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民革中央帮扶纳雍县:情满山乡果压枝

2018年07月10日 09:17 | 来源: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30年来,统一战线坚持把毕节试验区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实践平台,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倾力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

毕节试验区建立后,纳雍县被国务院确定为民革重点扶贫联系县。民革提出了“纳雍不脱贫,民革不脱钩,纳雍脱了贫,民革不断线”的口号,“把纳雍的事当作民革自己的事”,举全党之力帮助纳雍发展区域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发展,为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推动纳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做了大量工作。

民革中央帮扶纳雍以来,纳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民革深入推进“同心”实践,全面携手纳雍人民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智力帮扶在前 教育发展优先

1992年4月,民革中央首次组织农、林、畜牧、化工、地矿、医药等方面专家前往纳雍县考察。考察组走进姑开乡陶家寨一间土屋里,只见学生们坐在自带的小凳子或石头上,30多个孩子拥挤在不足10平方米的土屋里。用苗汉两种语言教学的民办教师陶中友,月收入只是由县民委、县乡财政几方面凑起来的25元钱,还要拿出一部分给学生买本子,而眼前已3个月没有领到“工资”。此情此景,让考察组每一位成员都感到痛心。这直接促成了民革中央确定“扶贫必先扶志,治穷必先治愚”的智力支边扶贫思路。民革中央机关把每年的2月18日定为民革中央机关向纳雍献爱心日,机关干部连续多年从个人工资中捐款资助纳雍贫困儿童入学。

到2000年,民革调动各方面力量,为纳雍教育注资200多万元,改造和新建12所希望小学,使5000多名儿童改善了学习条件,300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经过民革中央多方努力,纳雍县被国家列入“普六”义务教育扶贫工程试点,1997年至1999年,国家投资1283万元,省配套747万元,地区配套204万元,县配套552万元,在纳雍全县共建小学128所,总建筑面积7094平方米,最终使纳雍在2000年实现了“普六”,并成为实施义务教育扶贫工程的先进典型,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

2007年和2016年,民革中央分别在贵阳和毕节举办民革全国民办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会后均组织学校校长赴纳雍县开展合作办学考察洽谈及扶贫调研活动。从2007年至今,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投入累计1800余万元,每年帮扶50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纳雍学生,至今已帮扶396位纳雍籍学生,其中268位已经毕业,他们第一年全部考上本科,第二年起100%考取重点大学,多位学子被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录取。11年来,新纪元集团还为纳雍教育系统组建各类培训班48期,培训当地校长教师约7400人次,接收纳雍县60余位教育干部到集团学校挂职锻炼。2016年,民革党员游忠惠创办的海云天投资控股集团向毕节市捐赠为期5年价值1000万元的“基础教育质量检测评价”服务,帮助建立区域教育质量标准,改进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11年和2016年,民革中央在北京分别召开“东中部民革组织帮扶纳雍工作研讨会”和定点帮扶纳雍县工作研讨会。民革中央每年组织东中部民革组织赴纳雍县开展“同心·博爱行”活动,加大东西扶贫协作,拓展帮扶形式和内容,不断完善了东中部民革组织联手帮扶工作机制。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多次强调“在重视物质脱贫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脱贫问题”。民革中央把“精神扶贫”作为拓展帮扶工作广度的新内容,瞄准乡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帮扶工作。2017年,民革中央中山博爱基金会出资400万元援建纳雍县昆寨乡民族中学,解决全乡初中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如今,新教学楼、新宿舍楼、学生食堂、公厕、塑胶运动场均已投入使用,学校设施齐备,面貌焕然一新。民革中央还组织山区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参加“中山博爱夏令营”活动,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促进健康快乐成长。

2017年7月,民革中央为纳雍县贫困家庭留守儿童举办“中山博爱夏令营”活动,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在开营仪式上与学生们亲切交谈。

纳雍县昆寨乡民族中学

2017年8月,民革中央联合有关部门在纳雍县举办“美丽家乡·科普环保公益电影万里行”活动,开展公益电影放映、农业科技培训等系列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景。活动开展以来,在当地播放农村科教片1000余场,优秀国产电影30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54万余人次。

