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在这场“战役”中,台盟与甘肃“使命共担”!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自身的奋斗

2018年07月03日 09:08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挺直黄土岭的“硬脊梁”
——台盟中央赴甘肃省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调研情况综述
图/文 记者 赵莹莹

台盟中央主席苏辉(中)率调研组在兴农友菌类种植合作社了解产业脱贫情况

台盟中央主席苏辉(中)率调研组在兴农友菌类种植合作社了解产业脱贫情况

甘肃省地处我国青藏、黄土和内蒙古三大高原交会处,70%以上都是山地、沙漠和高原,典型的“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其“两州一县”(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被纳入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扶持范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时期,甘肃省无疑是其中一个主战场。

“陇中苦瘠甲天下”,甘肃省境内土地贫瘠加之干旱少雨,植被稀疏、自然资源匮乏。用甘肃省扶贫办产业开发处副处长周智勇的话说,“红山白土头儿,在上面种活一棵树比养大一个孩子还难”。这里与大型工业化生产无缘,也在经济和教育上“戴”了落后的“帽子”。

自2016年6月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启动会召开以来,台盟中央将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列为全盟重点工作,并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动员全盟力量,在调研中参与扶贫、在扶贫中开展民主监督、在监督中共同促进工作,助推甘肃省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目标。

扶贫任重而道远。面对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等天然屏障,甘肃省如何啃下深度贫困地区这块“硬骨头”?今年以来,台盟中央由主席苏辉、常务副主席李钺锋,副主席杨健、吴国华分别带队,围绕生态涵养、脱贫内生动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等专题,先后7次深入临夏、天水、定西、甘南、陇南等集中连片和深度贫困市州的45个贫困村、120多户贫困家庭,深入了解一线干部群众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好想法、好建议,总结典型案例、成功做法与经验体会,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确保贫困户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自身的奋斗,对于像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这样的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而言,尤其如此。

6月2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带领调研组一行走进沿岭乡新星村易地搬迁安置点,一排崭新的院落里,37岁的马哈麦代正屋里屋外地忙碌着。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可以从山沟里搬出来,住进这么好的新房,现在高兴得很。”提起以前遇到下雨或下雪整条路都封了的日子,马哈麦代难掩内心激动。去年一家9口人易地搬迁到新星村,如今出行、上学、看病、打工都很方便,苦日子终于挺过来了。

“看到你们生活好、心情好,我也高兴得很!”眼前红红火火的景象同样让苏辉精神振奋。得知马哈麦代已拿到1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和3000元庭院硬化及旱厕改造资金,计划通过发展养殖及外出务工于今年年底实现脱贫,她颇感欣慰。

为了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户持续增收,东乡族自治县于2018年创新推出“155”以奖代补到户种养业增收扶持工程,计划对全县13707户未脱贫户进行重点扶持,以此撬动贫困户产业增收,实现整体脱贫。

何为“155”?驻村扶贫干部解释说,就是按照每户两万元的标准和贫困户签订种养协议。贫困户户均饲养20只基础母羊(两头基础母牛)、建有1座暖棚圈舍、种植两亩以上地膜玉米或5亩以上黑红枸杞、百合、中药材等,年初落实1万元产业发展启动资金,履行种养协议后,于当年底落实5000元以奖代补发展资金,脱贫后次年再落实5000元持续稳定增收补助资金。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在24个乡镇的214个村实施,新增养殖大户57户。

以党建引领扶贫、以扶贫促进党建,打造一支有能力有担当的扶贫队伍。在东乡族自治县,一个个“第一书记”正领着、帮着村干部攻坚克难、强基固本,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苏辉指出,临夏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脱贫任务重,脱贫难度大。要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提高组织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程度,不断提高脱贫质量。要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确保扶贫措施落地见效、扶贫成效让群众满意。要突出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感恩奋进、坚定信心,通过各方面的帮扶,用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几天时间,调研组一行带着对山区贫困群众的深情牵挂,一路走、一路看,先后深入东乡族自治县和天水市麦积区,实地走访、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入户访谈,对产业扶贫、民生保障、易地搬迁等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

“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有利于强化台盟与甘肃省‘使命共担’的紧密联系。”苏辉表示,台盟将通过认真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引导广大盟员干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深刻体察国情民情,进一步强化“上下联动,横向联合”工作机制,同时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实践中发现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提升自身能力建设水平。

龙头”“产业”成为扶贫关键词

贫困地区往往基础差、底子薄,当地群众普遍缺知识、少技术,尤其是一些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引入产业留不住,自我“造血”功能差,无疑更增加了脱贫的难度。

