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点聚焦点

陆忠伟:中日关系暖意融融

2018年07月06日 14:29 | 作者:陆忠伟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作者: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陆忠伟

近一年多来,有关中日关系的好消息多了起来。日本首相安倍运用自如的“小步快跑”姿态,也在对华外交上得心应手,事半功倍。2012年以来,两国政治摩擦加剧,双边关系风雨如晦,举步维艰,在“交恶”的深谷探底低回,长达5年之久。而今,跌入谷底的中日关系终于转圜升温,从“恶”转“善”,迎来明显的“U字形”回升,出现重要“窗口期”,此乃两国关系乃至地缘政治的大事,意义重大。

算起来,中日关系的迎春入夏始于2017年——执政的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携安倍首相亲笔信,率团赴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以此为契机,中日关系暖气微吹,节节攀升;尤其是安倍对“一带一路”倡议频频点赞、亲赴中国驻日大使馆参加国庆活动、全程陪同到访的李克强总理参访,安倍推动中日关系的“热烈”言行,受到中国主流媒体的重视,战略界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重要信号。

自2012年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赤坂的首相官邸对日本外交的“导航”作用愈发增大,在推进对美中俄的外交领域形成近美、迎俄、恶华的运作惯性及政策侧重。由此展开的区域乃至全球性地缘战略活动被提升到“安倍外交”的高度,中日关系低迷即是恶华外交惯性使然。逆言之,对华外交改恶从善,需要官邸内部的亲美派、知华派弥合分歧、存异求同,改错止损,推动“安倍外交”实现多元平衡目标。

日本着手补强对华外交短板与其着力减少对美外交依赖互为表里,此消彼长。换言之,安倍力推“对美一边倒”的谄媚外交,不仅未换得特朗普政府在政治经济领域的等价回报,反被特氏作为“交易外交”筹码,在朝核危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及对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等问题上,不断被越顶,被剪羊毛。东京的“逢中必反”外交,在付出对华关系“失去五年”的沉重代价后被迫调头变线。

中国的对日外交自有既定方针与战略定力。几年来,针对日本不健康的中国观、安全观,中方努力寻找最佳方式推动中日关系转圜,坚持通过一轨、一·五轨乃至二轨,加强战略对话,明确宣示坚持和平崛起,以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与坦诚交流的风格,增信释疑,求同化异,不断端正日本朝野心态,变“中国威胁论”为“中国机遇论”。当下的中日关系发展势头虽显脆弱,但融融暖意,给人以美好憧憬。

如上所见,中日关系入轨向好,源于中国外交的基本遵循与政治引领。“外交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十八大以来,中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根本遵循,不懈推进包括对日关系在内的周边外交,成效卓著。中日分别为世界第二与第三大经济体。巨大体量产生的合作空间不容小觑。加上“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中国新一轮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将进一步形成历史性“中国机遇”。

2018年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两国有望在年内恢复中断多年的最高领导人互访,40年后的中日关系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寻找道路、寻觅方向、寻求共识、寻找动能、寻访舟楫、寻究经验的新历史起点。打开心窗,迎来广阔新世界。两国关系40年的磕磕碰碰、走走停停,好比一本历史教科书,给这组关系重塑非凡的下一个40年留下宝贵启示: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必须指出,当下的中日关系转圜并不代表两国再次进入以友好为主基调的关系格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唯有准确把握中日关系的本质特点,建立良性互动的处理摩擦的有效模式,才能维持及推动两国关系前行,防止出现“W字形”起伏。缘于此,必须树立客观的中国观、日本观,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安全观,遵循平等的合作观、伙伴观,纠正错误的竞争观、地缘观,构筑长期稳定关系,跨越二虎相争陷阱。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中日关系 外交 中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