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收书敛财实为权力“脱缰”

2018年07月31日 16:30 | 作者:鱼予 | 来源:红网
分享到: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是古人拿来鼓励人们读书学习的。但在当代社会中,海南省万宁市委原常委文海却上演了一场现实版“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帮助开发商黄某某要回将被收回的两宗闲置土地,先后6次共收到24箱“书”,箱里装的并不是“圣贤书”,而是1200万元现金。(新华网7月29日)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其大意为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纵观文海贪腐历程,以收书敛财,看似很“雅”,其实只是个马甲,根本掩盖不住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赤裸和真实。或许如文海辩称所言,他为黄某某谋取的系正当利益,也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谋私利,他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很低。但,“没有买卖又何来的杀戮”,就算“技术含量”可以瞒天过海,终究是陷入贪腐的“围城”。一朝“湿脚 ”,烘干也会难脱“印迹”。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的欲望发生变异和膨胀,人就变得疯狂,再难抵挡利益的诱惑。从别人送“书”到自己前往取“书”,从自以为“天衣无缝”到在贪欲面前“束手就擒”,倒在了商人怀中。事实上,并非文海的“技术含量”有多高,而是在组织面前和在群众面前扮演着活脱脱一个“两面性”官员而已。权力的增大使其有了获取不义之财的机会和条件,监督的一时缺失给了其理想坍塌、信念动摇躲过及时遏制可能。可见,收书敛财实乃权力“脱缰”。如果文海的“招呼”不好使,如果没有郑某、陈某等人“鼎力相助”,如果没有成功“拦截”并“撕毁”文昌市政府无偿收回黄某某两宗土地使用权的决定文件。那么“感谢费”的口子也就不会被撕开。

当然,文海的贪腐过程也算得上一个“雅”字,具有一定的“文艺范”。这也让笔者想到早前的“雅贿”者。什么“藏宝局长”、摄影理事、兰花之友、古玩、字画酷爱者,无一不是高生活品味下“雅贿”欲望占据内心高地的“就范者”。虽然“雅好”催生“雅贿”,“雅官”养成“雅虎”,其实质都是权力“任性”,缺乏监督造成的。正如有业内人士分析,因为就收藏而言,不外乎两种人,要么老板,要么领导,普通人很难为之。当商人“心怀不轨”,对贿赂物品并非是为了“据为己有”时,“雅贿”官员,也就成为了利益交换的筹码、工具。“雅贿”固然披上了文雅的外衣,最终还是脱不了权钱交易本质,也就不再是单纯的爱好和痴迷了。文海“好”书,更“好”钱。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遵守党的纪律,守住法律的底,是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牢牢守住的政治生命线,守住的法律底线。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没有权力的支撑,贪腐再怎么讲求“技术含量”都是白搭。权力必须得到有效的监督,才有可能做到正常地运用。为此,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是保证领导干部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前提;辅以群众监督是为了保证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阳光透明;加大惩戒的力度是保证心有所畏、 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加强宣传教育是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永葆政治本色,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自律上的“干净人”。

“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不受监督的权力则是通向腐败的捷径。最后,对收书敛财实乃权力“脱缰”之举,带给监督部门更多的警醒。如何加强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体系建设?如何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让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一起发力,使干部更加清正、廉洁。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权力 收书 敛财 监督 脱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