方工业园目前已经成为埃塞俄比亚的示范工业园。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焦永顺介绍说,83家入园企业中已经有56家投产,创造了1.3万多个就业岗位。在工业园门口,经常有许多当地年轻人在等待招工机会。

刚果(布)恩古瓦比大学国际法教师利昂内尔·阿佩托表示,中国来非洲投资为当地人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正是因为有了中国的投资,很多非洲人找到了工作,“中国企业雇用了大批当地民众,特别是青年人。他们都乐意在中国企业工作。中国投资真的给了非洲国家很大帮助。”

目前,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兴业的领域越来越广,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投资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例如,三圣(埃塞)药业公司投资8500万美元,在东方工业园中兴建了埃塞俄比亚最现代化的制药厂。未来,这座药厂计划形成年产100亿片片剂、50亿粒胶囊和4000万袋输液产品的规模。这些产品不但将满足埃塞俄比亚本地市场,还将销往非洲其他国家。此外,制药厂还将创造300多个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将培训一批埃塞俄比亚本土的医药生产管理人才。

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欢迎中国投资,称赞中国是非洲真正的朋友。埃塞俄比亚外交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贝贝·艾纳特认为,中国对于非洲国家是更好的合作伙伴,因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

中国的崛起和对国际事务的深度参与,史无前例地为包括非洲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了实现政治稳定、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案。非洲许多国家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逐步走上工业化道路。乌干达政府发言人奥庞多表示,非洲正从全球化的旁观者成长为融入国际大市场的参与者。他举例说,中国在乌干达投资了辽沈工业园、唐山—姆巴莱工业园,分别将创造1.6万、1.5万个就业岗位,提高乌干达的出口能力。

“我衷心地感谢中国”

卢旺达是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虽然拥有肥沃的土地,但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772美元,80%的人以务农为生,是全球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位于卢旺达南方省的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示范中心,指导当地农户种植蘑菇,在几年的时间里不但丰富了当地人的餐桌,而且还帮助数千个当地家庭脱贫。示范中心主任陈晓斌介绍说:“我们通过传授专业技术,帮助卢旺达发展新兴菌草产业,以此促进卢旺达农业的现代化。”

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郊区的一座山坡上,莱昂尼达斯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大学毕业后,他在示范中心学习了菌草种植技术,而后建立了自己的工厂,现在雇了20名员工。村里不少人从他这里购买菌袋栽种蘑菇。莱昂尼达斯说:“我生在这个村里,原本家境一般,现在已经盖了新房子,买了两辆车,邻居们都很羡慕我。我衷心地感谢中国,感谢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示范中心。我从那里学习了知识,让我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村里的名人。”

莱昂尼达斯用尽所学帮助同乡共同致富,还出资为村里建设了一所幼儿园。“我有了能力帮助更多的人,我想带领大家一起致富。现在大家通过种蘑菇都有了更好的生活。”莱昂尼达斯认为,中国与卢旺达在农业合作方面有着巨大潜力,“仅仅是蘑菇种植就让我们整个村子都有了巨大变化,很多人有了工作。卢旺达有着肥沃的土地,却面临粮食安全问题,如果我们同中国进一步深化合作,相信卢旺达人民能够受益更多”。

像很多非洲国家一样,肯尼亚高度依赖粮食进口,无力抵御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冲击,贫困家庭日常支出的40%—60%用于食品消费,微小的粮价上涨都有可能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据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农学教授大卫·姆布鲁介绍,在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框架下,中肯农业专家对肯尼亚土壤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了考察,证明肯尼亚完全有能力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为此,肯雅塔总统决定把粮食安全作为肯尼亚未来5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麦肯锡公司的报告认为,中国对非投资和商业活动为非洲带来了三大经济红利。一是创造就业和技能培养,中国企业雇用的绝大多数员工都是当地民众。本报记者走访了非洲20个国家的中资企业,了解到大多数在非中国企业里的员工90%是当地人。二是推动知识和新技术的转移,中国企业通过向非洲各国引入新产品和技术,推动了非洲市场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企业中当地管理人员比例逐步上升。三是促进融资和基础设施开发。中国企业正在非洲用更少的钱、更快的速度,为非洲交付一个又一个的项目。

在非洲,人们提起中国总会竖起大拇指,说到中国带来的变化更是如数家珍。数据会说话,事实会说话。中非合作如同奔腾的江水滚滚向前,势不可挡。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中国 非洲 投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