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让“报班热”降温需要一场根本性变革

2018年08月14日 15:07 | 作者:刘天放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假期不能休息,要用来反超”……虽然直呼“半年工资,养不起一个暑假里的孩子”,但在教育焦虑推波助澜下,家长们依旧坚持把文化补习班、兴趣拓展课等“抢跑式培训”作为孩子暑期“标配”。记者8月11日在济南采访了解到,暑假期间,各类培训课、辅导班、夏令营的“抢人”大战如火如荼,学生家长们每天都会收到数个教育机构的推销信息。家长为孩子报班的热度也一如既往“高烧不退”。(8月11日中国新闻网)

害怕孩子才艺没有别人家孩子多,担心孩子成绩不如别人家孩子好,忧心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典型中国式父母教育焦虑,已成为“暑期班”爆棚的主因。这就是“报班热”尴尬的现实。“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像报道中济南四胞胎妈妈焦连娣,为四个儿子报了吉他班、足球班。暑期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帮助孩子学习进步的黄金时间,每个家长都想抓住长假,让孩子成绩突飞猛进。“目前孩子的主要开销都集中在教育。”

而你像这位四胞胎妈妈这样焦虑的中国家长,绝非少数。补知识、补见识、补特长、补体格……暑假几乎成了中国家长给孩子“大补”的最佳时机,随之而来的则是花销的不断增加,就连家长都直呼假期变成“烧钱季”,可最终还要乖乖掏钱。而这又全是家长的错吗?家长的焦虑,确实是催生“暑假经济”的直接原因。如果家长不焦虑、不跟风,岂不是更好?然而,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家长的难处又有值得理解之处。

除了那些极端的个案,别说中国家长,就连不少发达国家的家长也给孩子报班,只不过没有中国家长这么极端而已。暑假是孩子们放松、开心、享受、休息的时段,可就是这样一个暑假,却就变成了“烧钱季”,孩子当然不开心,家长也不安心,跟着着急上火。其实,家长还不仅给孩子报这班那班,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甚至还让孩子出境“游学”,以至于暑假被不少人揶揄为孩子们准备的“第三学期”!

据《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2017)——基础教育》显示,中国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校外培训(参加学科补习或兴趣扩展类培训)总体参与率为48.3%,参与校外培训的学生平均支出约5616元人民币。就是说,接近一半的中小学学生,都必须放弃假期,参加各类培训,这又岂止是烧钱,简直是在“消费”孩子们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光。这使其身心疲惫,以至于到了开学都缓不过来,不仅有可能使其产生厌学情绪,还会影响健康成长。

客观地讲,几乎所有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或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这也是中国教育的焦虑。诚如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马广海分析的那样,在当前优质教学资源的竞争压力和以成绩定优劣的教育模式限制下,中国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焦虑,利用一切时间拼命为孩子“加码”。“各种压力下,父母要做到不焦虑,真的很难。”那么,年年暑假“报班热”高烧不退,就永远成为死结了吗?

当然不会,但这需要一场根本性变革,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报班热”高烧不退催生“暑假经济”火爆是多方因素导致,家长的焦虑是一个原因。但只凭考分作为衡量和评价标准,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一天不解决,“报班热”的高烧就不可能消退。就是下发了多少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的文件,或开展了多少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都将无济于事。期待中的这场自上而下教育体制根本性变革来得越早,“报班热”才能降温,否则无解。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孩子 家长 报班热 焦虑 教育

更多

更多