调研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李钺锋率调研组赴平凉、庆阳两市的静宁县、崆峒区、镇原县、正宁县、西峰区等5个区县9个乡镇16个村,累计走访50余户群众及相关股份合作社及龙头企业,主要针对其在脱贫攻坚中产业扶贫、扶贫资金使用、生态保护、民生保障、“三变”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展开调研。

实践表明,发展扶贫产业无疑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

走进东乡族自治县汪集乡包家村李家沟畜牧养殖合作社,34岁的李热黑木正在棚圈中为羊羔准备草料。1年前,他将家里七八亩地收获的玉米、玉米秸秆以及在养殖场打工的收入作为股份加入合作社,当年分红4万多元。在包家村,像李热黑木这样的群众有114户,其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有78户。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由于玉米和秸秆都能成为入股合作社的股份,村民们普遍积极性很高。

眼前所见,令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天津市委副主委孙昌隆心生感慨,在他看来,产业扶贫要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李家沟畜牧养殖合作社副总经理李者么介绍说,目前,除存栏的4000多只羊,还有1000多只羊分散养殖在100多户社员家中,合作社采取集中养殖和分散养殖的办法、集中收购和销售的措施,养殖效益日见成效。由于去年市场行情好,许多建档立卡户实现了脱贫目标。

在继续巩固上海、兰州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李家沟畜牧养殖合作社现已成立“东乡贡羊”网络销售电商平台,让当地的优质羊肉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触网”,打造出山“大市场”。

“再好的扶贫政策,贫困群众没斗志、不主动也是枉然。”台盟北京市委秘书长陈伟认为,要激发贫困群众积极参与脱贫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重拾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做到村有增收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增收技能,从而引导实现从“昨天给钱给物要我脱贫”向“今天主动参与我要脱贫”的转变。

事实上,大部分贫困村都有产业扶贫的基础,或许强弱有区别但都重在产业引导。调研组一行在东乡族自治县河滩镇座谈时了解到,该镇所辖祁杨村在发展规模化花椒种植后,加快了该村大部分贫困户的脱贫速度。目前,村里正在探索发展旅游产业扶贫,准备带动六成以上的建档立卡户。

有鉴于此,李钺锋在调研时提出,要继续抓好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路、水、电、房、生态等基础设施条件;要积极培育新型主体,通过农村“三变”改革,多形式助力脱贫攻坚,支持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鼓励贫困户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形式,参与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要紧盯产业、瞄准产业,因地制宜帮助群众培育发展能增收、致富快的产业,奠定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基础,努力提高群众收入水平;要多渠道盘活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资源要素,推动资源集中、资金集中、农民集中,实现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

改善教育水平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精准扶贫进入攻坚阶段,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是重要抓手之一。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比前期更加艰巨。甘肃省致贫原因复杂,脱贫任务艰巨,要实事求是,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杨健在夏河县、合作市与当地扶贫办、金融办、农办等部门座谈时表示,希望通过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当前阶段甘肃省县域经济和脱贫攻坚现状,科学分析情况问题,梳理总结经验规律,提出有效可行的政策建议。从党派的角度为地方壮大县域经济建真言、献实策,协助地方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做好。

2014年9月,马生荣从临夏州委组织部调到东乡做县委书记,刚一上任就注意到不少适龄儿童辍学或请假到外地摘枸杞挣钱。他安排县里组织8个工作组到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从枸杞地里接回426个孩子。如今,县里每年都在全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

调研组在与东乡族自治县教育局座谈时了解到,尽管当地做到了12年义务制教育,但高中入学率并不理想,初中毕业即参加工作的青年人不在少数。停学后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因为身无所长,他们大多务农或到城市打短工。

“劳动力输出是当地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但外出务工人员由于亲人生病、田地收成等原因,使得他们虽然有打工收入但不能长久离家,打工收入较高但不可持续。”台盟海南省委组织处处长吴清亮发现,当地贫困户缺少教育意识和技能意识,没有长远的打算与规划。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在升入大学无望的情况下转为纯体力劳动者,亟须职业技能培训。“在贫困地区兴办适量的职业技能学校,或者组织相对专业的技能培训,并融入‘一户一策’扶贫工作中,除了控辍保学,更要推广掌握长期技能。”

“通过不同形式的知识培训进行教育扶持,使贫困地区的人口无论从思想文化素质还是技能水平方面,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这也是扶贫攻坚能够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走访东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时,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林震提出,要强化职业技能专业培训的扶贫宣传和入户引导,鼓励“技能脱贫”“手艺脱贫”,同时技能学习和培养上要有差异化,不能都去学当“拉面师傅”,还要在汽车修理、西点烘焙、美发美容、建筑装饰等领域进行探索培养、深耕细作。