开发优势资源 培育经济支柱

纳雍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煤炭储量就达123亿多吨,可开采储量66.57 亿吨,占全省储量的12.4%。然而,长期以来,纳雍人守着金银山,过着穷日子。民革中央看到了纳雍煤炭资源优势,多次派遣煤炭专家到纳雍把脉问诊。1993年的5月,民革中央邀请中国地方煤矿公司负责人到纳雍考察,把整顿煤炭开采秩序、关停小煤窑作为重点。之后,又促成中国地方煤矿公司将纳雍县列为第二批商品煤生产基地县,为纳雍县对煤炭行业实行“五统一”管理创造了条件。

世纪之交,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西电东送”被列为重点项目,给纳雍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纳雍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举全县之力,依托煤炭资源谋发展经济的思路,争取建设大型发电厂,建成能源大县,得到了民革中央的赞同和大力支持。1999年2月,民革中央邀请中央国家机关26个单位的负责人到民革中央礼堂参加一个特殊的新春茶话会。会上纳雍县政府负责人向国家电力公司规划计划司作纳雍发电厂争取立项意向的专题汇报,纳雍从此与国家电力公司牵上了线。1999年5月,民革中央邀请国家电力公司有关部门陪同时任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周铁农到纳雍考察,为争取纳雍发电厂立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000年4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赴纳雍对纳雍发电厂进行评估,肯定了建设纳雍火电厂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000年1月26日,原国家计委批准纳雍发电厂立项。当晚消息传到纳雍,县城一片欢腾。

纳雍发电一厂全景

在民革中央、省、地和电力部门及其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两座规划装机容量4×300MW大型火电厂先后落户纳雍,成为纳雍经济加快发展的火车头。纳雍发电一、二厂建设投产后,每年电煤消耗量在740万吨以上。纳雍县委、县政府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客商到纳雍投资,创办煤炭企业。其中,设计规模为300万吨的中岭煤矿,由水城矿业集团公司投资9亿元承建,该矿于2001年12月开工,2003年12月正式投入生产,在同行中创下了“建设速度最快、设备最先进、投资最省、用人最少”4个之最。比德煤矿、五轮山煤矿等大型煤矿和贝勒煤矿、左家寨煤矿、德科煤矿、王家营煤矿等中型煤矿相继建成并投产。其余规划保留的乡镇煤矿,分布在纳雍23个乡镇。煤电建设带动了纳雍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渠道,为纳雍人民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快速增加了纳雍财政收入,使纳雍迈入了经济发展快车道。

援建基础设施 打通致富通道

落后的交通条件是制约纳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时任民革中央主席李沛瑶向交通部写了亲笔函,呼吁帮助改造纳雍至水城公路。交通部先后安排投资1900万元,于1994年5月动工修建,将纳雍至水城公路改造成为三级柏油路。

1997年,纳雍至水城公路全面改造完工,结束了纳雍没有柏油路的历史。改造后的纳雍至水城公路,为煤电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革中央还积极帮助争取资金700多万元,完善了纳雍县化作乡至大方县猫场镇、纳雍县维新镇至水城县南开乡、纳雍河至六枝特区牛场乡三条出口公路。2008年国家规划建设了厦蓉、杭瑞两条在纳雍县交汇的高速公路,以及织纳铁路项目。民革中央在项目立项争取和路线走向设计等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高速公路和铁路打开了纳雍通往外界的山门,结束了地无寸“铁”的历史,纳雍从此融入了现代交通体系。1991年至今,纳雍对外通道从低等级公路到通高速公路、通铁路,群众生产生活出行从山路到“两硬化”工程连组入户,全县通车里程从446.7公里增加到4122.5公里,实现了由封闭落后向高速时代的转变。

此外,民革中央还协调落成金蟾水库等一批重点骨干水源工程和150余个“同心”水窖水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极大增强了全县水资源调控和保障能力。

