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见证大变迁 见证大变迁

磁带里的青春万岁

2018年08月08日 15:38 | 作者: 朱婷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照片里的青年穿着条纹衬衫、西裤皮鞋,偏分发型,手里拿着一杯可口可乐,笑容可掬地站在音像店门前。

这是20岁时的郭志凯,音像店老板。“当时,我是洛阳城里最潮的那批年轻人。”北京蓟门桥附近的一家公司,坐在办公桌前的郭志凯,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往事,不无感慨。

郭志凯生于1972年,15岁时,来自河南洛阳乡下的他,到了洛阳城区上中学,第一次接触城市青年的生活,内心受到了很大冲击。他第一次听流行音乐,年轻男女提着录音机,播放邓丽君、刘文正等人的歌曲,在一起跳迪斯科、交际舞,是那个年代难忘的回忆。

当时听歌主要是通过磁带,不过,城市里很少有卖磁带的地方。郭志凯记得,在洛阳市区的百货大楼里,有一个小柜台,夹杂在各种卖衣服、纱巾、电子表的柜台中间,专卖磁带音像制品,那儿有不少港台流行音乐磁带。小年轻们去买磁带的场景也很有意思,因为懒得走路,到门口用一根十几米长的铁丝,一端用夹子把钱夹好,在纸条上写上要买的磁带名字,“啪”地甩到柜台前,老板把磁带和找的零钱夹上,又将铁丝甩回来,动作准确利落。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当时街头涌现出许多小贩,推着三轮车,车里满满的都是磁带,三块五块八块十块的都有,有大陆的戏曲,也有港台的流行音乐。还有一种打口带,这些来自国外的音像制品,被锯口处理后作为废塑料卖,虽有损坏,但不影响播放,由于音质好,内容新奇,也很受年轻人欢迎。

郭志凯高中辍学后,想留在城市,但得有个工作养活自己。他当过一段时间保安,后来,他下决心开一家音像店。卖磁带成本不高,能盈利,加上自己喜欢音乐,还能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于是,1992年,他的“小屋文化音像店”开张了。

如今,他的办公室里仍然保留着许多当年店里的旧物:各式各样的磁带、CD、录像带,甚至还有开店时的经营许可证和发票。

说起那些年的流行歌曲,郭志凯如数家珍。1992年卖得最火的磁带,是《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因为那会流行交际舞,歌曲都是三步四步的节奏,就像今天的广场舞音乐一样风靡。当时,港台电视剧的主题曲,如《千年等一回》、《梅花三弄》等也相当受欢迎。同时,中国大陆的摇滚乐、校园民谣也在崛起。除了旧磁带,郭志凯还保留了不少旧磁带的封面,“你看,这是王菲的,她当时还叫王靖雯;这是崔健的《南泥湾》,这是邰正宵,唱《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那个!”

音乐里有一代人的美好记忆。1989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个节目《潮———来自台湾的歌声》,人们惊奇地发现,“哇,居然还有MTV这种东西”,很时髦,很冲击,也催生了风靡一时的卡拉OK,录像带也因此走俏市场。1993年前后,一批在广州歌舞厅演唱的内地歌手,纷纷出了音乐专辑,毛宁的《涛声依旧》,杨钰莹的《风含情水含笑》,林依轮的《爱情鸟》,李春波的《小芳》……还有一个很火的歌手叫艾敬,她在《我的一九九七》里唱的“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香港,1997快些到吧,让我站在红磡体育馆”,唱出了人们对香港回归的无限想象。

思想活跃的郭志凯,曾经邀请许多歌手来洛阳演出、签售。“年轻人嘛,想给城市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就通过做音乐的朋友、唱片公司联络他们。”郭志凯说,外地的音乐人来,一般都在迪厅演出,宣传自己的新专辑,规模不大,观众两三百人,都是这个城市里最潮的年轻人。

“小屋文化音像店”也是洛阳城里的文艺时尚地标,小店不大,但人气火爆,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两百多盒磁带,一个月营业额能达到好几万。郭志凯有一个原则,坚决不卖盗版磁带和光碟,店里有自制的防伪标识,每卖出一盒磁带,都贴上一个标签,假一罚十。音像店一开就是十年,后来由于盗版音像制品的冲击,经营不善,最终在2001年关门。小店虽已消失,但口碑犹在。很多年后,郭志凯回到洛阳时,还有人对他说:“你影响了我们一代人的青春。”

三十岁那年,怀着音乐梦想的郭志凯来到了北京,在《音乐生活报》做过记者,从采访写作开始勤学苦练,成为业界认可的专业乐评人,之后又做起了经纪人,策划过王杰、王菲、谭咏麟等歌手的北京演唱会、张北草原音乐节等。如今,他拥有一家自己的唱片公司,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时代带来的机遇,成就了一个普通人的梦想。郭志凯告诉记者,他把这些年与音乐有关的奋斗历程,写成了三本书:《过了三十岁,我还是少年》、《歌伦贝尔八千里路》、《那笑容是夏天的》。他将自己出版的书送给记者时,略加思索,在扉页上写下:“青春万岁”。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