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谭霈生:戏剧本体的回望

2018年07月30日 09:10 | 作者:郭海瑾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编者按:

1907年在中国诞生的话剧,刚刚走过它110年的历程。110年来,中国话剧出现了许多经久不衰的作品,但是中国戏剧理论并未真正建立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戏剧理论研究迈出了新的一步,迈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论戏剧性》《戏剧本体论》的出版,为中国话剧研究从本体上提供了理论依据。谭霈生先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戏剧理论批评及创作实践,至今已60余年,他的戏剧理论思想对当代中国戏剧理论建设和戏剧艺术创作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本期学术家园采访了著名戏剧理论家谭霈生先生,请他谈谈中国戏剧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B20180730005-zx9

偶然与戏剧结缘

学术家园:先生您好,能否简要谈谈您是如何走上戏剧理论研究之路的?

谭霈生:我接触戏剧专业其实有些偶然。因为我家里人没有人从事文艺,我大哥是学医的,二哥学的是石油勘探,顺理成章我也应该学理工科。可是,在我高中时代,我所读的河北北京高级中学(简称河北高中)中,有两位非常出色的文学教员,他们讲课特别棒,受他们的影响,我喜欢上了文学,于是,在我高中毕业,就报考了北京大学的中文系和鲁迅艺术文学院。后来录取的时候,我刚好从天津回来,在车站买了一本录取名单的小册子,我就看结果,第一志愿没有,第二志愿没有,第三志愿也没有,我就很奇怪,觉得不可能,因为我对自己的成绩有信心。回到学校,同学就跟我说中央戏剧学院把我录取了。最后得知,当年戏剧学院在全国招生10名文科生,我被选为其中之一。

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课程虽然没有上多少,却看了大量的戏。当时的戏剧学院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所有进京演出的剧团,都要到戏剧学院演一场给老师们看,因为当时戏剧学院有欧阳予倩、曹禺、周贻白等这样知名的、有影响力的戏剧家,演出完再召开座谈会,讨论戏剧中的各种问题,我们也有幸参与其中……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渐渐进入了戏剧的大门。

B20180730003-zx9

B20180730004-zx9

其实,当时我真正想从事的是戏剧创作。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受到曹禺先生的影响,我们跟他接触的机会较多,特别是自己写的第一个剧本排演后还得到了他的鼓励,于是我就下定决心搞戏剧创作。为了创作,还在毕业那年想要到北大荒深入生活去,都已经联系好,还没出发,学校领导就找我谈话,说先留校从事团的工作,这是组织需要,三年后可以出去工作。于是,我就留校做团委工作。团委工作繁琐、紧张,虽然写剧本的时间不多,但我依然看戏、看剧本。三年后,学校党委通知我,说中宣部为培养青年理论人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成立了一个文学研究班,学校正缺理论教师,推荐我去。于是我便开始了三年的理论学习。当时文学研究班的班主任是何其芳先生,他给我们开了包括马列文论、哲学、美学、文学理论、文学戏剧名著等方面200部的书单,而给我们上课的也都是美学、文学、艺术方面的大家,如朱光潜、蔡仪、冯至、余冠英、钱锺书、季羡林、李健吾、唐弢、王朝闻等,还有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师资可谓雄厚。我当时的论文指导老师是唐弢先生,他给予我多方面的指导。这三年的理论学习,不仅让我深切感受到理论的重要性,还为我多年后形成的戏剧理论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由于戏剧学院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传统,以及在文学研究班的理论学习,使我从前辈们身上感受到对待理论应该有的态度,领悟到艺术内在的特性、本质以及规律,这为我走上戏剧理论研究之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术家园:那么,戏剧理论研究最注重什么?

谭霈生:戏剧理论的研究,在我看来,有两点比较重要:一是审美鉴赏力,这是戏剧理论家必备的一种能力;二是基础理论,不管研究什么问题,基础理论一定要扎实。两个方面相结合,才能把戏剧理论做好。

关于文艺批评,别林斯基曾说过,文艺批评有两种,一种是历史的批评,指的是要分析作品文本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内涵;一种是美学的批评,就是要对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如果一部作品经不住美学批评的话,就不值得再进行历史的批评,因为它根本就不是艺术作品。这给了我们一种启发,对于戏剧理论研究,其研究对象是艺术,如果没有审美鉴赏力的话,等于很多作品就没有了价值。对于戏剧艺术而言,这种审美鉴赏力和基础理论结合,才能正确分析文本所传达的深厚内涵,以及研究文本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戏剧 理论 形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