加强科技培训 调整农产结构

纳雍是资源大县,也是农业人口大县。农业经济发展对于实现纳雍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民革中央促成中国农业大学帮助纳雍县编制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对培育纳雍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纳雍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为转变纳雍“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的小农经济观念,民革中央积极做好农业科技培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这篇大文章。1998年4月,民革中央邀请中国农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前往纳雍考察后,当即将纳雍的3个村列为“科教兴村”试点。2004年6月,民革中央联系清华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扶贫中心在纳雍县建立远程教育教学点,使地处偏远山区的纳雍,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共享清华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开辟了一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2006年,民革又投入15万元在纳雍县建立“农民技能培训多媒体教室”。民革中央协调农业部将纳雍列为《绿色工程证书》试点县,每年由贵州拨款给纳雍培训农技人员,上万名农民拿到《绿色工程证书》。在民革中央的积极协调和推动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将纳雍列为第三批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

民革发挥知识密集的优势,组织土壤、肥料、小麦、水稻、玉米、土豆、蔬菜、果树、畜牧、水利、茶叶等各方面的专家,深入纳雍县农村培训指导,推广技术,培养了一大批乡土科技种植示范户和乡土人才。民革中央委派安顺市民革党员农业专家李国瑞赴纳雍县指导商品蔬菜种植。李国瑞教授在新房、阳长的田间地头,手把手向农民传授蔬菜种植技术。由李国瑞教授编写的《纳雍蔬菜种植技术》一书,至今还是农民手中的宝贝。经过几年努力,蔬菜生产不仅满足了本县的需要,还远销到四川、重庆等地。纳雍建立了许多蔬菜生产专业村,以长沟村为代表的蔬菜生产基地,每亩最高产值达到8000元,户均收入达2万元。2005年,民革中央组织农业专家赴纳雍县考察。针对纳雍县经济结构单一和人口现状的情况专家指出,生态农业产业对于纳雍县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深远意义,并提出帮助纳雍县编制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并在纳雍县得到实施。

中国茶科所研究员许允文是民革中央邀请的茶叶专家。头发花白的他在纳雍茶山上一蹲就是一两个月,把发展有机茶的理念种植到了纳雍茶农心中。纳雍茶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走上产业化之路,离不开这位“纳雍茶叶之父”的辛苦工作,是他帮助制定了《纳雍县2005-2010年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并进行了大量技术培训。

为纳雍茶叶产业立下汗马功劳的,还有来自河北省的民革党员任继成。2013年,任继成经过大量的调研、考察,撰写了《纳雍茶产业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策划方案》,制定了纳雍茶产业发展的“导航图”,在全县实行统一加工工艺、统一茶园管理、统一产品标识、统一品牌创建、统一市场营销的“五统一”管理,并制定了纳雍有机茶相关标准。目前纳雍有机茶园认证达到2.8万亩,其中6900亩经过美国和欧盟标准严格的有机认证,走在了贵州省的前面,纳雍茶叶产业又上一个新台阶。

经与中国农业大学联系,民革促成了纳雍糯谷猪、玛瑙红樱桃和黑琥珀李子等特色农业项目的有机食品认证,使这些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地方特色农业项目得到了国家认定,具备了可以预期的市场前景。民革党员徐富军培育出的玛瑙红樱桃优良品种,已成为纳雍数万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民革党员、贵州大学教授夏玉芳在纳雍县阳长镇核桃寨村向村民们传授果苗栽培要领。

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以来,民革共组织各方面领导专家学者近千人次,累计开展各类农业培训班数百场次,培训各类人员数万人次。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民革中央将扶贫工作重心下沉,选择了年人均收入不足600元,苗、彝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87%的核桃寨村作为重点扶贫联系村,在帮助该村解决脱贫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小山村的发展模式。民革中央采用参与式扶贫的方式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并调动各级民革组织投入和协调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在该村实施了水窖、养殖场、经果林、蔬菜基地、广场、通村硬化路、片区综合治理等一批“同心”项目。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核桃寨村经济、社会、生态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村寨面貌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核桃寨村参与式扶贫方法已成为纳雍全县村级扶贫工作的范本,对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示范作用。