“扶贫3年攻坚是短期任务,从长远看还是要可持续发展。”如何从脆弱的平衡走向坚实的稳固?林震认为,匮乏的自然资源、恶劣的生态环境、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就业机会少等因素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除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注重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也可成为脱贫的根基。

针对这些问题,调研组建议,要进一步加大主导产业的培育,注重因地制宜,发挥地方资源优势;要进一步调动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产业项目和金融支持等,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能;要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整合后资金使用效率;要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注重解决因婚、因学、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保证持续脱贫、稳定脱贫;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一户一策”精准号脉摸穷根

地处偏僻大山腹地的东乡族自治县,是深度贫困地区的“特困户”。以县城锁南坝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出六条大梁,中间夹着六条大沟,像一把撑开了的大伞遮盖住绵延起伏的山岭。以东乡族为主的30余万人口分散居住在1750条梁峁和3083条沟壑中。

翻过一座山,再盘一道梁。

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吴国华一行10余人前往东乡族自治县关卜乡叶家村,沿途尽是板结的黄土山头,几乎难觅杨柳等高大乔木。层层叠叠的旱作梯田上,细弱的玉米苗努力拱破地表,于草长莺飞时节难得地添了几抹绿色。

在叶家村八社,62岁的马五得老汉站在自家土坯房门口的牛棚前,瞅着低矮的棚圈里膘肥体壮的肉牛挤在一起反刍着玉米秆,脸上绽开的笑容让刀刻一般的皱纹更加深邃。

难掩初见调研组的紧张与局促,马五得说话的同时用手拽了拽破旧小袄的下摆,“我盘算着今年把两头牛出栏,就能还上修建新屋欠下的饥荒。”

对于普通农民来说,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钱。为了实现2020年农村全面脱贫致富的目标,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倾斜,尤其是在2018年相继制定了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交通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政策。

“多亏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日子正在往好着变嘞!”老人告诉大家,3年前,他用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买了两头母牛,现已扩大到7头。一头牛不少于8000元的净收入,让这位养牛“好把式”在未来的脱贫路上有了底气,也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关键是要摸清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精准脱贫只有深入到帮扶群众家中,了解实情,共商发展对策,然后切实行动起来,才能把帮扶的各项工作做到位、做细致、做扎实,从根本上解决“扶什么、怎么扶”的问题,才能帮助每一户贫困户念好“致富经”。

2015年年初,东乡族自治县派出扶贫干部走村入户精准识别贫困户。通过摸家底、查成因、记特点,对每个村、每一户的贫困现状打分评估;群众自己识别贫困户,并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

“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一律按照产业培育、政策落实等详细制定,不单写了养几只羊、种几亩地,就连每年收入多少、几年有望脱贫都算得一清二楚。”叶家村村委会主任马福华介绍说,大到如何申请贷款、发展产业、调整种植结构,小到养殖技巧、农作物出售、务工费用,都是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的话题,而这些话题也能够很快转化为扶贫工作的现实成果。

时至今日,东乡族自治县所辖229个行政村均对识别出的贫困对象实施“一户一策”差异化扶持,即一户一个脱贫计划表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每一户贫困户量身打造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

看着贴在墙上的“脱贫账单”,详实的规划和措施让马五得打心眼儿里高兴。2013年他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人守着山上开垦出的12亩薄田种玉米,雨水好的时候地里一年的收成也到不了1万元。如今,院里通了自来水、圈里牛挤牛,借助政府危房补贴项目,沟底平地上新建的砖瓦房预计今年年底前就能搬进去,硬化的水泥路也修到了家门口。老汉尤其中意新房边上宽敞的新牛棚,“人不急着搬,先把牛牵过去,以后的好日子全指望它们哩!”

“扶贫政策越来越精细,贫困户的日子也就越来越有奔头!好的政策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马五得老人自己吃苦耐劳、不等不靠,有摘掉贫困‘帽子’的信心和决心。”吴国华在调研中强调,在“一户一策”制定方面要避免“同质化”,从村组织的角度要有规模经营、规模种植、规模发展的意识,从村民的角度要考虑户情民情,发挥村民特长,挖掘可能技能,丰富脱贫收入来源。

立下脱贫攻坚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如今,散居在山梁上的村民从茅草房、土坯房搬进了山脚下的新砖房,通达村屯的盘山路像一条条输送养分的毛细血管,发展养殖不仅有水、有地,还可以享受改良品种补助、贷款扶持等优惠政策……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的面貌正如花儿里唱的那样在悄然改变:“山间大道已通畅,校园里歌声朗。世世代代谁曾想,穷山变成幸福庄……”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脱贫 扶贫 攻坚 产业 贫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