真心实意帮扶 密切关注民生

多年来,民革中央历任主席李沛瑶、何鲁丽、周铁农、万鄂湘多次带队深入毕节和纳雍开展调查研究、认认真真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1993年9月,时任民革中央主席李沛瑶到纳雍县姑开乡参加陶家寨希望小学的开学典礼,并向师生赠送慰问金和文具用品。

何鲁丽在与纳雍的干部群众座谈时说,“我们要动员全体民革党员一如既往地支持纳雍县各族人民的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脱贫不脱钩。即使了脱贫,民革也不断线,一如既往地支持纳雍县”。

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副组长胡敏,对纳雍有着一种独特的情结,他说:“我一踏上纳雍的土地,就和这里分不开了。”

被纳雍干部群众亲切地称呼为“郑大姐”的民革中央干部郑心楠,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在第一次踏上这片贫瘠的土地时,我的心震撼了,泪水流下了,责任意识到了,从此与这里的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郑心楠40多次往返纳雍,为纳雍脱贫出主意、想办法,动用一切关系,使一个大山深处的小县在京城小有名气。人们称郑心楠为“纳雍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民革中央领导和各级干部、各省市的民革党员企业家、专家学者,都把对纳雍的帮扶视为一项崇高的使命,无私地倾注真情和汗水,贡献力量和智慧。

发挥智力优势 广泛调集资源

在帮扶纳雍的过程中,民革中央发挥智力密集的优势,在建言献策、谋篇布局和提高人口素质、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影响深远的工作,弥补纳雍的短板;发挥联系面广、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奔走联络,为纳雍引进项目、引进资金等方面做了大量牵线搭桥的工作;全党动员,上下一心,“各出一道菜、共办一桌席”,持续助推纳雍经济社会发展。

紧密结合实际 走在时代前列

早在1993年,李沛瑶到纳雍考察时就说,“纳雍有资源优势,要有商品经济观念,要看高一点,抓住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利时机,练好内功,贫穷落后的面貌是可经改变的”。

本世纪初,周铁农到纳雍调研煤电建设时说,“纳雍尽管条件差,但有发达的基础,大环境也有一些优势,只要抓住机遇,纳雍一定能变成经济强县”。

2007年8月,民革组织农业专家赴纳雍考察时,专家提出了“举生态文明旗,走健康产业路,再造一个新纳雍”的发展思路。

2013年,万鄂湘在纳雍调研时指出,“民革中央将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产业扶贫和智力扶贫”。“希望毕节试验区及纳雍县积极学习外省成功经验,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促进人的城镇化建设。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清理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拒绝引进污染项目,力保山清水秀天蓝”。

从教育扶贫到市场经济,从煤电开发到转型升级,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到城镇化建设,从生态文明建设到乡村旅游开发,每走一步,民革中央都是用大眼光、看大格局,紧扣时代脉搏,切合纳雍实际,走在时代前列。

践行“同心”理念 探索合作路子

民革中央以敏锐的政治意识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纳雍为试点,积极探索多党合作的新思路。在县一级成立民主党派组织就是民革中央率先在全国的探索实践。如今,民革纳雍县工委正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融入到纳雍县的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事业。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说,“毕节试验区及纳雍县不仅是民革中央的帮扶对象,也是民革中央参政议政的重要素材来源地。”

同时,民革中央不断探索新的合作路子,核桃寨参与式扶贫模式是一个成功典范。近年,民革中央进一步调整帮扶思路,在抓好“同心产业园”“同心新村”“同心学校”等项目建设的同时,提出帮扶型工作模式要向促进型工作模式转变,拓展更广阔的帮扶空间,在充分发挥现有联动帮扶工作模式的基础上,从东部十省市民革组织向全国所有民革组织转变,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融合民革全党和社会力量倾情帮扶纳雍。现在,民革中央已经把帮扶内容拓展到精神扶贫、法治建设、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

对口贵州省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以来,民革中央已经把民主监督列入到了探索多党合作新路子的工作中。

回首彼时,对比今日,每个纳雍人都会感到无限感慨和鼓舞。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有民革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有100多万勤劳的纳雍人民的团结奋进,纳雍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革中央 纳雍县 帮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